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闯荡1983》最新章节。
听到秦达的夸赞,刘明义脸上刚刚升起的惆怅,又被笑意取代,面前这小子,还真是合他的眼缘。
“那咋说的,我老头子打十来岁不到就开始跑山挖药材,这也是当年山里的老把头们给的法子,用了起码四十来年喽……”
“刘叔,我也有个驱蚊的法子,家里有桦树皮没?”
刘明义拿出了硝化老牛干,秦达也曾看过毛子跟北美猎人的驱蚊方法。
那就是用桦树皮凝练桦木焦油,只是他也不知道这种方法好不好用。
一听秦达还能跟他有来有去,刘明义就更高兴了,别说,桦木焦油驱蚊的法子,他还真会。
“哟……三小子,你知道的可不老少,这是老毛子那边用的法子,林场的人会这套活。”
“嗐!你是秦大把头家小子,知道这路活也应该。”
说到桦木焦油是毛子常用的法子,刘明义也拍了大腿。
五八年前,不仅是工业领域,林区、煤矿也有毛子专家过来,这套活也就传到了双林这边,但也只是在小范围传播。
山里人驱蚊,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烧些带着松针的鲜松枝,烟气一起蚊子也就散了。
再有就是山里人家,常年不是烧松枝就是烧山草,身上也自带驱蚊的烟气味道,平常也就不容易招蚊子了。
听到半路学来的法子好用,秦达也来了兴趣。
“刘叔,既然你也知道那咱爷俩就炼点呗,那玩意儿抹上就好使,省了动火了。”
“那咋不成!咱别单用桦树皮,我再给你去采点苦莲子、松塔子还有驱蚊草,这样炼出来的焦油不仅能驱蚊,还能盖住身上的烟油子味。”
跟秦达想的一样,心里有些孤单的刘明义,还真是愿意跟他这样的半大小子瞎凑热闹。
秦达一提,刘明义顺口就给他改了方子,并且心甘情愿的挨这趟累。
“那咱爷俩一块上山?”
一听刘明义要上山采药,秦达的兴趣更大了,他跑山的时候,除了挖野菜就是打松塔,别说鹿跟狍子了,野猪都不常见。
听到秦达要跟着他一起上山,刘明义脸上的笑容一下就没了。
老头确实是因为孤单,才喜欢秦达这个半大小子的。
向阳屯刘姓虽说是个大姓,但现在的孩子们,该上学的上学,该干活的干活,也没人陪着刘明义这个半大老头说话。
秦达来了,刘明义憋在心里的孤单,可就慢慢溢了出来。
但喜欢归喜欢,带着半大小子上山这事儿,老头却干不出来。
山里人家,想要跑山为生,怎么也得有了媳妇孩子才去。
山林,对于人来说可并不友善。
“三小子,炼焦油不得家伙事儿吗?你去找明山,让他给你弄,屯部还有早前集体的时候没分完的家伙事儿,你也去挑一挑,斧头、柴刀这些,就找那些打着东洋码子的捡。”
虽说明知秦达过来的目的就是进山、跑山。
但跑了大半辈子山的刘明义,却知道深山老林也确实不是个讨生活的好地界。
都说山财不发家也是有原因的。
就跟现在似的,夏秋之际满山漫野的蚊子,个个都是一肚子血。
往常年也不乏有跑山的老把头被蚊子咬迷糊了,留在山里回不来。
蚊子还是小的,夏秋之际的山林虽说物产丰厚,但一个拌脚失足从高处跌下,人也得留在山里。
没有蚊子不会失足,这山高林密的走嘛哒山了,一样得被山神爷留在山里。
跑山动枪更是如此,山牲口并不是那么好照量的,野猪、熊瞎子伤人多,马鹿、狍子、獾子伤人也不少。
还有遍地都是毒蛇,稍不注意让毒蛇咬了,不会治蛇伤,身边没有蛇药,再想下山可就难了。
跑了山、动了枪、下了货,运出山还是个麻烦事儿。
到了冬天倒是没蚊子,雪厚也不怕摔,有雪现踪也不怕被山牲口冲撞,下了货也好往山外拽,但林区的冬天冷啊!
在冬天的山里,嘛哒山了、雪盲了,可就不只是受伤那么简单了,拢不起火堆,直接就得被冻死在山里。
这还只是山里的不易。
等下了货运出山,供销社收的山货也就那几种,大集上能卖的肉也给不上价。
进山这一来一去玩的是命,但能换回来的钱却不多。
当然了,如果种着地,不往深山里跑,就在山根底下划拉些山菜、药材、烧柴,那这大山可就是贴补家用的宝库了。
秦达刚到刘明义家门口的时候,他就知道这小子要进山。
但这小子又是双林矿秦大把头的小儿子,老汉知道三言两语劝不住他,只能慢慢来。
闯老林子虽说有野性的才能发大财,但山神爷收的也都是这些个有野性的。
拒绝了秦达一起上山的想法,刘明义走的果决,直接就把秦达这个半大小子扔在桦木小屋上头了。
一边走刘明义也在一边琢磨,如果实在劝不住秦家的那个三小子,就在屯子里给他找几个帮手。
老把头还得有条好狗不是?
“这老头……”
站在小屋二层,看着刘明义沿着河崖急匆匆的进山。
秦达无奈摇了摇头,看向了不远处的莽莽大山。
八三年到九三年这十年,或者再多加两三年,这十二三年的时间,也算是林区的黄金时段。
除了东北虎不让打,除了黄菠萝、铁桦木这类战略物资不让随便伐。
这十二三年的林区黄金时段,不禁枪、不禁猎、也不禁乱砍滥伐。
林场的扩张,让原本生存空间辽阔的山牲口们开始聚集。
东北虎群落的慢慢凋零,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山林中野物的厚实度。
刘明义说的不错,林场的存在,让附近的山林变的越来越厚实,这十二三年也算是林区最后的疯狂时段。
等过了九六年,棒打狍子瓢舀鱼的盛景就很难再出现了。
正当秦达为自己的跑山狩猎的闯荡大业找理由的时候,沿着河崖急匆匆进山的刘明义却惊起了大田里的一群野鸡。
七八十米外的大田里,随着一阵‘扑愣愣’乱响,油绿油绿的苞米秧子间,就蹿出了七八只野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