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血道入魔

第420章 往事秘闻(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我以血道入魔》最新章节。

随后,王庸看向周围,零零散散的白色光点,散落四周。

周围皆是漆黑色的岩壁,一个个白色光点静静的躺在上面,它们寂静无声,但里面的宝物,却让一众金丹期修士趋之若鹜。

里面的东西皆是珍贵无比,即便是王庸看到也很难挪开眼睛,但以王庸现在手中的战功点,在这些宝物中显然是不够看的。

“还是继续寻找符箓吧。”王庸将眼睛艰难的挪开,继续寻找起符箓来。

有了那张九离玄火符,王庸的心情也不似刚来时那般沉重。

但在这里,他不能肆无忌惮的催动神识进行探查,因为这里还有着不少其他金丹期修士。

其中一些金丹期修士的修为要在他之上,虽然他们平常时候并不显得高调,但这些可都是血蝠魔教中的高端战力。

其实力并不在王庸等人之下,甚至一些与楚天龙等人相当,他们在以往战斗中,负责后勤保障,获得的也是隐藏战功点,并不为人所知。

出于谨慎,王庸选择小心行事,神识集中在周身两三丈左右,消耗也小了许多。

他来到一个光点前,里面静静的躺着一杆黑色大旗,其上黑雾翻腾,让王庸觉的有些眼熟。

“血长老识得此物?”一道声音在一侧传来,王庸抬头看去。

只见一位三转金丹已经到了近前。

“有些眼熟。”王庸看着这杆黑色大旗,眼神飘忽,仿佛在回忆着什么。

“这杆大旗名为万鬼噬魂旗,是以前火国的一个宗派的特有法宝,此旗端是了得,杀人吸魂入这万鬼噬魂旗,可在其内培养鬼奴,鬼奴的实力甚至能够与主人相当。”那人看着这杆黑色大旗,缓缓开口道。

“这么厉害?这个宗门难道叫万鬼宗?”王庸开口问道。

他其实从这人刚开口时便已经确定了,这番不过是继续为了套话。

“血长老果然知道这个宗门,实不相瞒,我曾经也在这个宗门待过。”

“不过因为火国皇室与丹青宗联手围杀,让万鬼宗毁于一旦,虽然有不少人逃了出来,但大多数万鬼宗高层皆是殒命当场,这个万鬼噬魂旗便是圣教的一位护法,在逃亡的一位金丹期修士手上夺来的。”

“但控制这万鬼噬魂旗的主要手段,却没有被护法找到,以至于培养不出实力高强的鬼奴,最终只能将这件万鬼噬魂旗放到这里。”

“当真是可惜了!”

那人说完,略显惋惜的感慨了一声。

“我以前修为低弱的时候也在万鬼宗呆过,不过由于实力低弱,并没有接触过万鬼宗的核心鬼功,倒是可惜了。”王庸看着面前的万鬼噬魂旗,也是一阵感慨。

他当初实力低弱,在万鬼宗中只能修炼一些常见的五行功法,核心鬼功根本没机会接触,万鬼宗就被火国皇室与丹青宗联合覆灭了。

“唉,现在这个世界越来越衰弱了,末法时代就要来了。”这位金丹看着眼前的黑色大旗,幽幽叹息道。

“不知道友所言何意?”王庸闻言,神情肃穆。

“我从一些文献上看到,以前这方世界奇大无比,其中道统以数以万计,我们现在所修炼到气道,不过是那万千道统中的一个,而现在却变成了主流。”

“那万鬼宗应该便是最后一个鬼道正统门派了,但他也在数年之前覆灭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师傅,徒儿下山了
师傅,徒儿下山了
关于师傅,徒儿下山了:是一部以武侠为背景,融合了成长、冒险与情感的长篇小说。故事围绕主角李清风展开,他自幼被青云门的师傅收养,习武修道,十八年后决定下山历练,寻找属于自己的道路。在下山的过程中,李清风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也逐渐揭开了自己身世的秘密。他从一个懵懂少年,成长为一代宗师,最终在江湖中留下了属于自己的传奇。小说以李清风与师傅的深厚情感为主线,贯穿了他与朋友、敌人、爱
小鹿来了
丹剑神尊
丹剑神尊
混沌初开,万物未生前,有一混沌物,名无极,无极生太极,太极生而演化阴阳,阴阳衍生五行,五行孕育宇宙。混沌诞生宇宙之时,也同时诞生两件混沌宝物,少年南宫九天,身负血海深仇,意外之下获得混沌宝物无极神鼎,开启复仇之路.......
大道于野
九州万灵传说
九州万灵传说
故事的开始引于古籍《山海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桃)林。起初世间万物并无灵,所谓幻化也不过是机缘巧合沾染了仙气,或本是这开天盘古仙人的后裔,历经各种磨砺,凡有灵...
赤盖
天龙:重生慕容复之我要做皇帝
天龙:重生慕容复之我要做皇帝
重生慕容复之我要做皇帝:穿越慕容复,复兴大燕不必,但皇帝还是要当!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神功!美人!江山!统统要抓在手里!多年后,慕容复提兵百万,封狼居胥。“请义父登基,取赵氏而代之!”一员小将朗声,“谁敢反对,我岳飞第一个不答应!”“俺韩世忠第二个不答应!”万军中,慕容复的一百多个儿子齐声道:“为苍生计,请父皇登基!”
天命东皇太一
仙途风云录
仙途风云录
说他是凡人,有点修为,说他是修士,没们没派的,算得了什么修士?这是一个风云诡谲的时代,也是一个群魔乱舞的岁月。白身怎么了,白身也能踏步仙道,即便是人神共愤,亦奈我何?
廿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