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圈公子历练,全汉东疯了

第837章 这项目,我钟晓春要了!(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京圈公子历练,全汉东疯了》最新章节。

“省长,您找我?”

他的语气里带着浓得化不开的同病相怜的苦涩,还有一种难以言说的疲惫。

两人沉默地对坐了片刻,空气凝重得能拧出水来,只有墙上挂钟的秒针在嗒嗒地走着,声音清晰得刺耳。

“家里的情况...都安顿好了?”

曲连江低声问,他知道这是废话,但此刻似乎只能问这个,仿佛这是一种无言的默契,确认彼此都身处同样的困境。

钟晓春嘴角扯动了一下,露出一抹比哭还难看的笑,带着深深的嘲讽,不知是嘲弄自己还是嘲弄这境遇。

“安顿?怎么安顿?老爷子一把年纪了,一世英名...唉。”

他摆摆手,似乎不想多谈这个,仿佛那伤口一碰就疼得钻心,他目光锐利地看向曲连江,像一把试图撬开硬壳的锥子。

“不说这个了。连江,我们不能就这么认了!就这么算了!”

曲连江愣了一下,眼神有些躲闪,身体微微向后靠了靠,像是想避开这尖锐的问题。

“不认又能怎么样?大势已去...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现在能保住眼前的位置,已经...已经是万幸了。”

他的声音越说越低,透着一股心灰意冷的颓丧。

“连江!你不能这么想!”

钟晓春猛地打断他,身体前倾,双手按在膝盖上,声音压得更低,却带着一种狠厉和不容置疑的强硬。

“你以为我们现在能坐在这里,是因为上面仁慈?是因为我们运气好?错了!大错特错!是因为我们还有用!是因为他们还需要有人干活!需要有人维持局面!如果我们自己先泄了气,自己先趴下了,那才是真的完了!到时候,连现在这点立足之地都不会有!”

曲连江被他的气势慑住,怔怔地看着他,嘴唇动了动,却没发出声音。

钟晓春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了一下过于激动的情绪,语气转为一种冷硬的、近乎冷酷的分析。

“你我心里都清楚,这事背后是谁的手笔。苏家...苏哲!哼。”

他从鼻子里哼出一声,充满了恨意和不甘。

“但事情还没结束。远远没有!政治上,从来没有永远的赢家。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在这里唉声叹气,怨天尤人,而是要把手里的工作抓起来,扎扎实实地做出成绩!

只有手里有了筹码,有了让人不得不重视的政绩,将来才有说话的机会!才有翻盘的可能!”

他顿了顿,目光像扫描仪一样扫过曲连江的脸,继续道:“眼前就有几件大事,必须抓紧。第一,迪士尼乐园的建设,这是拉动旅游和消费的重头戏,投资大,关注度高,必须加快推进,不能出任何纰漏,要让它成为黄江的一张名片。

第二,特斯拉的招商引资,我得到消息,他们的亚洲超级工厂项目还在犹豫选址,申省有港口和产业链优势,我们必须全力争取,这是高端制造业的标杆,能带动一大片配套企业。

第三...”钟晓春的声音停顿了一下,眼神变得格外深邃,像一口望不见底的古井。

“就是海上风电项目的落地。国家能源集团那个一千五百亿的投资,超级工程。”

曲连江听到这里,脸上露出显而易见的为难和畏难神色,肩膀也垮了下去:“海上风电...省长,这个项目我打听过,是发改委刘萍副主任亲自抓的,她是苏哲的母亲。这...这明摆着是为她儿子准备的政绩工程。咱们申省...只怕很难争得过汉东,争不过京海。人脉这里,差的实在太多!”

他的语气里充满了无力感。

“正因为是她主持,才更不能让它落到京海!更不能让它成了苏哲的垫脚石!”

钟晓春语气斩钉截铁,猛地一拍沙发扶手,发出沉闷的一声。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
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
关于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尤清之嫁进宁国府,丈夫贾珍胡作非为,小姑子惜春养在荣国府,便宜儿子贾蓉也是一摊烂泥。可惜尤清之家世浅薄不能挟制丈夫。整治宁国府,还得把出家的贾敬请回来。还好贾敬给力。儿子出去得罪人,打!儿子出言不逊,打!实在不行了,老子就给你下毒,免得你出去惹祸。公公给力,尤清之专注养娃,扳正贾蓉,抱回惜春。没想到回金陵还能有机会搞事业。尤清之在红楼梦中越过越好了。至于荣国府,看你跟
李九戒
王侯世家
王侯世家
关于王侯世家:百年煌煌王朝,千年碌碌世家。每百年必有王侯兴,每千年必有高楼塌。蓝春,你可明白了?那是属于时代的浪潮!(明朝背景,不是正史)
白日才子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关于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每个读者心中都有着自己的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穿越到四合院,又是激情澎湃的年代,咱就主打一个躺平。
成人的童话
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
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
大明后军都督府真定卫舍人郑直梦到了六十年后的自己,从此大明揭开了新篇章;从此大明成了穿越众的禁区;从此地球提前进入到了统一新纪元。
叫你敢答应吗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苏瑾并不知晓他刷的短视频会被投放到万朝的观众面前。于是,无数的上古、商周、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的皇帝、士大夫、官员、读书人乃至普通人,都将这每天固定时间就会播放的天幕当做了学习知识的老师或是茶余饭后的乐子,引起了各个朝代的许多原本不会发生的变化:朱棣:“让我看看是哪个兔崽子给我上的成祖的庙号!崇祯:“对、对就是那个,快点进去看啊,朱由检看着天幕上的一个的标题,急的直跺脚。当康熙看到庚子赔
江北即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