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平之战开始

第758章 破袭汉中占两关(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从长平之战开始》最新章节。

虽然郡守大人已经做到了他所能做的全部,但大厦将倾,又岂是他一个小小的汉中郡郡守能够力挽狂澜的呢。

刚刚过去的颍川战役,秦国已经调动了全国几乎所有的战力,他的汉中郡内也早已经没有可堪一战的军队。

即便郡守竭力地征集民夫,短短时间内,甚至连千余人都征集不起来。加上收拢的将士、吏员,总数恐怕也超不过两千多人。

更何况,在汉中郡的武库之中,也早已经是空空如也。即便征集到了民众兵丁,也根本武装不起来。

而他要面对的,却是身经百战、武装到牙齿的十数万赵国大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两千多刚刚放下锄头拿起刀剑,甚至连盔甲都没有的士兵,对阵十数万有着精良铠甲、锋锐戈矛和箭矢的训练有序的战兵。

这已经不是对阵,而是屠杀了。

奇迹并没有因为郡守的努力而降临,降临在郡治西城的,只有李牧冷漠的铁蹄。

大手一挥,临时组成的云梯瞬间冲出。

伴随着云梯的,还有数万的赵军步卒。

虽然没有云梯的加持,但数量的优势还是让赵军密集的箭雨快速地将城头封锁。

随着“啪嗒、啪嗒”的响声,一架架云梯架上了城楼。

“杀!”高举着手中长刀,赵军校尉很快下达了攻城的命令。

当即,数以万计的赵军登上云梯便向城头发起了冲锋。

没有滚木礌石、没有金汁箭矢、甚至连探出的长矛都极其有限,除了少数的倒霉蛋被戳下了云梯,大部分的赵军士兵几乎毫不费力地便已经冲上了城头。

没办法,总共就两千人,每道城楼之上只有区区五百多人,还被赵军的箭矢死死压制,根本没经历过战场的“秦军”顿时便乱作了一团。

别说下面的秦军士卒了,就连郡守也不知该如何是好,几乎是眼睁睁地就看着赵军将士冲上了城楼。

战斗在开始后不到盏茶的功夫内,便已经没有了悬念。

在赵军训练有素的军阵面前,这只“秦军”根本不是一合之敌。

血腥的杀戮很快将“秦军”的心理防线给攻破,不过转眼间,甚至登上城楼的赵军大都还没有完成结阵呢,“秦军”便已经跑了。

跟秦军打了这么多年的战,从未有过如此好打的一次。

好在,赵军也是看出来了,这伙人根本就不是秦军,只不过是一群刚刚放下了锄头被迫上城墙的百姓。

自然,赵军也就没有趁他病要他命赶上前去绞杀掉这些人。

当然,为数不多的负隅顽抗的秦军自然是被赵军统统绞杀殆尽。

而随着郡守和他的亲兵们一一倒在了血泊之中,汉中郡郡治西城的城门也随即被赵军打开。

十数万赵军浩浩荡荡地杀入其中——西城宣告失陷。

而随着西城的失陷,李牧也是立即向大散关和阳平关方向派出了近十万人的援军。

至于其他的赵军,则是被李牧派出,扫荡汉中郡。

随着大散关和阳平关上终于堂而皇之地挂上了赵国的旗帜,也就标志着整个汉中郡已经被纳入了赵国的控制之中。

唯一有些遗憾的是,因为汉中郡郡守的恪尽职守,却是让咸阳方面很快知道了汉中和大散关被袭占的消息。

已经登基为王的子楚,也是顾不得许多,当即又在关中征兵数万,浩浩荡荡地便杀向了大散关,试图趁着赵军立足未稳之际,重新拿下大散关。

这次子楚是真的急了,而老秦人也是出了血本了。

任谁都知道,一旦那不会大散关,拿不回汉中之地,对于秦国而言,也就意味着慢性死亡了。

因此,子楚也是不惜任何代价地穷兵黩武,短短时间内竟然是凑出了十万大军。这其中,秦国的老世族们也算是下了死力了。

当然,与此同时,子楚也是飞鸽传书给蜀中的郡守,要求立即反攻阳平关。

只可惜,蜀中的郡守可没有子楚的号召力,即便强行征兵也根本得不到响应,再加上府库的空虚,拖拖拉拉地也就拉出了一只不足两万人的队伍开到了阳平关外。

而等子楚十万大军终于抵达了大散关前,大散关内的兵马早已经上升到了八万之众。

至于阳平关,虽然兵力稍稍只有五六万之众,但对付区区蜀中两万人,却是轻而易举的。

更何况,就在不远处的汉中郡治西城之内,李牧还手握着十万大军,随时可以增援两关。(其余部队有的在武陵驻防,有的则是在押送俘虏的路上。)

可以说,已经整合完汉中郡的赵军,已经立于了不败之地。唯一能困扰赵军的,也就是漫长的补给线了。

在短暂的试探性进攻之后,子楚便知道,他已经来晚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
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
关于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洛尘穿越古代平行世界,成为科举考场上抓耳挠腮的穷书生。离金榜题名只差最后一篇治国策论,可他连毛笔都不会用。好在穿越时绑定历史推演器,在虚拟推演中可以练习文章,锻炼技能,只要辅助皇女登基,就能将练习的才能带回现实。本想着随便选个最有优势的皇女速通游戏,却误打误撞选中政治头脑为零的秦王李瑾瑜。与此同时。得到天道推演能力的秦王李瑾瑜好奇之下开始未来推演,却发现自己的父皇将
灰色的灰
阿姐,我中举了!
阿姐,我中举了!
陈秀才苦读一辈子也没能中举,临死之前对大女儿嘱咐道:“一定要让你弟弟读书,让他考取功名,不然爹,死不瞑目!”长兄如父,长姐如母。陈招娣带着爹的遗愿,毅然决然放出了自己的条件,“想要迎娶自己,就必须要送小弟去读书。”村里其他人沉默不语的时候,逃难来的糙汉眼巴巴将陈招娣与陈及冠两姐弟带回了家,任劳任怨供养小舅子读书。多年以后,衙役敲锣打鼓,簇拥陈及冠来到村里。“阿姐,我中举了!”......意外落水
螳螂爱跳舞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我与朱棣争天下:大明永乐盛世,我是朱高煦。后代史书称我父皇:“再造宇宙,功同开创、故勋业甚盛---是汉唐宋以来英君明主轶,而过之远矣!”但我就想问问父皇:“当年奉天靖难,我拼死力战,你对我说:“勉之,世子多疾。”到底还算不算数?”
明镜要高悬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关于大明:我朱雄英来了:先救妈,后救爹,救完奶奶救爷爷!我本科院研究员,转世投胎好圣孙,洪武爱我胜珍宝,家人改命把我靠。我爱发明和创造,爷爷爱我让我搞!成立各种研究院,科技医疗类目全。酒精玻璃抗生素,医疗条件大跨前。红薯玉米种下田,百姓消饥展开颜。土地改革进行中,生产力大幅提升!大明有了炮和枪,藩王海外守边疆。世世代代镇他乡,十年百年成故乡!皇明有了蒸汽机,远洋战舰把敌欺!万国物产献神州,天下万
春风卷碧云
七色花
七色花
新房里,马文才骂道:“祝英台,没想到你是这么一个不知廉耻的女人,既然你嫁给了我,就不要再想着别的男人,原来你根本就不懂得什么是真爱……”“我不懂,我不知廉耻?”祝英台辩到:“是你自己要娶我的,还来怪我?”“我又没拿刀逼你,你走吧,你根本就不...
难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