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闯荡1983》最新章节。
刘明义收拾完秦达留下的弹壳才继续进山。
扛着野鸡的秦达没有直接去刘明山家,而是打听着去了向阳屯的小卖部。
这年月村屯里的小卖部,多半也是集体时留下来的。
经营小卖部的人多半也是原来的老人,跟外面供销社的关系不差。
所以,别看小卖部不大,但供销社里有的,小卖部多半都能代买,供销社里没有的小卖部却不一定没有。
秦达在小卖部给自己买了一盒两毛三的葡萄烟,两盒五毛的琥珀香,又花六块钱凑了两份四样礼。
四样礼在现在就算是大礼,可以拿着去老丈杆子家的那种大礼。
条件差点,凑个两样也行。
但只拿一样或是单数可不行,活人为双死人为单,这年月白事儿的礼金你给双数,可真的容易挨揍。
当然,关系密切的又要另说另讲了,尝尝鲜的东西,或是邻里之间互相赠送,就没这个单双的限制了。
但上升到礼节程度,必须讲究点,不讲究,轻则被甩脸子,重则就是挨揍了。
秦达给刘明山家带的是两瓶酒加罐头,刘明义家的则是两瓶酒加点心。
出了小卖部,先把给刘明义的那份放在他家小院里。
秦达这才扛着野鸡去了刘明山家里。
木板杖子围成的小院里,刘明山不在,刘明山媳妇正在晾晒秦达带来的棉衣、棉裤。
“婶子,我这一来还给你添麻烦了,这是我跟明义大叔打的几只野鸡。”
见是秦达来了,刘明山媳妇赶忙拍拍身上,迎了上来:
“你这孩子,来就住着行了,买什么东西,这不生分了吗?赶紧进屋坐着去,我给你沏点热水喝。”
八三年这年,城市里的邻里情开始慢慢淡漠,村屯中的邻里情却正好相反,正在慢慢的热烈。
原因就跟包产到户大致落实到位有关。
原本在集体中,很容易干的一些活,落到一家一户头上,不仅人手不够,有些时候农具也不够,这就需要邻里之间相互帮助、协作了。
有这份生产关系的强制束缚在,村屯里的邻里情不厚重也不成。
尤其是在东三省这种乡村之间依旧地广人稀的地方,土地单产一般,但个人跟家庭手里的土地数量却格外的多,不协作根本种不了太多的地。
因此,彼此间的热情,也就成了维护这种生产关系所必需的要素之一。
刘明山媳妇的热情除了受生产关系影响之外,自然还要受双林矿的秦大把头影响。
但终究还是不咋熟悉,刘明山不在家,秦达一个生人进屋坐着也不太好。
“婶子,我还得去找明山叔,待会儿再坐……”
秦达端着,刘明山媳妇也没强让他进屋,而是嘱咐了一句。
“你明山叔在屯部,缺什么少什么你就给他说。”
跟秦达需要端着一样,刘明山刚刚回家就交待了媳妇,一定要好好招待秦大把头的小儿子。
在刘明山看来,招待好了秦达,屯子里过冬的煤也就有了着落。
这里虽说是林区,但木头也不是上山就能取的。
林场职工住的屯子,有的是木头烧,像向阳屯这样种地的屯子,就得木材、秸秆、煤炭杂合着烧了。
家里条件好的点炉子烧煤,一般的寻摸点绊子,实在穷的就只能上山划拉条子再加秸秆、苞米棒子了。
山上划拉柴火简单,但运下来不容易。
春夏秋三季农忙,没时间上山打柴。
冬天猫冬是有时间了,但不下雪,柴火不好往山下运。
下了雪,上一趟山,就得湿一条棉裤,棉裤湿了再干,保暖性就会受影响。
现在这年月,秦达能不把五百块钱当回事儿,但在屯子里,别说是钱了,棉衣、棉裤也算是正经的大件。
双林矿的煤好烧,也是附近唯一的煤矿。
虽说宋成、秦茂业守的紧,但现在也就那样,运煤的小火车沿途漏点,人们自发的捡点,也就够向阳屯用的了。
刘明义点秦达那一下也算是胳膊肘往外拐。
他拿着东西到了刘明山家,向阳屯想要煤,就不能找秦达,而是要去找秦老大、宋老二兄弟。
“那行!婶子,我就先过去了。”
人情的交战虽说无声但也复杂,秦达这边差了事儿,就得让秦大把头多担待。
如果不差事儿,那涨的还是家里老秦头的脸。
对秦达来说,拿东西的钱属于白花,但对老秦头而言这就是人情世故了。
按照刘明山媳妇指的方向找到屯部,刘明山正在跟另一个中年汉子手搓皮绳。
现在的村子屯子,管事的叫法也是因地域跟村子的规模而不同。
像向阳屯这样的小屯子,屯长刘明山就兼着支书、民兵连长、治保主任。
跟他一起搓皮绳的则是村里的会计王金利,因为向阳屯得交公粮,因此就有会计的职位。
像秦达住的家属区,以及林场职工住的一些屯子,就跟向阳屯不同了。
家属区归矿上管,没有村长、支书,而林场职工住的屯子,则是要根据人员数量来定。
纯职工居住的屯子多半就是治保主任兼着民兵连长,剩下的事儿归林场管。
杂居的屯子,有些只设治保主任,也有的屯长、村长、支书、会计这套都齐全。
换了山下以种植为主的大村子或是大队,那村部的人员可就多了。
“小秦回来了,缺啥少啥你尽管说,这是王金利,咱们屯子的会计。”
秦达的情况,刘明山已经跟会计王金利沟通过了。
林区冬天贼冷,能烧煤没人愿意烧木头、烧柴火。
宋成这个煤矿书记,对刘明山来说有些高不可攀,因此秦茂业这个煤矿的大把头在十里八乡牌面可是不小。
“小秦,远来是客,先进屋喝口水,这是要往家打电话吗?电话没锁,随便打。”
向阳屯会计王金利这话,递的就有些急功近利了。
这是要借机跟老秦头说说话,攀扯攀扯关系,说好了,过冬的煤也就有了。
但秦达知道老哥仨的脾气,屯子里真要是没啥烧了,秦老大、宋老二或许会睁一眼闭一眼,让运煤的小火车多装点。
但你张口就要,那哥俩能搭理才怪呢!
因此秦达也没有搭理王金利,而是对刘明山说道:
“明山叔,明义大叔说我得弄把斧头、柴刀,再弄点绳子。”
跟刘明山泛事儿,秦达是带着戒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