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

第307章 以德服人,才是长远之计。(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最新章节。

成蟜随便扫了眼剩下的几幅图,有《王弟劝起图》《韩王安再三叩谢图》《韩王安热泪盈眶图》等一系列创作,艺术成分极高,搞得他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而且李斯每幅画起的名字,也是这么具有艺术成分。

若不是成蟜作为当事人之一,还真以为韩王安是个知恩图报的大善人了。

成蟜揣进袖套里,摸出来一枚四方的青铜印章,想了想又揣了回去。

他向李斯摊手:“私印。”

李斯没有迟疑,把私印从怀里拿了出来。

然后,在李斯的注视下,成蟜拿着他的印章,轻染朱砂颜料后,依次盖在每一幅画。

成蟜归还印章:“这下韩王安也算是名垂青史,这些画全部送你了,上面记录了本公子的伟岸形象,你可要当作家传之物传给后世。”

李斯脸部肌肉抽搐一下,早知道需要盖他的章,他自己也会盖。

很快,他就明白过来了,成蟜一开始是想盖自己的印章,大概是想到自我赞美和他人赞美的天壤之别,才临时换了章。

他愣愣出神,实在是难以置信,这么久的相处,每次成蟜都能刷新他的认识。

这画上的人如果是大王,李斯会毫不犹豫地留作传家宝。

可惜是公子,传倒是能传,可没有得到稀世宝物的喜悦感。

还有自吹自擂的嫌疑,他画了几幅画,盖着自己的章,然后作为传家宝,还是赞美成蟜。

等到后人见到,大概率会说,李家先祖原来是个马屁精!

但,为了不伤成蟜的心,也为了不伤自己的身,李斯把每幅画卷起来,满眼都是很勉强的欣喜:“你们把这些画送到我帐篷里,一定要轻拿轻放,切莫折损遗失。”

“诺!”

两名士卒结伴而行,抱着画卷离开。

成蟜甚为满意,将来的史书上,也有他品格高尚、谦和恭让的一笔了,而且还有千古名相的人格保证。

看谁还敢贬低他的人品。

虽然说取了巧,是请李斯画下历史事件名场面,但只要这几幅画传下去,千古流芳不成问题。

后世之人看到,第一反应就是,始皇大大的欧豆豆,原来早年时期,就如此谦和有礼,温润公子,史书记载必定是野史抹黑。

清了清嗓子,从畅想中回过神来,成蟜拉着李斯到了一旁,叮嘱道:“我再给你准备一个更大的画板,画一幅《韩王安千里入秦朝奉图》,上面盖我的章。”

成蟜按住想要开口的李斯,继续说道:“别急,你听我说,我的计划是,这个系列应该叫《六王来朝》,我只要这第一幅,剩下的五幅画,盖你的章。

就凭这个系列,你就能够名传千古,实现人生理想,这稳赚不赔的买卖,没什么值得犹豫,我就是坑李信,我都不舍得坑你,那是个傻大个,你才是本公子的幕府谋臣,心腹亲信。”

李斯尴尬地扶了扶帽子,还是原来的帽子,没有长高。

稳赚不赔之前的话,可能有真有假,但是后面的字,他是一个也不会信的。

名传千古是他想要的没错,可他想要走的路,是辅佐秦王扫灭六国,建立大一统王朝,为天下归秦,立下丰功伟绩。

虽说结果都是名传千古,但是对李斯来说,获得的体验感,完全不一样,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丹青之术,唯小道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四合院敢逼逼?当心我揭你老底!
四合院敢逼逼?当心我揭你老底!
聋老太太造谣我是四九城最后一个太监?造谣,谁不会?只是,我只造个谣言聋老太太你就要吃花生米了?易忠海,你怎么也要吃花生米?啥?贾张氏,你也要吃花生米了?
潇七月
穿越兽耳原始部落,开局被驱逐
穿越兽耳原始部落,开局被驱逐
陈默穿越蛮荒原始的兽耳世界,成为狼耳族,开局兽化返祖失败族群被驱逐。几厘米尖牙和利爪哪有长矛好用。从荒野流浪,捡到乖巧可爱的兔耳娘,收拢被抛弃的各种兽耳人,钻木取火,结网捕鱼,制造工具,迈入青铜时代统一百族。陈默:我只是想打造一个兽耳文明,当然不是为了收集各种兽耳娘,她们自己就贴过来了。
金克斯的鱼骨头
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
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
苏润一朝穿越,成了个父母双亡,还名落孙山,声名狼藉的舔狗书生。他两眼一睁,正遇到未婚妻PUA,当众打压他,甚至扬言要退亲?行!退亲就退亲!苏润当机立断,立刻甩掉渣女,转身回报一直默默供养自己的亲人们。经商科举,壮大家族,结交好友,带飞贵人……从此,大哥走上仕途,二哥成了首富,好友们名利双收,连王朝都转危为安。而苏润不仅成为大炎唯一一个连中六元的状元,还因才能卓绝,引得皇室不惜下嫁公主来拉拢他。多
龙行风
西楚霸王项羽异传
西楚霸王项羽异传
西楚霸王项羽原来是秦始皇嬴政的“转世”!我们都误读项羽了,且看……
项云Todd
天凉了,给本皇子披件龙袍不过分吧?
天凉了,给本皇子披件龙袍不过分吧?
特种兵小队长萧景珩穿越成大雍不受宠的九皇子,继承了原身被三皇子萧景琰陷害的记忆。他被迫接受和亲北朔任务,凭借现代知识提出三条和亲条款,试图布局天下,牵制南楚,削弱北朔。面对朝堂权谋与背叛,他凭借智谋和勇气杀出一条血路,开启传奇人生。
晓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