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70,弥补老婆和女儿》最新章节。
“银行那边要是每天都有人过来,办理存款业务,肯定更好,也省的自己跑去银行存钱。”杨艳点头。
“除了这个事,还有一个事,就是到店里来的顾客有一些提出来让我们帮着将茅台酒送到指定的地方。”
“一箱茅台酒有12瓶,还挺重的,有的人还购置了两三箱,就更不好搬了,但是专卖店这边没有车,也送不了,最后只能是跟顾客说好话,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
她看着陈浩,“陈哥,你刚刚说,要做出跟其他的酒水不一样的事情,要体现出细节,在这方面,是不是也要解决下,替顾客考虑?”
指令性经济,自然是谈不上什么服务,在商场百货店里面购买商品,哪怕是大件的商品,买了后,商场和百货店也没有配送的服务,都是顾客自己想办法弄回去。
“你的这个提议就很好,买的茅台酒多了,顾客自己搬不方便,提出来要咱们帮着送过去,这也是合理的要求,咱们应该尽力的做到。”陈浩点头,“先前就说要弄辆卡车,配给专卖店这边,用来送货,这个事我放在心里了,找到合适的时机,会跟领导提一提,让领导帮着解决一下。”
做大生意,少不了要运输工具,卡车这个东西缺不了。
红旗生产队势头这么大,省里的领导还没过来,但迟早是要过来的,等省里的领导过来之后,陈浩会把这个需求跟省里的领导反馈下。
普通人解决不了的问题,领导一句话就能解决。
孙苗苗手底下的两辆用来运送瓜果蔬菜的卡车,就是省里的领导帮着解决的。
说完事,陈浩便离开了专卖店,到隔壁的帅府大酒店休息。
第2天一早,陈浩就早早起来,今天是礼拜天,很多职工都放假,茅台酒的销售情况应该会更好才对。
出了帅府大酒店,走了几步路,在旁边的一个摊点上,买了油条和豆腐脑。
过早。
这是一对老夫妻开的摊,弄了个炉子,上面夹了一口大铁锅,里头有油,正在炸油,条旁边还有一个木桶,上头盖着白布,掀开了一半,木桶里头是豆腐脑。
前头还摆着几个小木桌,放了些小板凳。
过来过早的人还不少。
“这生意可以,都坐满了,一天要赚不少钱吧?一根油条1毛钱,一碗豆腐脑1毛2分钱,一个人两根油条,一碗豆腐脑,就是3毛2了,这么多人吃,一天下来比在厂里上班赚的都要多。”有人一边过着早,一边跟夫妻俩说着话。
打探摊位的生意。
这个摊位的吃食不要票,但价格比要票的贵,像是单位食堂,如果拿票过去,4分钱就能买一根油条,豆腐脑也只要6分钱。
只是好多人没票,手里就是有粮油票,也会先以购买粮油为主,过早的时候,只能多花些钱买不要票的吃食。
江城各处摆摊的人越来越多,这实际上也是灰色地带,管不管完全看心情,管得松管得严,同样也看心情。
“用的面粉,油,豆,我都没收票,拿的时候就要多花钱,我也不想卖这么贵,卖贵了吃的人少,赚的实际跟便宜的差不多。”男摊主抱怨道。
“年纪大了,又没有单位,平常吃喝用度都要钱,要是有出路,谁会出来摆摊呢?这都是被逼的,没有办法的事情。”
男摊主叹着气,一边往锅里下油条,一边回着话,“有单位好,单位管吃管住,还管房子,就是生病住院,不仅自己不花钱,就是家里人去看病也能便宜不少。”
“你们是有国家管的人,工资就是少一点又有什么关系?不打紧,就是不要工资,让我进去工作我也愿意。”
来过早的,大多数都是有正经单位的,听到男摊主这个话,心里很舒坦。
早摊生意很不错,想着摊主能赚不少钱,心里是有些不太舒坦的,自己在厂里工作,还是国营单位,一个月的工资跟摆摊的比,好像还比不过,心里难免有落差。
一个摆摊的,凭啥比自己这样给国家干事的人,收入还高?
虽是在这过早,跟摊主说着话,可打心里,还是觉着摆摊上不得台面,是个体户,是资本主义尾巴。
但男摊主也是个人精,一把年龄没有白活,把自己的位置放的很低,把有单位的同志抬得很高。
没有说具体的收入,但是又回答了问题,把人捧得很高兴。
陈浩观察了下,这早餐店一共有3张小桌子,就这一会儿的功夫,已经坐满了,每张桌子周边坐了三四个人,加起来就算10个人,一个人的消费按照3毛钱算,就有3块钱了。
这一批吃过了,还会有人陆陆续续的过来,早餐店开到10点都还能有生意。
平均每个人用餐时间按照15分钟算,从7点到10点,3个小时的时间,能换12批人。
等收摊的时候,差不多能有36块钱了。
早餐的利润很高的,加上这又是不要票的,哪怕成本会贵点,可卖的也贵,利润率60%一点问题没有。
一天下来,20块钱没多大难度。
一个月下来,夫妻俩能有五六百的毛利!
“没有多少人做的生意,真的是暴利!”陈浩心里想着,“哪像几十年后那么卷,现在开早餐店,是真的能发家致富。”
来过早的人,眼睛看到早餐店很赚钱,但具体赚多少,大概率是没仔细算的,真要多观察,仔细算算,心里怕是会更不平衡。
“那边是卖什么的,怎么有不少人过去了?”有人指着专卖店的方向。
在这个地方能看到茅台酒专卖店门前的情况,茅台酒专卖店前已经有人了,不少人还是骑着自行车去的。
自行车就停在茅台酒专卖店前面的空地上,而后进了茅台酒专卖店。
陈浩一边吃着油条,喝着豆腐脑,一边听过早的人说话。
“你还不知道?那是茅台酒专卖店,专门卖茅台酒的地方,早就开了,最近电视,广播,还有报纸上都是茅台酒的广告,不要票就能买,就在这家店,这些人肯定是进去买茅台酒的。”有人搭着话。
话题从早餐生意,又聊到了茅台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