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

第113章 破铜烂铁真金白银(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最新章节。

“大家伙在自己心仪的物品面前排好队,依次出价,楼里小二会逐一记录计时。现在各位可以依次出价了,出价时先全额垫付银钱,避免空口恶意抬价,若有人出价超过该价格的则立马返还上一位所付之银钱。”

许安再次把规则说了一遍,众人也纷纷表示赞同,毕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嘛!

许安看着众人有条不紊的排着队出着价,心里默默得意了一下,他原本打算搞拍卖的形式,不过想了想还是觉得这种更好,这样有一炷香的时间让那些管家回去汇报,最后的成交价也会更高,现场的氛围也更热闹。

其中蔡同,国子监祭酒,太学学士,各部尚书的物品前排的队最长,哪怕是个破旧的裤腰带,照样是一群人抢着要。

这京城还是有钱人多啊!许安感叹道,他看到礼部侍郎的裤腰带都被出价三百两了,啧啧,这赈灾银有着落咯!

很快,第一件成交物品出现了,是御史台赖御史的砚台,成交价一百八十两银子。

许安派人把成交信息张贴到了布告栏,赖府的管家屁颠屁颠跑回去禀报结果去了。

赖御史听到自己的破砚台卖了一百八十两的时候吓了一跳,这也太夸张了吧?这一方砚台都抵自己一年俸禄了!自己还整天弹劾个屁啊,卖砚台去呗!

至于那些像太常寺,光禄寺,会同馆这些清水衙门可就惨咯,寥寥数人出价,价格低的都没眼看…这要是被贴到榜上去,那还得了,老脸还要不要了!

早知道那些值钱的东西出去了!那些官员心中那叫一个悔啊!

“混账东西,他林老匹夫的东西凭什么卖的比本官贵?来人,给我把价格抬上去,势必压那老匹夫一头!”

“岂有此理,这孙老不死的破烂凭什么卖比老夫的发财树贵?来人,给我把价格抬上去!”

“岂有此理……来人!”

“混账东西……来人!”

各敌对官员的面子较量在暗中悄悄拉开了序幕。

随着一炷炷香的燃尽,各个破烂的成交价也逐渐被统计了出来。

蔡同的山水画成交价三千七百两

江祭酒的笛子成交价一千四百两

吏部尚书发冠成交价二千三百两

……

许安看着桌上满满当当的银票,眼睛都快直了,这来钱比自己这么多连锁酒楼和酒庄加起来赚的还快啊!不得了不得了,这京城的肥羊可太多太肥了吧!

天渐渐黑了,围观的路人散去了一大半,只剩下几个破烂玩意依旧在竞价着。

许安好奇地看了下竞价的价格,好家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这盆发财树都拍到了一万四千两了?

还有这支毛掉了一半的毛笔,一万四千五百两?

那竹制笔筒八千六百两?

那一副围棋八千七百两?

这已经严重超出了许安的预期,果不其然人活一口气,树争一寸皮,那几个冤家果然给力啊!

蔡同这榜一大哥的位置毫无疑问得往后挪挪了。

最终榜一以一万六千两的价格被张贴到了榜上,霎时引得众人一阵惊呼。

而这一万六千两的发财树的主人正是户部漕运使林利。

果然,没有穷的官,只有抠的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
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
平行时空中,长平之战身死的赵括穿越回几年前,竭尽全力避免了亡国命运,却遭赵王忌惮。蛰伏数年后政变夺权,面对雄才大略的秦始皇,转变思路向外发展,历经苦战称霸西域,与中原王朝战少合作多,最终形成了华夏文明影响千年的两大帝国,改变了历史格局。
上班苦
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
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
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亲爹暴毙,现代农学博士王瑞丰一睁眼就成了被抛弃的寒门弃子。回到祖宅,族亲欺他无依无靠!旱灾肆虐?他开渠引水保收成!赋税压顶?他改良农具效率翻番!昔日同窗嘲讽、他反手一个县试榜首打脸!从一介布衣到权倾朝野!且看寒门弃子如何玩转朝野,成为那万人之上!
王王小花
世家的上下三千年
世家的上下三千年
吕涛觉得米莱改革力度还不够,于是穿越至战国末期决定搞一场新的社会实验,即以商立国,治国实行承包责任制,所有官员都打包聘请,接受全民监督……
亭云居士
红楼之皇权枯骨
红楼之皇权枯骨
关于红楼之皇权枯骨:一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名着红楼梦更是人人有自己的看法。笔者对于贾家的倒下没有一点同情,作为封建社会的勋贵,他们享尽荣华富贵,然而他们却,藏污纳垢,贪张枉法,无视世俗礼法!目光短浅且各个装腔作势!入红楼拆掉四大家族,他们没有一个无辜之人!
流浪的西北
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
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
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纨绔世子,被国师断定为“大燕灾星”,沦为刑场刽子手。法医刑警意外魂穿附身于猝死世子,获得读心术。他以现代法医刑侦思维重组古代疑案,用读心术撕开权贵伪面。当他说出“刑场不是终结,而是真相的开始”时,整个王朝一众宵小都为之颤栗。他卷入夺嫡漩涡,用连环奇案作棋,将刑案卷宗铺成通往帝王的修罗道。“既说我是灾星,便让这星辰为证我要这大燕律法,比天命更高!”斩的是头颅,碎的是阴谋,争
沐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