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裳茶

应对青岛殖民地的东亚文化战略(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裳茶》最新章节。

书房之中,四目相对。

窗前案上,熏香袅袅,扶摇而升。

爷孙二人相互看着对方,默默无声,屋里大气不闻。小国毓嘴角边藏着调皮的笑意,似乎打定主意,要等爷爷首先开口。丁永一了然小儿的心机,以及期待。他忍不住想笑,紧接着就被重重心事的逼仄吞没。

心中的万般感慨,使丁永一无声地叹了口气。

他把孙子拉到身边,问:“国毓!去仲家洼的私塾,由你爹来教,或是去吴家村的学堂,请张先生来教。这二者,你选哪个?”

小国毓一楞。我才不要那个老学包子当老师!这句话,几乎冲口而出。

但是,瞬息之间,小国毓就改了主意。

他眨眨眼,没有一丝迟疑地笑道:“我去吴家村吧!张先生为人和善,少挨些板子总是好的。”

小国毓没料到爷爷会有如此决定,但他马上在心里打好了自己的小算盘。

吴家村离台东镇很近,小国毓常去那里的学堂玩耍。张先生的学问倒是很好,只是那些老套的之乎者也,无趣极了。好在张先生人很温和,没什么脾气,任顽皮的孩子上天入地。到吴家村的学堂,一定是自在的。卫礼贤在自己寓所办的德华神学校,因为求学的人数增多,已经在胶州街租借了几间民房,开办了以中文名字冠名的青岛礼贤书院。这一逃一去,定是方便极了。除此之外,小国毓只要能远远地离开他爹,都是求之不得。

(▲私塾)

小国毓心思,岂能瞒得过丁永一。

丁永一轻笑,轻抚孙子的头,目光深远地看着小国毓。书房之中,再次陷入长久的沉默。

丁永一自己也清楚,让小国毓去吴家村私塾上学,并不是一个安枕无忧的好主意。但是,丁永一亦有自己的考量。无论德华书院,还是礼贤书院,学生大多是住校的。一想到小国毓,与洋人同吃同住,丁永一的心里就一阵翻腾。即便每天回家来住,他也不肯把自己的孙子,交给那些来自异国的洋人。

这种固执,来自于丁永一深藏于心底的愤怒与骄傲。

德国占领之后,市区内征地拆村,郊县外修建铁路。沿海渔村变成了新兴城市,经济高速发展,在巨大变化的背后,中国民众却付出血的代价。

丁永一密切关注着青岛殖民地的一切变化。《德属胶州官报》改名为《青岛官报》之后,他依然挤出家用,在集市上找换钱的小贩兑4马克,去德国邮政局预定。每张报纸拿到手上,都要在书房之中仔细阅读。丁永一清楚地记得,北墙书箱上那厚厚的一沓报纸中,一张《青岛官报》报道了“高密事件”。据德国方面统计的数字,中国方面死亡117人,伤107人。死者之中,二十多户全家被杀。而这,只是修筑胶济铁路过程中,一系列惨烈的流血事件之一。

(▲《青岛官报》)

德国靠武力推进模范殖民地的建设,遭遇了中国民众不屈不挠的抵抗。面对野蛮的武力镇压,却激发了普通中国人心中的爱国热情。加上义和团运动正如火如荼,许多青岛、胶州、即墨、高密等地老百姓自发进行抗德斗争,从而严重影响了德国在华利益的实现。中德两种文化之间的冲撞,变成了可怕的撕裂,使西方“文明使者”盼望的积极回应,变得遥远而艰难。

来自中国普通民众的强烈敌意和对峙状态,产生了巨大的反作用力。青岛租借地的殖民者,发现这种对抗是没有优势的,政策也随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从武力占领,变成了向中国大规模地传播德国精神生活,企图将青岛建成德国的东亚文化中心。

在中国,英美通过教会办学,对德国既有启示,也有一种竞争压力。在这种背景下,殖民者不得不采用各种措施,支持和鼓励教会在青岛开展教育,并采用财政拨款的形式,为教会学校提供部分经费。

柏林信义会、天主教圣言会和德国同善会,是青岛势力最大的教会组织。这些教会在青岛建立了总堂,并在即墨、胶县等地广设支堂。仅柏林会,就办了不少德中讲习班和中小学,学生达几百人。无论是德国总督府与教会联合办的学校,还是德国人独立办学的书院,所设课程略有不同,但无一例外对德语教学均极为重视。

许多人都明显地感到,青岛的私塾没落了。在仲家洼教书的丁廷执,回家之后偶尔也会抱怨说,私塾的孩子日渐减少,都去了洋人的学堂。这种选择虽然功利,但也是现实的。孩子从洋人的学校毕业后,可以更容易找到工作,也能得到更高的薪酬。他们可以去德国人管理的港口码头,也可以进入洋行做伙计。

一些德语优秀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充任殖民政府各部门的翻译,成为德国占领青岛的得力助手。一些脑子活泛的学生,则利用语言优势,与德国人做生意。许多中国官宦家庭,开始把孩子送进洋人办的学校。

另外,青岛还办了许多语言学校,专门教授华人德语。办学方式也非常灵活,甚至一些华人苦力和仆役,都去了半日或晚间学堂。

从长远来看,通过在中国推行办学教育,不仅能消解中国人的仇恨,破除阻碍两国交往的藩篱,还在青岛培养了急需的廉价技术工人。当这些自幼接受德国精神的教育和熏陶的孩子长大之后,自然会对德国的产品和生活方式产生偏爱。他们当伙计做买办,可以帮助德国商品在华扩大销路。甚至可以从中选取亲德分子,用来对抗在华的英美势力。

这真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丁永一思量着。

他看着眼前小国毓那双清澈的眼睛,内心甚是忐忑。

丁永一让孙子给自己背诵《史记》,是希望小国毓见盛观衰析察成败,也是求入门之径。

(▲史记)

只要对中国传统经典入了门,《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朱子章句集》一路背下去。《诗经》能读先读,唐朱韩欧八家之文,无需全部通读背诵,选孩子喜爱的反复诵读即可。如此,等孩子长大了,子史皆通,面对洋人的那些东西的侵蚀,自然有自己的自信和定力。

丁永一也承认,洋人的科学技术,确实值得中国人学习。小国毓第一次学竹编,还只能编半个蝈蝈笼子。可是现在,已经能用洋人的方法,轻松算出一个圆形的提篮茶笼所需竹篾根数。今年十五扎灯,小国毓在纸上用洋法子算了算,之后在灯的龙骨上用刀刻了几个点。按照标注扎灯,精确又迅速,竹篾排列细致而均匀。

这种本事,几乎相当于老茶梗子大半辈子的经验积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明日方舟:坏了,我成了红龙末裔
明日方舟:坏了,我成了红龙末裔
(女主苇草,不过剧情在后面)我的名字叫作塔里克·雅特利亚斯,一个穿越到明日方舟的人,我现在要向你展示如何才能在这片大地上生存下去,我将面临残酷的天灾,蔓延的矿石病,各国之间的勾心斗角,我将直面这些困难,将心中的一些遗憾打破。
雷阵宇
大明:我天天摆烂,却被老朱拉去加班
大明:我天天摆烂,却被老朱拉去加班
我天天摆烂,却被老朱拉去加班:现代青年一朝穿越,成了朱元璋孙子朱允熥。他深知伴君如伴虎,只想远离朝堂纷争,在封地安稳度日,当个富贵闲人。然而,命运却总爱捉弄人。一次朝会上,他随意发表的观点,竟让朱元璋眼前一亮,开始频繁委以重任,朱允熥由此被卷入权力的漩涡。此后,政敌朱允炆不断刁难,抛出各种棘手难题,企图让他出丑。感情路上,朱允熥想迎娶徐妙锦,却遭到徐辉祖拒绝。被逼无奈之下,他甚至想出带兵逼婚的荒
萧山说
老爹入赘将军府,千金姐姐把我宠上天
老爹入赘将军府,千金姐姐把我宠上天
关于老爹入赘将军府,千金姐姐把我宠上天:秦快穿越大夏王朝,刚成年老爹入赘将军府,娶了巾帼女将军。他秦快一夜之间成了将军府小王爷!他反复强调过,身为气运之子,岂能贪恋嗟来之食?什么?还给他平添了五个千金姐姐?“可耻!”秦快拍案而起,“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入赘这等可耻之举……”“我看我也挺合适的!”几年后……老头子抱头惊恐,“不是,我让你做将军府女婿,你怎么还做上封狼居胥了?!”
妖人浮屠
系统:召唤千古人杰,铸造万古仙
系统:召唤千古人杰,铸造万古仙
召唤千古人杰,铸造万古仙: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流年如梦
荒年全村啃树皮,我有空间狂炫肉
荒年全村啃树皮,我有空间狂炫肉
赵无为意外穿越到了大道朝一个贫困的村子里,家徒四壁是全村最穷的人家。在赵无为接受了穿越的事实之后,下定决心带领全家填饱肚子。意外获得储物空间,储物空间不仅仅有储物的功能,还能回收和出售物品。赵无为凭借空间,用大量的山间草药等特产,不断地换取最需要的东西。解决温饱之后,便开始带领全村致富。
一曲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