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三国

第2195章 读一本书(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诡三国》最新章节。

大汉骠骑府衙内院。

斐潜捧着一本书,坐在厅堂之中,然后一边看着,一边噗呲呲的笑。

旁边的原本在捣鼓着斐蓁铠甲的黄月英有些不解,瞄着书的封面,然后又看了看斐潜,终究是忍不住,凑了过去,看什么呢?考工记?考工记有什么好笑的地方么?

斐潜点了点头,然后又看了看黄月英正在编制的铠甲,眨巴了一下眼,那个什么……我说,那小子穿的不用做得这么精细罢?话说回来,我的铠甲,月英你也好久没有帮我修整过了……

黄月英满不在乎的嗯了一声,然后看到斐潜手里的确实是《考工记》,并不是换皮的书,也就失去了继续询问的兴趣,又重新坐了回去,开始编制斐蓁的铠甲鳞片起来,你的铠甲还需要我修么?拿给大匠去修就是了……再说了,你又不上阵杀敌,坐在后面而已,也用不着那么精致的……

啊?那么蓁儿也不上阵啊,他的铠甲也可以交给大匠去做啊?斐潜多少有些不爽的说道,只不过是去一趟阴山而已……

黄月英气鼓鼓的瞪了一眼斐潜,那怎么能一样?大匠做的我不放心!啊呀!别吵我,看,缝错了!

斐潜:……

好吧,你赢了。

斐潜默然片刻,拿着书站了起来,我去找一下岳父大人……

看看能不能退货……

退货么,大概是不可能的,毕竟拆封了,又早就过了七天的时效。

斐潜到了侧院的时候,却没有找到黄承彦,一问,便是早早就出去。

出去了?

斐潜想了想,便是带了护卫,直奔城外的工房之所而去,然后果不其然,黄承彦便是在此。

黄承彦到了长安之后,见到了斐潜在长安有那么多的工房,便是兴致勃发,似乎是觉得自己一生所学的东西,亦或是在脑海之中的想法终究是有了用武之地,这些天几乎都在工房工匠之处晃荡。

斐潜找到黄承彦的时候,黄承彦正在和工匠商议着什么。

斐潜也没有着急,等着黄承彦说完了,然后才上前,见过了礼,然后问黄承彦方才是遇到了什么问题。

铁水难出……黄承彦舔着一根笔头,然后一边在木牍上记下了方才的事情,一边说道,今有戟、矛、匕、刀、杖、镞、胄等,皆需用铁,新至铁料,不甚美也,以旧法所制,多孔且渣,难以成型……

虽然说现在竹纸已经产量较大,但依旧有些人习惯用旧的木牍竹片来记事,比如黄承彦就觉得木牍比竹纸更好用,不至于轻飘飘的,亦或是一转眼就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

铁料不同,便是配比亦需不同……斐潜点了点头。因为之前和曹操的冲突,然后从山东那边运过来的铁矿石,自然就减少了许多,然后斐潜自然就需要将原本川蜀的一部分铁矿石先凑合着用。

若是不美,便是先做镢、锄、镰、铲、锛等器……斐潜说道,如今流民甚众,开春必然急需此等器具……

黄承彦愣了一下,然后看了看斐潜,笑着点了点头,在木牍上又是记下了这一条,才放了下来,说道:贤婿寻某何事?

斐潜吞了一口唾沫,顺便将在嘴边的两个字吞下去,然后说道:岳父大人且看……

斐潜将手中的《考工记》递了过去。

黄承彦稍微翻看了两下,然后也宛如先前斐潜一般,噗嗤嗤的笑了几声,说道:一派胡言,不值一提……

《考工记》么,其实说起来,也未必像是黄承彦嘴中的那么的不值一提,在某些方面上还是能够展现出华夏在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特别是在齐国之中的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可是关键的问题,也是在这个一定的参考价值身上。如果真的有人要按照《考工记》上面所记载的来做,那么必然就会被坑得死去活来……

《考工记》上面记载的是青铜时代,也就是战国时期的一些工艺,就拿简单来的来说,青铜合金的冶炼配方一直以来都是决定青铜器最终性能的关键因素。衡量某一文明在青铜器时代的金属冶炼水平,最直观的标准就是其对青铜合金配方的总结与掌握水平。

最为典型的,便是在《考工记》之中,虽然记录了大量当时各种器物制造的工艺流程与生产规范,其中就有对不同器物所应采用青铜配方的记录,合称金六齐,但是这个金六齐么……

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黄承彦嘿嘿笑了几声,说道,若真以此法冶金,便是祸国殃民之辈尔……

斐潜点头,然后说道,然如此谬误之法,为何得以流传?

黄承彦皱起了眉头,这个……

何止是流传,甚至成为了皇室重典。

斐潜手中的这一本《考工记》,全称应该是《周礼·考工记》。

西汉之初,因为《周宫》之中冬官篇佚缺,河间献王刘德便取《考工记》补入。后来刘歆校书编排时改《周官》为《周礼》,便有了此篇。

春秋之事,确实是以青铜为主,也就是铜锡合金,可是这个铜锡之间的比例,却并非宛如金六齐之中描述的那样,以六分其金,而锡居一,甚至是两分金配一分的锡……

虽然说在华夏冶金早期,也有对于金属认知不全,铅锡不分,亦或是在某些方面上出现错误的的情况,但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经过了上千年的青铜冶炼发展,居于生产一线的工匠不可能会出现这么重大的纰漏,也不会搞出什么这么荒唐的冶金配比出来。

锡含量过高,就会导致合金发脆,毛坯根本无法进行进一步的精加工处理,也就是顶多用在不需要开刃的浇铸器皿上,也就是说钟鼎之器才勉强可用,至于其他所谓刀斧箭矢什么的,根本就不要想了。

因此,只要稍微懂行一点的,看见了这个《考工记》当中的冶金配比,都会觉得可笑,就像是黄承彦,几乎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问题来。

只不过斐潜提出来的第二个问题,才是更为荒谬的事情。如果说冶金配比是第一个错误,而编撰《考工记》的人,便是第二个错误,错上加错。然后后人再以《考工记》来指导约束工匠,便是演化成为灾难性的错误……

或是……黄承彦沉默思索了片刻,假意曲之,以谬他国?毕竟这个《考工记》记载的一些东西,是以当时齐国的工艺为模板进行编撰的,所以也不排除齐国故意拿出一些似似而非的记录来,企图蒙混欺瞒其他的国家。

斐潜点了点头,这也不妨是一种相对来说比较合理的解释,然今大汉一统四海,尤需此等假谬之书乎?

这个……黄承彦回答不出,索性将书丢在了一旁,然后看着斐潜说道,说罢,贤婿欲何为?

倒也没什么……斐潜呵呵笑了笑,然后问道,且不知岳父大人,可是愿出任大考工一职?

啊?大考工?黄承彦皱眉问道。

斐潜缓缓的点了点头,然后看着在工房之处忙碌的这些工匠,缓缓的说道,大考工,掌工匠之术,考天下之工,休令此等之书,谬于后人是也!

掷地有声,铿锵有力。

黄承彦愣了半响,看着斐潜,似乎被斐潜的庞大心胸和对于未来的深谋远虑所感动,深深的点了点头,甚好!甚好!只不过……这大考工之职,官秩几何?

嗨!斐潜没好气的说道,比两千!同九卿!干不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