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农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

第474章 曹将于禁(1/1)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从农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最新章节。

且说臧霸带领两千亲信精锐,舍弃辎重,一路急行军,轻装逃往济北国。

没想到刚入济北国境,黄忠已然带领骑兵追来,臧霸军连夜行军,慌忙逃窜,连饭食都未来的及用,还都饿着肚子。一遇到骑兵追来,慌作一团,瞬间被骑兵冲散队伍,黄忠带领黄龙营,勇猛冲击,正在大杀特杀之时,济北国相于禁带兵赶到,抵住黄忠等人,救出了臧霸。

黄忠不知曹军虚实,再加上黄龙营长途奔袭,颇为疲惫,黄忠等人且战且退,脱离战场,于禁等人亦未追赶。

却说于禁原为鲍信军小将。

在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于禁由泰山郡同乡鲍信所招募,参与讨伐黄巾军。汉灵帝在位期间,鲍信与曹操是至交好友,于禁也因此与曹操相识。

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驾崩,京中动乱,董卓掌权。于禁跟随鲍信回到泰山郡招募将士,准备讨伐董卓。

初平三年(192年),鲍信迎曹操领兖州牧,于禁与其党俱封为都伯。同年,鲍信为救曹操而死,于禁又属将军王朗。王朗异之,向曹操推荐于禁之才可任大将。曹操召见于禁,拜为军司马。

初平四年(193年),曹操让于禁统兵到徐州,攻打广威。在攻克广威之后,于禁被拜为为陷陈都尉。

兴平元年(194年)到兴平二年(195年),于禁随同曹操到濮阳讨伐吕布,于禁别率兵在城南攻破了吕布两座营寨,又率兵在须昌打败了高雅。又随从曹操攻打寿张、定陶、离狐,在雍丘包围了张超,占领了四座城池。

后来,于禁随曹操东征西讨,屡立战功。袁术称帝后,曹操组织各方讨伐袁术,于禁随曹操出战,攻克袁术部将桥蕤、张勋等于若县,斩其四将,名声尽显。

之后,曹操又组织各路诸侯进攻冀州,将于禁派往济北国任命为国相,实际上是让其作为东线臧霸军的后援,既可以支援前线臧霸,又可以同时连结兖州东西方向,以做策应,起到了非常重要得作用。

前几日,于禁收到曹操信息,知道江东军和刘备军先后撤军,便知道泰山郡难保,遂整顿军备,以备不测。

果然,昨日斥候来报,臧霸被围奉高县。听闻消息,于禁点兵五千,往泰山郡行去,以解救臧霸,不想臧霸连夜退却逃跑,来到济北国境内,同时冀州黄忠又带兵追来。于禁便一番布置,命令一部后军在后方鼓噪进兵,自己亲自带领大队人马,迎战黄忠。不明就里的黄龙营莫名被攻击,遂退回泰山郡,放过了臧霸等人。

“多谢文则相救,请受臧霸一拜!”见到于禁,臧霸感念救命之恩,纳头便拜。

“宣高不必客气,你我共为大司马部署,自当守望相助!请赶快进县城,防止冀州军骑兵返回突袭。”于禁道。

“国相请!”

“太守请!”

听到于禁叫自己太守,臧霸苦笑一声,摇摇头,跟随于禁往县城方向行去。

对臧霸来说,自己本是降将,此次又损兵折将,等待自己的可能就是杀头,又奢想什么太守?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八部云河
八部云河
大道不存,人心崩坏,三生石裂,神魂不齐,轮回不转。亿年钟情,穿书历险,捡拾碎片,修补轮回,重建大道。
木虽榆
四合院:吃绝户?开局灭了养老团
四合院:吃绝户?开局灭了养老团
张建华从小父母双亡,跟孙大壮从小在四合院一起长大,后来兄弟俩一起去当兵打仗,战场上大壮为了保护他身亡,张建华答应孙大壮要帮孙妈养老。受了重伤的张建华,最终退伍回了四合院,才刚到院子,就看到众禽吃他们张家和孙家的绝户。自己的两间房子全部都被贾家给霸占,家里的东西全部都被洗劫而空,养老团霸占了他的房子还不行,不但抢走了孙妈家里所有的物品和金钱,还要把孙妈赶院子,吃张家和孙家的绝户···张建华彻底忍无
蔺三七
大晋:我真不是天命之子
大晋:我真不是天命之子
我真不是天命之子:东晋末年,神州陆沉,南北分裂,在这个遍地腥膻,豺狼虎豹横行的乱世中,他应运而生,挺身而出!他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百万大军阵前,他临危不惧,面不改色;士族门阀面前,他八面玲珑,从不妥协;而对于地位低下的黎民百姓,他反而秋毫无犯,爱民如子。他就是东晋最后一个军阀,徐骁,徐宗文。且看他在晋末这片乱世中如何叱咤风云,纵横捭阖?
丁丁猫想吃樱桃
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
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
主角一不小心穿越到了太平天国,且看主角如何在晚清重振华夏。在江山与美人之间,看透世间百态,享受恣意人生。然后大踏步走进历史的滚滚洪流。
独钓客
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
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
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御末年,匪徒横行,苛税如刀。萧辰从虎口捡回一命,却背上了三十两银子的阎王债。县衙悬赏二十两屠虎,员外逼纳娇妻为妾,猎弓朽烂,米缸见底。他握紧手中豁口的柴刀,冷笑一声。——这世道,猛虎在深山,更大的虎却在庙堂。从猎虎到猎天下,从寒门到开国帝。一柄精钢刀劈开东沟村的晨雾,也劈开了八百年皇朝的铁幕。“他们说猎户不配争天下?”“待我黄袍加身时,且看这万里山河,尽是猎场!”
几两碎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