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

第三十六章 任相十年——源乾曜(1/1)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最新章节。

源乾曜,相州临漳人,唐朝宰相,北魏太尉源贺之后,刑部尚书源直心之子。进士出身,历任江南道巡察使、谏议大夫、梁州都督等职,拜黄门侍郎、同平章事,成为宰相,不久与姚崇被一同免官,改任京兆尹后复任宰相,不久升任侍中,因针对封禅泰山的问题,与时任宰相张说发生矛盾被夺去实权。任相期间,张嘉贞、李元纮等人先后掌握权力,但是源乾曜在重大问题上从不发表意见。源乾曜被罢去侍中之职,后任太子少傅,封安阳郡公,两年后病逝于长安,追赠幽州大都督。

源乾曜,早年考中进士,累迁至殿中侍御史,唐中宗任命十道巡察使,让他们负责考察官吏、安抚百姓等事务,源乾曜出任江南道巡察使,因政绩突出,升任谏议大夫。针对朝廷荒废射礼的行为,上奏道:“圣王教化百姓,必制定礼乐以正人情,君子三年不为礼乐,则礼崩乐坏。古代择士,先观射礼,并不是取一时之乐。射可以区别正邪、观察德行,圣王对此无不重视。如今朝廷吝惜费用,而荒废射礼,甚是不妥。臣认为花费的虽是钱财,但保全的却是礼制,请陛下重开射礼。”不久,源乾曜出任梁州都督。

邠王府僚属犯法,唐玄宗便要大臣推举王府长史,源乾曜得到太常卿姜皎的举荐,入宫奏对。他神态清明,气质爽朗,回答问题有条不紊,唐玄宗大喜,任命他为少府少监,兼邠王府长史。不久,源乾曜升任户部侍郎、兼御史中丞,又改任尚书左丞。源乾曜被擢升为黄门侍郎、同紫微黄门平章事,但不久便与姚崇一同罢相,出任长安留守、京兆府尹,任京兆尹三年,治政宽简,政令如一。

源乾曜再次拜相,被任命为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不久又升任侍中,加银青光禄大夫。不久,源乾曜进言道:“如今权贵子弟大多任职京师,使得贤才被远放京外。臣有三子,都在朝中为官,请陛下将其中二人外放。”唐玄宗大悦,下诏褒扬源乾曜,并命朝中百官效仿。唐玄宗采纳“国之执政,应加崇宠”的建议,厚赏源乾曜与中书令张嘉贞,让他们食实封三百户,开创唐朝宰相享有封邑的先例。唐玄宗封禅泰山,源乾曜持反对意见,并因此与中书令张说发生矛盾,封禅结束后,源乾曜升任尚书左丞相,兼任侍中。

源乾曜任相期间,张嘉贞、张说、李元纮、杜暹相继执掌朝政,他为人谨慎,在重大问题上从不发表意见,只是签署公文、表示附和。源乾曜被罢去侍中,保留左丞相之职,唐玄宗任命源乾曜为太子少师,因官名有犯祖父名讳,推辞不受,被改任为太子少傅,并封安阳郡公。唐玄宗巡幸洛阳,源乾曜因年纪老迈,没有随行,留在长安养病,病逝时追赠幽州大都督,唐玄宗废朝二日,并在洛阳南门为他举哀。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百万铁骑踏龙城,你管这叫疯癫王?
百万铁骑踏龙城,你管这叫疯癫王?
陈起穿越到大炎,疯疯癫癫但天生蛮力的六皇子身上。开局,陈起在床上醒来,发现身旁竟然躺着大炎第一美人赵洛樱。陈起很快发现这是皇兄的阴谋,面对尔虞我诈的夺嫡,陈起选择继续装疯卖傻。皇兄对付我?打一顿!反派招惹我?打一顿!赵洛樱跟我作对?打屁股一顿!打着打着,人们惊恐的发现,昔日的疯癫六皇子如今手握大权、富可敌国,统领的军队所向披靡,创办的商会日进斗金!陈起:做个疯王不好吗?父皇,我真不想当皇帝啊!
爱喝柠檬茶
双穿古代:开局拐骗公主当老婆!
双穿古代:开局拐骗公主当老婆!
关于双穿古代:开局拐骗公主当老婆!:穿越大乾,战火四起、灾祸横生……藩王割据各自为国,各国更是相继爆发战乱。这种乱世,陈旭要想安身立命,简直是地狱难度地开局!但如果又能穿越回现代,那就另当别论了!于是乎,开局拐走前朝公主,陈旭开启了双穿倒爷的无敌人生……
粒粒辛苦
重生刘协,打造日不落大汉
重生刘协,打造日不落大汉
昏迷醒来,穿越成一代悲催皇帝汉献帝,董卓火焚洛阳,挟帝西迁,袁绍、曹操、孙坚割据一方,群雄逐鹿,皆欲挟天子以令诸侯。乱世之下,皇帝不过是玩物,但是现在他要掌握自己的人生!安车谋定天下计,帛书收归老臣心!收西域,并身毒,驱虎吞狼定中原;逐匈奴,破鲜卑,十年砺锐遂一统。用坚船利炮,打开欧罗巴的大门,发现新大陆,建立大汉殖民地,成就日不落大汉帝国!
风帘翠幕
大周:帝国之王霸天下
大周:帝国之王霸天下
帝国之王霸天下: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大好河山,岂能让人,故土未收,未敢懈怠,尔等异族,休得张狂。终我一生,览古人之言,以苍生为念,当结束这兵连祸结的无边灾难,还天下苍生以安居乐业。”当今名将,世之枭雄,再次为国建功立业,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此时再也没有愚忠,再也没有羁绊,而是要建立一个属于全天下百姓的帝国!
朴南子
无敌小公爷
无敌小公爷
特种兵沈青穿越到古代,发现自己不但被喜当爹,要被要求改姓沈青当场不干了拳打奸夫,暴揍淫妇,重掌大权斗奸臣,除奸恶,步步走上权力巅峰美女将军为我倾倒,刁蛮公主非我不嫁,异国女皇倒贴做我的小妾拜托,我只是个纨绔,你们都喊我陛下做什么?
苒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