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大明,我侄子是留学生》最新章节。
但是眼下——金忠听到‘哈喽’时候的反应,却打消了朱瞻墡的念头。
大概,就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北元贵族吧。
念及至此,朱瞻墡连忙向众将士还礼。
一番客套之后,众人进入大营,朱瞻墡走马观花般看着一圈将校自报家门。
朱瞻墡不语,只是不停的点头——这么多人,记不住,根本记不住。
没有熟悉的面孔,也没有熟悉的名字。
本就为数不多知道名字的军中将领公侯,此时也已经交出兵权,准备随大行皇帝返京。
一番折腾下来,朱瞻墡除了混个脸熟,就只记住了两个人。
一个是也先土干的侄子,把台,这个年轻人看向朱瞻墡的时候,脸上总是带着笑。
一个是武安侯,郑亨。
其他的封号或许有水分,然而武安,由古至今,都是皇帝严选。
武安侯郑亨,是留下的将领中军职最高者。
是用来平衡忠勇王金忠的。
朱瞻墡心里很清楚,数十万大军在外,自己的小命,就在眼前这位七十岁的老侯爷手里。
说一千道一万,金忠到底还是鞑靼人。
朱瞻墡也没有什么王霸之气,不觉着自己能搞定这位异姓王。
毕竟,朱瞻墡不善军伍之事。
等朱瞻基交代完一切离去,朱瞻墡站在中军大帐前,面无表情的看着天上翱翔的雄鹰。
此时此刻,应该是朱瞻墡目前为止的人生巅峰了。
虽然只是监军的角色,但却节制二十万兵马。
只不过,这节制的时机不对。
要不然古人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缺一难成大事。
手里有二十万兵马,而且还是久经沙场的善战之兵,有边军,也有京营精锐。
放在很多时代,这江山,朱瞻墡高低要试一试到底如此多娇。
但眼下不行!
毫不夸张的说,有明一朝,前期的几位皇帝,其个人在军中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力。
开国辅运,朱元璋是明初一代将领中军功至高者。
奉天靖难,朱棣,自然是第二批军功爵中至高者。
朱高炽少与高级将领往来,但是底层军伍却普遍知道太子贤明——毕竟,累了一天回到军帐能不能吃上口热乎的,全靠太子。
朱瞻基,则是手递手接过了朱棣的军中话语权。
如果说司马懿是透支了年迈功臣的信用。
赵匡胤则是透支了武将的生存空间。
或许在朱棣看来,防止出现功高震主,陈桥兵变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当权者成为军中第一人。
虽然开国仅有六十多年的时间,但却足以证明这个论点的正确性。
所以,朱瞻墡没有选择自己找死。
看似二十万大军在手,但实际上,朱瞻墡对于大军的控制权,却犹如薛定谔的猫。
打开造反的盒子,其中名为军权的猫,不见得是一只活的,甚至不见得有猫。
最重要的是在这个封建礼法的时代,朱瞻墡没有如奉天靖难那般起兵的大义。
除非过几天消息传来,朱高煦和朱高燧京城发难,杀了太子和太孙。
正在朱瞻墡愣神之际,一个脸上带笑的年轻人来到近前。
“哈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