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

第169章 抵韩(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最新章节。

甘罗终究是年轻了些。

聪明,却沉不住气。

他心虚地别过头去,下意识抬手摸了摸鼻尖。

看到他这个动作,蒙恬并未多想,只以为甘罗是有些不舒服,想要打喷嚏。

李斯看着两个心思各异的人,不再拐弯抹角,直截了当道:“那个人就是公子,方才甘罗去查看的时候,就发现了异常。

在下一直想不明白是什么异常,直到将军到来,公子下了马车,我才确认了公子的身份。

在下身为正使,让公子混进了使团里,说是渎职,也不为过。

只是,看到将军来的那一刻,我以为是王上发现了公子的行踪,派将军前来接他返回咸阳。

可看将军的模样,是不打算回咸阳了,王上派将军来,是为了保护公子安全的吧?”

蒙恬沉默了。

这个问题,他不能给李斯一个明确的答案,尽管李斯说的和事实十分接近。

蒙恬仍然是选择沉默,不出卖王上,是他的准则。

只不过,事实摆在眼前,他也无法反驳。

“在下不知道公子为什么要到韩国去,更不知道他是如何说服王上。”

李斯明锐的眸子,仿佛看穿了事态的动向,说道:“我的建议是,将军带公子返回咸阳,这样对公子,对将军,对我都好。”

“在下身负王命而来,请正使莫要让我为难。”

蒙恬忍不住又扭头看了一眼在外面徒步的成蟜,朝着二人抱拳道:“为了公子的安全,希望二位就当并不知晓公子的存在。”

甘罗对成蟜的感情很复杂。

因为成蟜,断了他要回十五城,加官进爵的机会。

可也因为成蟜,在吕不韦被清算的时候,全然无恙地活了下来。

现在,更是成为了出使韩国的副使。

可能给成蟜使绊子的事情,还是少做,不做为妙。

甘罗的眼神,经过了短暂的挣扎之后,先李斯一步作出回应,“将军放心,在下什么都不知道。”

李斯平静地听两人把话说完,呼出一团绵长的鼻息,重新合上了双眼,提醒道:“公子有多能折腾,王上对公子又是何等的宠爱,你们不会不知道。

送公子回到咸阳,才是最好的选择。”

甘罗知道。

蒙恬也知道。

然而,蒙恬背负着王命而来,不能回咸阳,也不会回咸阳。

甘罗则是之前住在蒙家,和蒙武多次交流后,得到的结论。

在秦国得罪王上,只要不犯法,会坐一段时间的冷板凳。

得罪成蟜,那就准备好接受非法与合法的双重打击吧。

正因如此,对于李斯的提醒,他们心知肚明,却是谁也不会支持。

“蒙将军,你下车吧!”

李斯没头没脑的一句话,听得二人面面相觑,疑惑丛生。

甘罗甚至想要提醒一下。

大人啊,你虽说是大王特别授权的正使,代表大王,但人家蒙恬是大王近前的红人,就算是意见不同,也不用赶人赶得这么直白吧。

李斯确实是闭着眼睛的,他却神奇能够知道甘罗的心理,在甘罗开口之前,抬手打断了他,解释道:“公子担心将军是来抓人的,为了躲避搜查,才下的马车,想要玩一出灯下黑。

将军在车上迟迟不下去,公子看不到你,就会一直提心吊胆的在外面走着。

此处距离韩国还有好几日的路程,难不成要让公子一路走到韩国去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
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
谢光阴的手机莫名与万界突然出现的天幕相连,开局便是历史年代表?泰山封禅的始皇:我是千古一帝,好耶!不对,怎么二世难续?听着底下朝臣吵吵的武帝:看到没?天幕都说要打匈奴。哪个再敢提意见就拖出去斩了。杯酒释兵权的赵匡胤:天幕说我是忠义两全,终于有人懂我了!更有被天幕说清风不识字的爱新觉罗们的集体破防,老朱家们的集体大航海……历史上的遗憾,尽数被天幕弥补。而作出这一切的谢光阴表示:别问我,我就是一破刷
苏仐
少年歌行:修炼三年,入世皆无敌
少年歌行:修炼三年,入世皆无敌
关于少年歌行:修炼三年,入世皆无敌:青城山出了一位绝世妖孽,被吕素真收为弟子,成为赵玉真的师弟!但就是这绝世妖孽……性格却十分跳脱,经典的闯祸狂魔,所到之处寸草不生,鸡犬不宁……后来闭关三年,出世皆无敌……但性子却是极为的贱………………萧瑟:我有点后悔拜这道士为师了……真是太贱了!雷无桀:顾兄,你这个道士怎么跟我想象中的不一样,怎么会如此之贱?齐天尘:家人们谁懂啊……这孽障天天拔我胡须……司空千
顶级文抄公
综影视之沉浸式恋爱
综影视之沉浸式恋爱
慕含光因为不肯相亲结婚被亲妈背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参加一个无良公司推出的恋爱改造计划,旨在让她体会到恋爱的美好,从而步入婚姻殿堂,为当前的结婚率、生育率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第一个世界完成结算,辅助系统看着结局写下评语并劝退:玩的这么花,你不需要恋爱改造。慕含光冷笑:报名时候不通知我,现在征求我意见了,不可能!不就是恋爱么,恋!奉劝你麻溜给我接下一个世界,告你,敢踢我就投诉你,赔不死你我不姓慕……目
大仙保佑
历史风痕
历史风痕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右使大人
东风摧折
东风摧折
光明四十七年,灯枯油尽的光明女帝老死在安乐居庭院的百年梧桐下,残败的梧桐叶将这个长寿又孤独的老人掩埋在温暖的阳光里。她的帝王之路看起来一路坦途,只有她自己知道其中艰辛。朕受命于天,不为权势富贵,只为保全元祖基业。
律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