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史前部落生存记》最新章节。
光是春耕到现在,白河运输队已经帮着运送了十来次物资和人员,共收获粟米两万余斤。
运送回去除了物资还有人员,除了白骨洞营地要回部落本部的100名族人,还有从貊林、鹿山以及白河诸部交换过来的人口,也有150多人。
物资方面,锡锭5000斤、桐油200桶、铜锭2000块等半成品也会随车队带回去一些。
因为白骨洞营地目前还没有具备冶炼青铜器、制作船只的条件,所以这些原材料,也只能先运回部落,等部落的这些工坊向这里扩展之后,就不用如此麻烦了。
“熊杰,这次由你负责带队,一定要仔细一点。”羽落还是放心不下,又一遍叮嘱道,“每天的行程就保持在三十里,这样就能用上之前修建的驿站,沿途就有地方好好休息一下。”
“知道了羽落叔,你都讲好几遍了,”熊杰有些不耐烦,但在这些长辈面前,熊杰也不能说什么,况且羽落说的也对,这么多人,尤其是没有经历过长途行进的新成员,要是组织不好的话,肯定会出问题。
算上运输队的人员,以及沿途护卫的人员,整个队伍已经达到了近400人的规模,这么多人,光是吃喝就得消耗掉不少粟米和肉干。
好在当初在修建驿站的时候,也料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故而从今年开春之后,凡是运送物资的,都会对沿途驿站的仓库进行食物补充,用来解决部分食物补给问题。
另外,今年几处驿站改造成居住点,等到明年秋收,就能有一些粮食收获,对运输队的运输压力,就能缓解很多。
熊杰也听说了“明观院”的事情,对这个部落机构的成立,他是非常期待的,有了这个机构,他就可以跟熊木师傅一起,去想、去制作更多可以帮助部落提升效率的器械和工具。
在白骨洞营地这边,他经常往灰部落营地、三族营地、貊部落跑,发现很多在熊部落习以为常的技术方法,在这些地方根本用不起来!
原因就是很多基础的技术都没有普及,而且这些部落的族人,绝大多数都是新加入的,连字都不认识几个,更别提让他们用这些“高技术水平”的东西了。
而明观院除了召集一些工匠进行研究,也会派“教授”们去各个村子,宣传和普及相应的操作知识,为部落发展培育更多能够使用新器械新方法的人口。
“熊杰,这次到熊部落,就拜托你照顾一下我们部落的族人了。”
第二天一早,白石、骨木以及鹿山部落的乌鼻、芦根,甚至还有貊林诸部的角羊,都早早守候在谷口,等待着羽落和熊杰。
这次熊杰回去,很早之前就跟这些部落说了,而这些部落,也都召集了一批半大的孩子,去熊部落接受为期四个多月的教育,到十月底,再由熊部落将他们送回白骨洞营地。
这批孩子,就已经有一百来人了。
“各位族长请放心,熊部落将他们带回去,肯定会将他们带回来,我想过上几年,各位族长肯定会庆幸,今天做出的选择。”
熊杰信心满满,这些孩子有大有小,只要回到熊部落,在部落熊黑的教导下,很快就能学会一些知识,而这些孩子,自然也会对熊部落的生活方式产生兴趣。如此一来,大巫师这边的部落融合就能加快速度,而有了更多人口的部落,自然会更加壮大。
当初的各个部落,可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们去熊部落“留学”,理由也让熊洪哭笑不得:这些半大的孩子,基本上已经可以跟在部落后面打猎或者采集食物了,让他们去学习,就意味着劳动力的减少。
好在去年通过围猎,以及组织几个族长到熊部落参观,回来之后,这些部落的态度就发生了极大的转变。见识到熊部落各种新奇的东西,谷盈仓满、牛羊塞道,让这些族长们受到极大的震撼。
而熊巫的话更是让他们明白,熊部落的发展,离不开对新一代族人的教育。比如熊杰,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有熊部落在前,这些部落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况且在熊部落的影响下,这些部落已经从简单的狩猎采集,变成了种植和养殖,虽然目前还没到收获的时候,但很多人已经能预料到会有大丰收了。
并且为了提高这些部落对熊部落的依赖程度,熊洪从去年开始,就持续不断地向这些部落“收购”桐油、矿石、木材、野果和兽皮,很多原本衣食无着的部落,通过对这些原材料的收集,从白骨洞营地换回了大量的粮食,对这些孩子的需求程度,就减轻了很多。
另外,除了原材料收集,很多原本由熊部落本部才能进行的原料半加工,也扩展到熊部落各个村子,顺势也流传到了这几个部落群。比如麻皮绩线、纺成线锭,这种纯粹需要人力的工序,就交给这些部落的女性去做。
吃过早饭,熊杰便带着人踏上了回程的路,带着一大半都没有经历过长途行动的族人,他的压力也很大,不得不骑着一匹马,来回地在队列前后穿梭,跟各个小队的队长招呼着。
好在每天需要行进的距离也不算太远,下午时分,他们便到达了第一个驿站,并按照分工,把这处驿站给打扫了一遍,顺便趁着天色还早、人数也多,对驿站的围墙、住房进行了修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