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叔:从末法民国开始攀登仙路

第17章 奇怪渔村(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九叔:从末法民国开始攀登仙路》最新章节。

渔村本就不大,在纸鹤的指引下,林冬两人很快就来到了一个草屋外。

刚到屋外,两人就听到屋里传来了断断续续的哭泣声,并且哭泣声被压得很低,好像害怕被人听到似的。

师傅林川再次利用纸鹤,确定没有找错位置后,便又观察了一下四周。

确定两人没被发现后,林川便带头,闯进了茅屋之中。

一进入房间,林川十分熟练的在房间里布下了一道屏蔽符。

房间里两个头发斑白的老人,见到有人闯入,却一脸漠然的问道:“两位找谁?”

林冬连忙向两位老人,解释了两人是茅山道士,此次前来就是为了帮助两位老人的。

两位老人好像提前知道有人会来一样,惊喜的望着林冬两人,说道:“你们真的是那位老神仙派来的?”

听到这话,林川和林冬对视一眼,很快就想明白了。

两位老人口中所说的老神仙,肯定就是那位在阴曹地府的茅山长老。

于是齐齐地对着两位老人点了点头,说道:“是的,就是那位老神仙,让我们来帮你们解决这件事情的!”

林冬环顾四周,发现老夫妇的儿子和儿媳妇,以及那对龙凤胎都不见了踪影,于是就询问道:

“大爷大妈,你们家里的儿子儿媳,和那对龙凤胎呢?”

这不问还好,一问那名老妇人就又凄凄惨惨的哭了起来。

紧接着从另一位老人的口中,林冬师徒两人,才知道了事情更多详情。

原来渔村的百姓和乡绅虽然惧怕妖兽,但是一开始却并没有准备祭祀,反而派了人,出去请了一名道士来降妖。

但是那名道士不知道是骗子,还是实力不济,刚出手就被那水里的妖兽吞入了腹中。

不过渔村还是因为请道士的这件事情,惹怒了水里的那只妖兽。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河里都是波涛汹涌里,甚至河水还倒灌进了渔村。

有些村民难以忍受,准备离开,却都惨死在了村外。

就在所有人都快崩溃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一个道士,成功将水里的妖兽镇压了。

可是不等大家高兴,那名道士竟然提出,挑选童男童女祭祀妖兽的方案。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自然都不愿意,可是随着那名道士留在村里的时间越来越长,村长竟然第一个同意了道士的方案。

紧接着越来越多的乡绅和百姓,都开始同意了那名道士祭祀妖兽的荒唐举动。

后来,那名道士就挑中了,老夫妇的孙子孙女。

再后来,这件事情就被阴曹地府里的那位茅山长老知道了。

最后,林冬与师傅林川就赶来了这个渔村。

老夫妇的儿子儿媳,还有那对双龙凤胎,前两天就被村长带人给抓走了。

并且林冬还从两位老人的口中得知,祭祀妖兽的时间就在后天。

听完这件事情的全部内容,那位突然出现的野道士,很明显有很大的问题。

林川作为地师后期的强者,对于那名野道士,还有水中那只妖兽,简直是降维打击。

但是这次离开茅山,就为了锻炼林冬,所以林川并没有直接出手镇压妖邪。

林冬见师傅没有准备出手,也知道是为了锻炼自己。

于是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安慰完两位老人,林冬就悄悄离开了茅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永恒道路1
永恒道路1
一个无知的少年走出了一条永恒之路,他只为成仙证道,寻得长生,永恒天下
嘎嘎咸鱼
鳌龙传说
鳌龙传说
我于现代走来,却讲远古之事,我写仙侠,却不写修真,写历史,却不写人的历史,我写祖龙的历史,写大道破零之后,混沌时期的历史,龙是什么,是谁创造的,龙从何来?又因何事在诸天仙侠小说中,占有如此地位,我不写玄幻,我要写就的是一部比还早的...
云春凡
太监武帝:功法自动大圆满!
太监武帝:功法自动大圆满!
关于太监武帝:功法自动大圆满!:坏消息。穿越了,成了个太监。好消息。假的,命根子还在。穿越大武王朝,成为刚进宫的小太监。乾武界,三千道州,万千王朝并立。有武夫手撕蛟龙,立城东海,号天下第二!有修士悬剑凌空,八百里斩大妖,取首级酿酒!有儒士言出法随,携儒家气运撞碎一国龙脉!有大妖血口滔天,一口吞一城,万民哀嚎!手无缚鸡之力的叶白如履薄冰。好在系统觉醒,给予能力:每天一本功法大圆满。…...百年后,
花花宏
乱将令之钟鸣
乱将令之钟鸣
一声钟鸣,唤醒了黎明,引来了第一缕阳光,洒落在老人破烂衣衫上,透过散乱头发的间隙,透过停留在老人白发上的晶莹血珠,轻抚在熟睡婴儿的脸庞上。少年郎站在被撞破的大门前,紧紧的攥着老将军的大手,默默回望残破家族最后一眼,便随着将军上了马车,离乡远...
不与书秋
大哥威猛
大哥威猛
关于大哥威猛:曹惟安穿越了,而且,还是一枚胚胎,幸运的是,穿越后却让他拥有一个神奇的天道阁。而在这座天道阁里,修炼书籍、各种法宝、各种药材,各种能量果,包罗万象,无一不缺。曹惟安凭借着天道阁里天道的力量,自娘胎里开始,便获得了一抹天道,能够修炼神仙功法,待得他降临世间,便成为了一个仙人。而此时的大夏国皇帝昏聩,奸臣当道,敌国犯边,民不聊生,他为亲人为族群,求生存谋发展,决定拯救这个国家。可是,求
夜行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