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圈公子历练,全汉东疯了

第681章 局中局(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京圈公子历练,全汉东疯了》最新章节。

一切都发生在短短几秒钟内。

前一秒还是雷霆万钧的死亡冲锋,下一秒就成了两堆瘫在路上的废铁。

死寂。

京海宾馆门口。

吴春林正说到“省委给你顶着”的关键词,被这突如其来的巨大动静猛地打断。

所有人都愕然地望向街道方向,看着那两台冒烟、歪斜的货车,不明所以。

吴春林皱了皱眉,以为是普通的交通事故,心里还有点恼火,觉得煞风景,影响了他代表省委“送温暖”的庄严时刻。

只有远处高楼上的老赵和他的安保小组,心还悬在嗓子眼,冷汗顺着额角往下淌。

不对劲!这停得太诡异了!完全不符合那两台车刚才表现出的疯狂!

“快!下去看看!”

老赵抓起对讲机,声音嘶哑地命令楼下队员。他

自己也带着人,疯了似的往楼下冲。

省委警卫局的小伙子们冲上去拉开车门时,后脖颈的汗毛“唰”地全立起来了。

打头的年轻警员刚扒拉开驾驶室门,一股浓烈的硝铵味儿混着机油味直冲脑门儿。

他下意识往车厢里扫了一眼,腿肚子当场就转了个方向,车厢里堆得满满当当,全是码得整整齐齐、裹着防潮油纸的长方块!

“炸...炸药!”他嗓子眼发紧,声音劈了叉,“全是炸药!快退!!”

哗啦一下,围上去的几个人触电似的往后猛跳,活像那车门烫手。

带队的省厅特勤局老赵脸都绿了,车厢内的炸药上面隐约可见的“TNT”字样和危险品标识,刺得他眼珠子生疼。

他喉咙发干,声音抖得不成样子:“量...量太大了!这他妈...这他妈是要把京海宾馆从地图上抹掉啊!”

他脑子里飞快闪过刚才那惊魂一幕。

两台疯牛似的货车,直挺挺冲着宾馆大门撞过来。

门口站着谁?

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长吴春林!

还有那个背景深不可测的苏哲!

那可是省委点名,省公安厅长祁同伟亲自调度安排保护的!

还有京海市四大领导班子的全部成员!

这要是真撞实了...

老赵不敢再想,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凉飕飕地贴着衬衣。

就在这空气都快凝固的档口,几辆通体漆黑、没有任何标识的越野车,幽灵般滑到现场外围,车门悄无声息地打开。

下来七八个穿着深色夹克的男人,动作利落得像是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为首的是个三十来岁的精悍男人,板寸头,眼神像鹰隼扫过现场,最后落在老赵脸上。

老赵等人望见来人,心里不禁咯噔一声。

作为常年执行警卫工作的人,他们对眼前这些人的气质并不陌生。

通常,上级领导下来,也会有这些人的身影出现。

果然。

为首的板寸头掏出了证件,晃了一下。

上面的国徽刺的老赵眼睛疼。

“中枢警卫局,石岩。”

老赵闻言,心中暗叫,果然是他们!

他立刻敬礼。

“汉东省公安厅,警卫局,赵伟达!”

石岩点了点头,淡淡道:“现场移交我们接管,请你们的人配合我们的工作!”

石岩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子不容置疑的气势。

老赵被他那眼神一扫,心里莫名一紧,下意识就挺直了腰板:“是!石队!”

此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关于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每个读者心中都有着自己的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穿越到四合院,又是激情澎湃的年代,咱就主打一个躺平。
成人的童话
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
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
关于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尤清之嫁进宁国府,丈夫贾珍胡作非为,小姑子惜春养在荣国府,便宜儿子贾蓉也是一摊烂泥。可惜尤清之家世浅薄不能挟制丈夫。整治宁国府,还得把出家的贾敬请回来。还好贾敬给力。儿子出去得罪人,打!儿子出言不逊,打!实在不行了,老子就给你下毒,免得你出去惹祸。公公给力,尤清之专注养娃,扳正贾蓉,抱回惜春。没想到回金陵还能有机会搞事业。尤清之在红楼梦中越过越好了。至于荣国府,看你跟
李九戒
梦回真新镇
梦回真新镇
关于梦回真新镇:本书不会出现钛金化,不会有朱紫的任何精灵,因为本人觉得朱紫既垃圾又恶心!剧情也是大致跟着原着走,可能会加入少许漫画元素,基本设定也是动漫设定,不过,战斗环节会加入一些游戏设定,也会对原着做出一些修改。有些精灵在本书中也可以学会一些游戏中不能学会但动漫里可以学的技能,例于喷火龙可以自然学会雷电拳。并且,本书对于有些人物和精灵有着强烈的个人偏见,不止狗毫会被爆锤,有些人气角色和精灵也
S大摆
长相思:折柳祭
长相思:折柳祭
关于长相思:折柳祭:毛球是大荒第一灵力高手九命相柳的灵宠,在死亡后却在九幽冥界混得风生水起,成了九幽红人,并混成了九幽帝君身边的大红人——渡鸦。她利用身份之便,寻找相柳神魂,并在解救相柳途中解锁不同新身份。最后相柳有没有复活,又能不能絮小夭再续前缘呢?
割浆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苏瑾并不知晓他刷的短视频会被投放到万朝的观众面前。于是,无数的上古、商周、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的皇帝、士大夫、官员、读书人乃至普通人,都将这每天固定时间就会播放的天幕当做了学习知识的老师或是茶余饭后的乐子,引起了各个朝代的许多原本不会发生的变化:朱棣:“让我看看是哪个兔崽子给我上的成祖的庙号!崇祯:“对、对就是那个,快点进去看啊,朱由检看着天幕上的一个的标题,急的直跺脚。当康熙看到庚子赔
江北即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