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平之战开始

第651章 齐头并进欲灭燕(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从长平之战开始》最新章节。

“之所以要求之速度,原因也很简单,说白了,我赵之灭燕与秦之东出几乎是同步进行,虽则我军已尽迷惑之能事,却也不免秦军暗下掣肘,若是不能在秦军完成其东出任务之前,拿下燕国,则我赵国势必危殆。”赵括继续解释着说道:“既如此,我更当以全力攻燕,两位将军越快拿下燕国,则我赵国越安全。”

闻言,廉颇与田单相视一眼,随即双双抱拳对着赵括一礼,道:“末将必肝脑涂地,誓灭燕国。”

赵括满意地点点头,随即吩咐道:“前线战法要如何打,寡人不干涉。先期战斗寡人也不担心,不过,未免号令不统一,寡人有言在先,先攻蓟城者为主。”

“是。”廉颇和田单二人随即异口同声地答应道。

赵括对于廉颇和田单两人还是放心的,以两人的德高望重,显然也不会做出什么投机取巧的事情来。

有蓟城这块肥肉在两人前头悬着,想必又能激励两人进攻的速度加快几分。

见赵括已经吩咐完毕,廉颇随即又抱拳说道:“禀我王,既然攻燕之策已定,末将还有三件事情,还请我王俯准。”

“老将军请讲。”赵括点头同意道。

“其一,请我王于年后联络魏国、楚国,做攻韩之态势,以迷惑秦军,麻痹燕国。”廉颇随即微微颔首而道。

“可也。”赵括继续答应道:“此本在预想之中也。虞卿,且先记下此事。”

“是。”一旁的虞卿立即拜道。

“其二。”廉颇将军继续开口道:“在开年之后,末将想要先行前往河间府,并查探入燕之路线,一则需要我王配合,允臣告假以塞各国间客之耳目;二则请我王允末将边境调遣部分兵力之权。”

话音落下,一旁的田单也立即补充道:“末将也需要提前赶赴淮泗之地,做好战前之准备工作。”

“嗯。”赵括点点头,他当然知道这战前侦查的重要性。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场战役,除了打国力之外,情报也是重中之重。

仗还没打呢,一方的排兵布阵就已经在对方的案头了,胜负的天平能不倾斜吗?

最直接的例子就是赵括亲身经历的长平之战,赵括的一切部署几乎就是掐着对手白起的布置而去的,虽然因为白起的临时发挥,导致了战斗依旧艰难。

可,那可是人屠白起啊!

即便是人屠白起,依旧没能挽救赵括的针对性的布置。

可以说,要不是开卷考试,别说一个赵括了,就算是十个赵括绑在一起,再加上廉颇的协助,也不可能是白起的对手。

不过,若是廉颇和田单双双消失在朝堂之内,没有一个好的理由,显然是会引起敌国,尤其是秦国的怀疑的。

“开年之后,廉颇将军将被委任前往北地巡视,而田单将军和李牧将军则会被分别派往上党郡和淮泗郡。”赵括淡定地开口说道:“如此一来,三位将军三个方向进行巡视,诸国只会以为是例行的巡视和驻防。”

这显然是最好的方法了,三人闻言,也是立即都同意道:“谨遵王命。”

“至于查探情报之事。”赵括随即说道:“过后,寡人会命羽林卫孙崮与两位将军联系。这些年,羽林卫的密探也该有些效果了。至于边境调兵诸事,将军临去前,本王自会赐予虎符,将军可自定之也。”

赵括的话语虽轻,其中对廉颇与田单的信任却是溢于言表。

廉颇和田单闻言,自也是感同身受,当即深深一拜,道:“多谢我王。”

随即,赵括继续看向了廉颇,示意其继续。

“其三。”廉颇也点点头继续说道:“大军赶赴战场的时间、路程以及出击的时间,可否容许末将自决之。”

“当然是将军自己决定。”赵括几乎不假思索地回复道:“难道将军还要本王为你规划路线?至于军械粮草转运配合之事,两位将军与平原君商议后上报即可。总之一句话,寡人只要燕国,其他事情,将军皆可自决之。前线若有万一之情,卿等皆可便宜行事。”

“这!”闻言的两人甚至有些惶恐了。

“便宜行事!”那是多大的权利?!

下郡郡守不过四品,按照“便宜行事”之权,甚至斩杀郡守也在“便宜”之内,如此一来,手握兵马,又控强郡,再加粮秣充足,便是当即裂土为侯也不是不可能啊!

这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信任”而已了!这已经是推心置腹般的“信任”了。

身为三朝老臣的二人,不管是廉颇还是田单,都经历过太多的“不信任”了,哪怕自己做得再好,依旧难免被朝堂之中的暗箭所伤。

长平的廉颇,连下七十二城的田单,皆是如此。

而如今,赵括却是给予了他们几乎是“无尽”的信任。

这怎能不令两人动容不已。

当即,两人便双手抱拳,一揖到底,道:“愿为我王效死命也!”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
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
君主们直接互喷吐槽99+!双管齐下!所向披靡!尽量考据!六大品级,给君主们分分类!目标:从大邑商开始,努力写完中国古代史,目前写到春秋。努力把每个朝代的兴衰给写清楚。下面有请君主代表们登场!!!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秦始皇: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汉高帝: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汉武帝:汉家庶事草创,加四夷侵陵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
西夏的黑猫女
大晋:我真不是天命之子
大晋:我真不是天命之子
我真不是天命之子:东晋末年,神州陆沉,南北分裂,在这个遍地腥膻,豺狼虎豹横行的乱世中,他应运而生,挺身而出!他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百万大军阵前,他临危不惧,面不改色;士族门阀面前,他八面玲珑,从不妥协;而对于地位低下的黎民百姓,他反而秋毫无犯,爱民如子。他就是东晋最后一个军阀,徐骁,徐宗文。且看他在晋末这片乱世中如何叱咤风云,纵横捭阖?
丁丁猫想吃樱桃
八部云河
八部云河
大道不存,人心崩坏,三生石裂,神魂不齐,轮回不转。亿年钟情,穿书历险,捡拾碎片,修补轮回,重建大道。
木虽榆
那年那景那些人
那年那景那些人
兴盛强国败的莫名其妙,山河破碎,万民遥遥望北。外敌再犯,是谁热血未凉,纵身报国?又有谁与虎谋皮,在背后伺机而动?隐姓埋名离开战场的阵前小卒再投军去:“我这一生没有什么最想做,如果有,就是宰北招蛮子!一夜间从富商成首富的薛老家主,不惜散尽家财:“商亦有国。被君王抛弃的大将军九死一生,踏骨再登青云:“我想让大景的天,又再晴朗。有钱有兵,朝廷南安,宣有功之臣归京受赏。民心所向的大将军一睁眼,身上多
团灭发动机
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
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
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御末年,匪徒横行,苛税如刀。萧辰从虎口捡回一命,却背上了三十两银子的阎王债。县衙悬赏二十两屠虎,员外逼纳娇妻为妾,猎弓朽烂,米缸见底。他握紧手中豁口的柴刀,冷笑一声。——这世道,猛虎在深山,更大的虎却在庙堂。从猎虎到猎天下,从寒门到开国帝。一柄精钢刀劈开东沟村的晨雾,也劈开了八百年皇朝的铁幕。“他们说猎户不配争天下?”“待我黄袍加身时,且看这万里山河,尽是猎场!”
几两碎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