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闯荡1983》最新章节。
大集上就能买的老洋炮,也是大部分人消费不起的。
能买起了老洋炮,那玩意儿还是单发前装,打个没有攻击性的狍子,差不多就到了老洋炮的安全极限。
不是说老洋炮不能猎虎杀熊,而是很不安全。
虽说前人就拿着弓箭、猎叉打猎,但打猎过程中是有死伤的。
单发猎枪也是差不多的道理。
新子弹还能保证三四秒一发的射速。
但换了复装弹,问题也就来了,涨壳或是哑火,就是许多人打猎受伤甚至丢命的原因。
因此,打猎的时候需要猎人们相互协助。
这样不管是老洋炮还是单发猎枪,都可以组成交叉火力。
因为火力不足,跑山人需要协作。
同样的道理,因为射速、射程、以及追踪的难度,猎人们也需要猎狗的配合。
因此有了猎帮、猎队之后,又有了狗帮。
有了步枪、半自动,降低了对人与人之间协作的要求。
有些手法好的猎人,也能凭着一把单管单发的猎枪跑山,但这也是有安全隐患的。
可对绝大部分人来说,经济负担才是他们没法使用步枪的原因。
步枪虽说射速快、威力大,但复装子弹的难度太大,一发子弹两毛五,可能就是一些人一天的收入。
打猎还有个下货不下货之说。
多打几发子弹,对有些人来说,可能年底一算总账,打猎还会亏本。
哪有人跟秦达一样,来护农还自带五百发子弹的?
按照两毛五的价格,五百发就是七十五块,这差不多就是有些人两个月的工资了。
还有一条,就是步枪跟半自动的购买渠道问题,商店、书店里买枪,一样是需要登记的,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去买的。
武装部里的旧枪程序更复杂,有的还需要介绍信。
因此步枪、半自动,对许多跑山人而言,只是渴望而不可求的装备。
以打猎为生的跑山人,少有装备步枪的。
没有步枪,就得跟山牲口近距离照量。
这么打鹿、羊、狍子之类的还好。
近距离照量野猪、熊瞎子等等猛兽,安全就成了最大的问题。
照量孤猪,又是其中最为危险的。
猎枪、老洋炮因为膛压跟子弹的问题,遇上挂甲的孤猪,可能几枪、十几枪都干不下来。
孤猪本就性情暴躁会主动攻击人,挨了枪的孤猪会更加暴躁,甚至还会顶着猎人的枪往上冲。
这时候猎人跟孤猪之间就得彼此兑命了,运气稍微差一点,猎人的命可能就没了。
所以向阳屯的这些人,知道糟践庄稼的是孤猪,即便手里握着的是三八大盖,也纷纷打了退堂鼓。
虽说三八大盖是打挂甲孤猪的利器,但谁也不敢保证五枪就能磕下孤猪。
虽说这些人也都经历过民兵训练,很熟悉三八大盖的性能,射速也有保证。
但真到了磕不下来受伤的时候,可没人管他们的死活。
刘明山的二哥就是最好的例子,让野猪挑了之后,不就他自己一个在家遭罪吗?
但退缩归退缩,掐踪追击这些人虽说不愿意,但嘴上的活儿却不能落了气势。
“小鞋匠,你看孤猪走的路,这是先祸害完郑家的苞米之后,走前儿才看到的你家的苞米,你家这苞米是下了力的,杆粗浆足、吃口指定不错。”
“这孤猪也是吃腥了口的畜生,不吃苞米只啃青秸嚼甜水,这么吃不顶饥,就它这么个造法,用不着追,今夜里它还得来,你瞧,这不它尿的记号吗?”
刘二瞎子虽说嘴不老积德,但眼力着实不错。
随着他白话,秦达差不多就看清了孤猪来的路线,进食的路径。
按照刘二瞎子的说法,他甚至想到了孤猪临走之时,对于小鞋匠金茂林家苞米青秸的贪念。
“二瞎子说的不差,这猪也没法撵,你一撵他就跑深山里了,下次啥前儿再来,可就说不准喽……”
“茂林,咱屯子现在可是有本事人儿啊!”
“昨夜里,爆胆神枪小秦炮,六匣子弹磕了四个大货,捎带磕碎仨黑瞎胆,五千块撂在东沟里打了水漂,那也不是一般炮!”
“刘老蔫吧,平常你那嘴也不损啊,咋的,昨夜里在家没吃饱,偷地头上的大粪吃了?”
“刘二瞎子,你个缺大德的,咋说话呢?那特么可是五千块啊,够娶二十个媳妇了……”
“都特么别逼逼了,啥好事儿到了你们嘴里,怎么都跟沤的粪一个味儿?”
“小秦,茂林家里也不易,上头一个老娘,中间一个没出嫁的妹子,全靠他一个人养活。”
见刘二瞎子、刘老蔫吧扯着扯着就扯秦达身上了。
刘明山虽然也觉着被磕碎的仨黑瞎胆白瞎了,但他是向阳屯的屯长。
昨晚秦达一战磕了仨熊一猪,那可是向阳屯的护农战绩。
报到乡里,弄不好还能奖个百八的。
秦达跟刘明义回家放东西的功夫,刘明山就让人将磕碎的熊头、熊爪,磕飞的熊后腿找了回去。
这就是上报要用的材料了。
这战绩报上去之后,不说乡里给不给奖励,县武装部的王五七指定能给他点好处。
真要让屯子里的两个老炮手,给爆胆神枪小秦炮羞臊走了。
刘明山可以确定,王五七会让以后的向阳屯,打每一发子弹之前,都得去县武装部递表申请。
“那还说啥了,今晚这孤猪敢来,咱就壳他呗!”
“金茂林是吧,你瞅瞅明义大叔家的窝棚,也照那样子给我弄一个,越大越结实越好。”
刘二瞎子、刘老蔫吧笑话他的手法,秦达也只当笑话来听。
无非那仨黑瞎胆,已经躺在了刘明义家里。
但答应归答应,秦达对自己的枪法有信心,但对自己的防御力可是一点信心也没有。
刚刚进大田的时候他也看了,金茂林家的窝棚,还真就是地上挖个坑,顶上盖点草的简陋地窝棚。
昨晚在刘明义的小木屋上打的舒服极了,反正还有一整天时间,金茂林即便弄不出铁桦木的二层小屋,再怎么也得给他弄个狩猎平台。
“茂林,这也不是你一家的事儿,回去以后我在村里大喇叭吆喝吆喝,各家的窝棚都按我大哥家的来,小秦,你就多受累了……”
见秦达端的住,不在乎刘二瞎子跟刘老蔫吧的撩扯,刘明山心里这才松了一口气儿。
刚刚好悬没让这俩老瘪犊子得罪了人家。
刘明山能当屯长,调理人的本事自然不差,瞪了一眼一家本档的两个老东西,接下来的活儿,就给俩瘪犊子安排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