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

第119章 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最新章节。

而且,扶摇有华夏上下五千年,无数场战例作为参照。

可以说,双方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公子,少将军,上将军有请——!”

军司马恰到好处的出现,将王离的意图打消。

“好。”

点了点头,扶摇与王离来到了幕府。

“末将扶摇,王离见过上将军!”

王翦看了一眼扶摇与王离,点了点头,道:“上卿有消息传来,大家一起听听,然后发表一下各自的意见!”

“诺。”

这一刻,幕府之中诸将都将目光看向了上卿顿弱。

见此,顿弱沉声,道:“黑冰台传来消息,楚王负刍召见项燕,被项燕拒绝。”

“负刍连下十二道王诏,项燕拒绝十一道,目下项燕尚未有动静传出.......”

“与此同时,王上传来消息,三十万大军不日南下,由蒙武老将军率领,让上将军与陈县令做好前期准备。”

此话一出,诸将都沉默了。

他们对于蒙武率军南下,都不意外。

当初,秦王政是要将蒙武提拔成上将军的,但是蒙武推辞了。

然后,这个假上将军成了蒙恬。

此刻咸阳城中,有资格率军三十万南下的有且仅有蒙武了。

幕府之中一片沉寂,上将军王翦率先开口,道:“政务大臣是何人?统筹粮道的武将是何人?”

闻言,上卿吐出两个名字。

“长史李斯任政务大臣,与陈县令一道统筹灭楚后勤事宜。国尉府大将蒙毅南下,率领本部骑兵,护卫粮道!”

“嗯!”

微微颔首,王翦心中松了一口气。

不愧是秦王政,这一战将大秦的底蕴全部拿了出来。

不得不说,当真是魄力十足。

一念至此,王翦看着众人,道:“对于前两件事儿,诸位有何看法?”

闻言,诸将都将目光看向了蒙恬。

这个时候,自然是蒙恬与李信先开口。

毕竟蒙恬是上将军,而李信是秦王政钦点的灭楚主将。

“禀上将军,蒙恬以为此事可以利用!”

蒙恬眼中掠过一抹精光,朝着王翦等人,道:“上将军, 楚王负刍连下十二道王诏,项燕拒不奉命!”

“王与主将失和,一如当初李牧与赵王!”

“蒙恬以为此事大有可为!”

说到这里,蒙恬便不说话了。

他心里清楚,有些话,不能说尽,要给其他人留下发挥的空间与余地。

而且王翦将扶摇与王离叫来,态度再明显不过。

“蒙恬的话不错,诸位还有何看法?”

王翦目光从诸将身上掠过。

在扶摇,王离以及张苍,顿弱的身上短暂的停留了一下。

他心里清楚,其他人都是纯粹的武将,不足以期待。

当然,在王翦心中王离也一样,但是他想要看一看王离这一段时间的成长。

陈县令张苍与上卿顿弱,才是回答的关键。

至于扶摇,则是王翦想要看看,扶摇除了在战争之上拥有无比敏锐的嗅觉外,其在政治上是否也如此惊人。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
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
+++王阳本是二十一世纪的一个普普通通的青年,在一次意外中穿越到了平行世界——大乾,而且稀里糊涂的与宁国公府的世子调换了时空。他刚来大乾的第一天就要与京城第一美人成亲,而她似乎与他还有一些前尘往事……在一次偶然中,王阳与女帝结识。“王阳,朕怀孕了……“真的吗?谁的?“你混蛋!……国家危难之时,人人有责,身为大乾的一份子,王阳自不例外。
只有明月如故
盗墓之今天我又穿成了谁
盗墓之今天我又穿成了谁
关于盗墓之今天我又穿成了谁:(快穿+盗墓同人+空间+炮灰)欢迎来番茄免费小说阅读我的作品。第一个小故事,没写好,不想再改了,可跳过。作者私设如山,虽然是盗墓同人文,但是谁看谁知道~本文主角是一株小花仙,本身没有性别之分,以穿越后的本人为准。小花仙为体验人类七情六欲,穿越进盗墓世界,成为种种炮灰和配角,甚至是主角。第一个:王萌第二个:黎蔟第三个:白欢第四个:吴妤第五个:张瑞泽第六个:解涟环第七个:
一览众山河
大唐储君
大唐储君
关于大唐储君:在大唐的恢弘篇章之中,李承乾,这位年仅八岁就被册立为太子的皇室贵胄,十二岁便肩负起监国的重大责任。他天赋异禀,聪慧过人,身姿挺拔,容貌英俊,且宅心仁厚,至纯至孝,本应成为大唐未来的一代英明智主。然而,无情的历史车轮却残酷地碾碎了这一美好的可能。倘若李世民能够毫无保留地信任李承乾,不再施行权力制衡之术,或许他必定会成长为一代贤明的储君,引领大唐迈向更为绚烂夺目的辉煌盛世。本书基于史实
自在飞花1
穿成古代医仙,开局救下太守千金
穿成古代医仙,开局救下太守千金
方岐穿越古代,却惊愕发现,前身真不是人啊!田地宅子被输得一干二净,父亲留下的医馆也被抵押了出去。就连妹妹方毓都要嫁给恶少当小妾,偿还他欠下的赌债!好在他触碰药箱之际,竟意外获得神医传承。开局救下危在旦夕的太守千金,从此声名远扬。愿身领医道,救治天下疾苦!
爱吃水果酱
宋歌声声慢
宋歌声声慢
这是一本小说,字数是150万字,王安石变法失败后朝廷为了稳定局势特招苏轼入朝与旧党抗衡,致使司马光等旧党不得过分打压新党,而苏轼也借机想施行自己的新法,从而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不乏一些真实历史改变的故事。,小说涉及到新党,旧党,苏党,苏轼,黄庭坚,司马光,文彦博,范纯仁,李格非(李清照的爹),蔡京,童贯,高俅,高滔滔(高太后),向宗英(向太后),梁萧音(西夏梁太后),李清照,赵煦,赵佶(宋徽宗),
武当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