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部落生存记

第187章 冬季的规划(四)(1/1)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史前部落生存记》最新章节。

“好,说完农耕方面的准备,再说说养殖吧,现在我们部落有多少家禽家畜?”

“族长,现在部落养殖的鸡共有4000多只,分散在围墙周围的7个集中养殖点,另外还有分给各个居住点、工坊的小鸡,加一起差不多也有个1000多只,”熊草说道,经过这半年的努力,她也从原本的织布女族人转变成负责养殖家禽的族人,“光是围墙这里的养殖点,每天能收获鸡蛋好几百个,每个月也能孵出来差不多300多只小鸡。”

熊部落最早驯化的一批野鸡,基本上已经熟悉的部落的生活习惯,这批野鸡生下来的第二批、第三批小鸡,自孵化后就一直被人工喂养,逐渐摆脱了野生动物的一些习性,变得更容易驯化。

并且这些野鸡原本生下来的鸡蛋很小,现在也大了一圈,鸡的平均重量也从不到两斤到现在的三四斤重,而且偶尔抓到的一些野鸡,也被放到了养殖地点,不断地改良部落散养的鸡。

“鸭子现在也差不多有个2500只,驯化好的鹅有个400多只。”熊草笑着说道,“一个月前,我们按照之前的办法,又在东边那里捉到了两百多只大雁。”

随着对部落周边的探索和认识,这些动物自然免不了会被熊部落的族人当成部落的资源给“利用”起来。比如说牛马谷那边,已经成为每年冬天必去“刷怪”的地方,而与之类似的东面湿地,也成了部落“刷”大雁的好去处。

因为有去年的经验,部落这边准备好很多的渔网,在东部湿地那边布设下十几个陷阱,这些大雁飞到这里休息之后,就很容易被陷阱中的食物所吸引,从而落入陷阱。光是这十几个陷阱,就又让熊部落获得了二百多只大雁。

好在为了让这些大雁能保持一定的规模,熊巫并没有让族人们对这些资源进行破坏性的使用,而且熊部落现在食物还算充足,没有必要对这些动物赶尽杀绝。

所以很容易就捕捉到的大雁,熊巫等人也没有让人一次性捕捉太多,防止明年这群大雁不飞过来,所捕捉的两百多只大雁,对于这一群迁徙的来说,也不过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为了吸引这些大雁,熊部落还提供给这些大雁一些食物,让它们能够安心在此地暂时落脚,杀鸡取卵或者说竭泽而渔的事情,熊巫也明白不能做太多。当然吸引大雁的做法,熊洪也跟他说过这样做的原因,就是可以让熊部落在未来都能持续性地获得这些家禽和牲口。

而今年原本往南迁徙的大雁群,也留下来不少的大雁在这里栖息,熊巫让人每过一段时间就去投放一些食物,看一看能不能用这种办法进行驯化、

当然,按照熊洪的想法,最好的情况就是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每年都能从这些野生动物身上“薅”下来不少的牲口,不论是野马、野牛还是大雁,都能保证熊部落始终都有额外的补充。就算是熊部落现在的人工养殖已经到达了一定的规模,这个工作还是要继续做下去的,不仅仅是为了充实部落里的牲口数量,更是为了改良这些牲口。而且能够低成本获得这些猎物,那为何不把握住机会,借此壮大自己熊部落的食物储备呢?

捕捉到的这些没有经过驯化的牲口,如果和部落里已经驯化好的第二代、第三代再结合,那很有可能就能培育出体型更大、性格更加温顺、抗病能力更强的后代,到时候后人就可以称呼熊洪为“孟德尔·洪”了。

事实上,熊洪已经在准备繁育一些其他更加优良的牲口了,比如说骡子。这个也是熊部落人工繁育的最简单的牲口了。

后世常见的骡是公驴和母马的后代,也称马骡,公马和母驴的后代称为驴骡,也被称为駃騠(jué ti)。马骡和驴骡都从驴遗传了一些特征,马骡更像马,驴骡更像驴。

而骡子的身型要介于驴子和马之间,头大腿长,身体强壮,具有驴子和马身上的优点,性格活泼且温顺,是后世很多地方用来役使的大型牲畜。就连霉菌,在阿富汗山地地区的军事行动,也不得不使用这种牲口来运送弹药、物资。相比较马匹和驴子,骡子的寿命要更长一些,这就让它更具有使用的价值。

当然,对于鸡鸭鹅的改良工作,也按照这样的思路一直在进行着,目前所改良出来的第一代第二代家禽,也要比原始种体型更大、产蛋率更高。

“很好,这些家禽等到明年开春的时候,也要带一些到白骨洞那边营地去,”熊洪点点头,对熊草说道,“如果再有多的,也往水部落营地和黑齿营地那边送一些,以后如果还有孵化出来的,就按照这样的办法,送到各个居住点去。”

俗话说“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后世的家禽很容易得病,而且一得病几乎就是全军覆没。熊洪就曾经见过,朋友的养鸡场得了一种传染病,每天几十只几十只的鸡死掉,一棚鸡2000多只,到最后出栏只剩下了五分之一。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熊部落这边发生,熊洪在很早之前,就开始进行布置,而其他族人不知道传染病的厉害,一开始也不理解为什么熊洪需要好几个地方来养殖。

散养能够提升这些家禽的运动量和免疫能力,所以先是在围墙建好之前,每个小树林里都会散养着几十只,这些养殖点彼此间不怎么接触;后来围墙盖好后,又在围墙边沿搭建了一些鸡舍,将部落的上千只家禽都分散开,防止被疫病一锅端;现在部落养殖的家禽,除了围墙周围的鸡舍,还有在芦苇原、熊山北坡、砖瓦坊和炼铁坊这边散养的。接下来,就是将新出生的家禽都给扩散到各个居住点。

尤其是白骨洞营地,那边也要进行养殖鸡鸭鹅和猪牛羊,光是营地的那处山谷,就能容纳不少牲口和家禽在那边生息繁衍,熊洪还准备用这种养殖的技术跟白河流域的那些部落们交换物资和劳动力,以便于更加轻松地在那边站稳脚跟。

顺便可以为驻守在白骨洞营地的族人们提供一些肉食,减少从熊部落运输过去的数量,减轻部落的压力。

当然扩散家禽也不仅仅只是为了防止疾病,还能有效地节约养殖的成本。放养在各个居住点,它们可以从野外找到一些昆虫、果子什么的充饥,而部落只要每天用谷子或者草喂上两顿就行。虽然没有集中养殖省事,不过如果每个居住点都养上个几十只上百只,那自给自足是足够的了,光是每天的产蛋和提供的肉食,加一起也是很多的,这就能减少熊部落本部的运送次数和物资消耗。

“至于大雁,如果有机会,还是去找一找其他地方有没有,光靠部落这一处,每年能得到的鹅很少,”熊洪将这件事记下,他不信这么大的地方,就只有熊部落这里是这些大雁的中转站,肯定还有其他地方,“总之家禽这边今年的成果还是很不错的,明年重点还是放在养殖鸡鸭身上,把这些家禽分散到各个居住点去。”

“另外白河流域那边说也有个沼泽地带,那里可能也是一处大雁的栖息地,等到明年去白骨洞那边,有时间一定要去探索一下。”

“好的族长。”

“家畜这边呢?现在有多少了?”

“族长,熊部落围墙这边现在有800多头猪,到过年前差不多能有个150头出栏,”熊果笑着说道,“这些猪生起来又多、长的又快,也不挑食,不管是烂水果还是豆渣,甚至是野草它们都能吃下去,尤其是劁过的猪,长的更快。”

在熊部落这边,养殖的小猪绝大部分都是被劁过的,虽然在阉割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小猪感染死亡,但随着阉割技术的成熟和经验的积累,现在的死亡率被控制在很低的水平,并且一直呈现下降的趋势。

猪肉能够作为华夏文明必不可少的肉食一直流传到后世,而且逐渐反超牛肉羊肉在人们食谱上的占比,就是源自猪的一些特点。相比较牛羊产崽的数量,猪一次产崽至少是5-6头,后世随随便便更是一窝就能产下二十几头。

第二个特点是好养活,猪具有耐粗饲、可圈养的特点,在地少人多的时候,显得尤为重要。难能可贵的是猪粪作为肥料,能为土地补充有机肥。

部落这段时间开垦出来的农田,都被撒上了收集、沤好的粪肥,不仅仅是人的粪便,更多的便是来源于这些牲口的粪便,每天都会有族人负责收集这些粪便,集中到化粪池,自然发酵后再运到田地里,拌土或者直接洒到田里,再进行翻土,这样土地的肥力在来年便会比不施肥的要高很多。

这些猪有的被半散养在周围的树林、洼地里,四周用篱笆一围,简单地搭个猪圈就行;有的被圈养在砖瓦制成的猪舍里,每顿都有族人来喂养;还有的完全散开,就跟着一群牲口一起吃草,比如在熊山北坡草场和芦苇原这边。

反正这些地方经过对周围野兽的捕猎和驱赶,再加上布设的一些陷阱和栅栏,整体上比较安全,食物也算是很充足。

“还有部落喂养的鹿,这些鹿虽然长的慢,不过据熊姜所说,鹿茸和鹿血是很好的药物来源,尤其是补充、调理族人的身体,”熊果说道,“今年没有宰杀多少鹿,反而从野外狩猎的时候,又抓到一些,目前部落有400多只。”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
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
洪武帝的崩溃瞬间:韩成穿越洪武十五年,一睁眼就发现自己躺在宁国公主的鸳鸯枕上。朱元璋提着长剑破门怒吼:欺辱朕的掌上明珠,凌迟!别慌。韩成掏出手机播放,臣刚用未来科技测了,公主还有二十天阳寿。
艾比兔子吉
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
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
这个皇位是我的:高悠穿越了。穿越成了大恒朝刚被太后赐死的太子。既然你要我死,那我也不让你活。“东宫侍卫,随我杀进皇宫,诛杀太后。”
屠日
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
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
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纨绔世子,被国师断定为“大燕灾星”,沦为刑场刽子手。法医刑警意外魂穿附身于猝死世子,获得读心术。他以现代法医刑侦思维重组古代疑案,用读心术撕开权贵伪面。当他说出“刑场不是终结,而是真相的开始”时,整个王朝一众宵小都为之颤栗。他卷入夺嫡漩涡,用连环奇案作棋,将刑案卷宗铺成通往帝王的修罗道。“既说我是灾星,便让这星辰为证我要这大燕律法,比天命更高!”斩的是头颅,碎的是阴谋,争
沐轶
红楼之皇权枯骨
红楼之皇权枯骨
关于红楼之皇权枯骨:一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名着红楼梦更是人人有自己的看法。笔者对于贾家的倒下没有一点同情,作为封建社会的勋贵,他们享尽荣华富贵,然而他们却,藏污纳垢,贪张枉法,无视世俗礼法!目光短浅且各个装腔作势!入红楼拆掉四大家族,他们没有一个无辜之人!
流浪的西北
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
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
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亲爹暴毙,现代农学博士王瑞丰一睁眼就成了被抛弃的寒门弃子。回到祖宅,族亲欺他无依无靠!旱灾肆虐?他开渠引水保收成!赋税压顶?他改良农具效率翻番!昔日同窗嘲讽、他反手一个县试榜首打脸!从一介布衣到权倾朝野!且看寒门弃子如何玩转朝野,成为那万人之上!
王王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