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断绝朱允炆帝王路

第761章 天朝人傻钱多,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原来的味道?(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开局断绝朱允炆帝王路》最新章节。

“刀枪剑戟各五万柄,火铳弓弩五千支,外加弹子八万枚,箭矢十万支!”

“哦对了,勃固王还看上了我天朝火炮,开口就是五十尊,外加开花弹一万枚!”

“我说……”

话锋一转,吴忧斜眼看着两位就差把头埋进裤裆里的使臣,“你们这是朝贡来了,还是上我大明打秋风来了?”

“区区一些象牙犀角翡翠老虎等玩意儿,这不当吃不当喝的,就张这么大口……”

“不大合适吧?”

吴忧的一番质问,算是说到了满朝同僚的心坎上!

何止是不大合适,简直是白日做梦,异想天开!

这一刻,包括堪称朝中及时雨的户部尚书沈立本在内,文臣武将无不怒目而视,纷纷发起了对两位使臣的口诛笔伐!

总结起来的意思,大致也就一个意思:也别说什么借不借了,干脆把大明国库的钥匙给你们得了!

老朱的眼角也是一阵跳动,若非有着自个儿的算盘,怕是早已破口大骂!

怎么着,合着咱朱元璋在尔等眼中,就是个人傻钱多的蠢货?

舍己为人的滥好人???

此时此刻,两位满脸羞红的使臣恨不能在地上扒条缝出来,一头钻进去!

阿瓦使臣定了定神,赶忙解释道,“大皇帝陛下明鉴,我王说了,是暂借,待我朝一统山河,一定如数归还!”

大汗淋漓的勃固使臣紧随其后,“大皇帝陛下容禀,若天朝助我王横扫叛逆,一统山河,我朝不仅如数奉还!”

“且我朝从今往后,甘为天朝牛马,任凭差遣!”

说完,两人稍稍抬起下颌,偷偷观察着将决定着他们彼此命运的天朝大皇帝陛下!

倘若所求之物能够给个一成,哪怕唾面自干,他们也甘之若饴!

“你们固然不容易,可我大明这些年又何尝容易!

如今虽说有了那么点积蓄,却也是我天朝子民勒紧裤腰带,从牙缝里一点点挤出来的!”

“陛下,臣以为阿瓦勃固所求之事,应断然回绝!”

吴忧越说越激动,怒视了一眼两位使臣之后,转身却给老朱传递了一个隐晦的眼神!

白脸我给唱完了,现在该您老登场了!

正当两位使臣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的时候,朱元璋却是摇了摇头!

“不妥!”

“咱刚刚说过,视阿瓦勃固有如亲子,如今亲子有难,身为人父又岂能置之不理!”

如此暖心的话,瞬间让两位使臣的眼中,泛起了泪花!

“火铳、大炮、弓弩乃我朝国之重器,恕不外借!”

“除此之外,尔等所求咱可以如数照准!”

虽说打了个折扣,但这也远远出乎两位使臣的预料!

两人正待谢恩,朱元璋却是话锋一转,“不过数目太过庞大,转运起来倒也是个麻烦事!”

朱元璋装出一副苦思冥想的神色,负手在丹陛上来回走了几趟,终于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俗话说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

朱元璋直接无视了群臣那无比惊诧的眼神,将目光转向了内阁首辅李善长!

“即刻拟旨,命傅友德,李文忠各自抽调五千将士,分别进驻两国边境,负责转运两朝所需一切物资,不得滋扰生事!”

“两年之内,必须如数交付!!!”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
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
关于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尤清之嫁进宁国府,丈夫贾珍胡作非为,小姑子惜春养在荣国府,便宜儿子贾蓉也是一摊烂泥。可惜尤清之家世浅薄不能挟制丈夫。整治宁国府,还得把出家的贾敬请回来。还好贾敬给力。儿子出去得罪人,打!儿子出言不逊,打!实在不行了,老子就给你下毒,免得你出去惹祸。公公给力,尤清之专注养娃,扳正贾蓉,抱回惜春。没想到回金陵还能有机会搞事业。尤清之在红楼梦中越过越好了。至于荣国府,看你跟
李九戒
原神:异世的光芒降临提瓦特
原神:异世的光芒降临提瓦特
关于原神:异世的光芒降临提瓦特:(在原神中变成迪迦奥特曼)(无女主)当黑暗降临时,总有一道曙光照耀着大地,黑暗过后终是黎明.........圆光古是个中二少年,同时也是一个特摄迷,和游戏迷,试问谁不想成为迪迦,拯救世界呢?在一次偶然的遭遇中,圆光古穿越到原神的世界中,可这个原神却有点不正常...“拜托,这是原神啊!这是提瓦特啊!迪迦里面的金字塔怎么会在这里啊?圆光古苏醒就看见了面前巨大的金字塔吐
又摸鱼的一天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关于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每个读者心中都有着自己的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穿越到四合院,又是激情澎湃的年代,咱就主打一个躺平。
成人的童话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永历十三年,大明到了覆灭的最后关头。朱由榔睁开双眼,满朝奸佞,十面追兵,谁说我是逃跑皇帝?看我怎么战云南、定南洋驱鞑虏、拓边疆拳打吴三桂、脚踢尚可喜生擒洪承畴、福临当球踢让你们看看什么叫21世纪的降维打击!
黑咖啡少糖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苏瑾并不知晓他刷的短视频会被投放到万朝的观众面前。于是,无数的上古、商周、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的皇帝、士大夫、官员、读书人乃至普通人,都将这每天固定时间就会播放的天幕当做了学习知识的老师或是茶余饭后的乐子,引起了各个朝代的许多原本不会发生的变化:朱棣:“让我看看是哪个兔崽子给我上的成祖的庙号!崇祯:“对、对就是那个,快点进去看啊,朱由检看着天幕上的一个的标题,急的直跺脚。当康熙看到庚子赔
江北即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