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大唐我为诗仙》最新章节。
在现代的繁华都市中,李逸是个朝九晚五的普通上班族,然而他的内心深处,却藏着一个与现实格格不入的灵魂。他痴迷于历史文化,尤其是对大唐的一切情有独钟。闲暇时光,他总是泡在图书馆里,翻阅着一本本古籍,沉浸在那个盛世的辉煌与浪漫之中。他还热衷于传统武术和书法,在练习中感受着古人的智慧与力量,心中时常幻想着能穿越回大唐,亲身去体验那个令人神往的时代。
这一天,李逸像往常一样在图书馆查阅古籍。当他翻开一本泛黄的《大唐纪事》时,一道刺目的强光突然从书页中迸发而出,瞬间将他笼罩其中。李逸只觉一阵天旋地转,紧接着便失去了意识。
再度醒来时,李逸发现自己身处一个破败不堪的茅草屋中,四周弥漫着一股潮湿发霉的气息。屋内陈设简陋,仅有一张破旧的木床、一张缺了角的桌子和几条断腿的凳子。他头疼欲裂,脑海中涌入大量陌生的记忆,这才惊觉自己竟穿越到了大唐贞观年间,附身到了一个同样名叫李逸的落魄书生身上。原主出身普通,家中虽节衣缩食供他读书,满心期待他能考取功名、光耀门楣,然而一场离奇的大火不仅夺走了他父母的性命,还烧光了家中所有财产,只留下一本泛黄的诗集和一块神秘的玉佩。从那以后,原主便孤苦无依,靠着给人抄书勉强维持生计,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既来之,则安之。既然老天给了我这个机会,我定要在这大唐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李逸握紧拳头,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光芒。他深知,在这个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想要出人头地谈何容易,但凭借着自己对历史的了解和丰富的知识储备,他有信心改变现状。
李逸挣扎着起身,开始整理原主留下的遗物。那本诗集纸张已经泛黄,书页边缘也有些破损,他随意翻开几页,发现里面的诗词大多平淡无奇,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然而,当他翻到最后一页时,却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符号,这些符号歪歪扭扭,像是某种神秘的文字,又像是刻意留下的标记。李逸心中一动,直觉告诉他,这些符号或许与那块神秘的玉佩有着某种关联。他连忙拿起玉佩仔细端详,玉佩质地温润,色泽翠绿,正面雕刻着一条栩栩如生的龙纹,背面则刻着一些模糊不清的纹路,看起来十分古朴。
“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李逸皱着眉头,陷入了沉思。他决定先将这个谜团放在一边,眼下最重要的是解决生计问题。他深知,在这个时代,没有钱寸步难行,只有先填饱肚子,才有精力去探寻身世之谜和实现自己的抱负。
李逸简单收拾了一下自己,便带着笔墨纸砚来到了长安街头。他打算像原主一样,靠卖字卖诗来维持生计。长安街头热闹非凡,人来人往,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李逸找了一个相对显眼的位置,摆好摊位,开始等待顾客上门。然而,一整天过去了,他的摊位前却冷冷清清,几乎无人问津。看着周围其他摊位生意兴隆,李逸心中不免有些失落。
“难道是我的字写得不够好,还是诗词不够吸引人?”李逸暗自思索着。他决定改变策略,不再被动等待,而是主动出击。他拿起一张宣纸,挥毫泼墨,写下了一首气势磅礴的唐诗——《将进酒》。这首诗意境深远,情感奔放,极具感染力。李逸将写好的诗挂在摊位前,希望能吸引路人的注意。
果然,没过多久,就有一群人围了过来。他们被李逸的书法和诗词所吸引,纷纷驻足欣赏。
“好字!好诗!没想到这街头竟藏着如此人才!”一位老者赞叹道。
“是啊,这诗写得大气磅礴,豪情万丈,真乃佳作!”另一位年轻人附和道。
众人的夸赞让李逸心中一喜,他趁机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并表示可以根据顾客的要求当场创作诗词。很快,就有几位顾客前来光顾,李逸热情地为他们服务,得到了顾客的一致好评。
这一天,李逸不仅赚到了一些钱,还收获了不少赞誉。他深知,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但他已经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夜幕降临,李逸带着满心的喜悦回到了那间破旧的茅草屋。他数着今天赚来的钱,虽然不多,但足以让他暂时解决温饱问题。他躺在床上,回想着今天发生的一切,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他相信,只要自己坚持不懈地努力,一定能够在这个陌生的时代站稳脚跟,实现自己的梦想。
第二章:街头扬名,诗会邀约
自李逸在长安街头凭借一首《将进酒》崭露头角后,他的名声便逐渐在市井中传开。每日前来求字求诗的人络绎不绝,他的摊位前总是围满了人,热闹非凡。李逸也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努力,赚到了不少钱,生活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他用这些钱修缮了破旧的茅草屋,添置了一些简单的家具,还购买了许多书籍,以便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识。
然而,李逸并不满足于此。他深知,在这大唐的世界里,想要真正出人头地,仅仅在街头卖字卖诗是远远不够的。他需要一个更大的舞台,一个能够让他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机会总是在不经意间降临。这一天,李逸像往常一样在街头摆摊,突然,一位身着锦袍、气质儒雅的中年男子带着几个随从走了过来。中年男子看到李逸的作品后,眼中露出了赞赏的目光。
“公子好才华!不知公子尊姓大名?”中年男子微笑着问道。
李逸连忙起身,拱手行礼道:“在下李逸,不过是一介无名书生,让先生见笑了。”
中年男子点了点头,说道:“李公子不必谦虚。以公子的才华,日后必成大器。我叫王景文,是礼部的一名官员。近日,礼部将举办一场诗词大赛,旨在选拔天下英才。我看公子才华出众,特来邀请公子参加。不知公子意下如何?”
李逸心中大喜,他知道,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如果能在诗词大赛中脱颖而出,他将有机会进入官场,实现自己的抱负。于是,他毫不犹豫地说道:“能得到王大人的邀请,是在下的荣幸。在下必定准时参加。”
王景文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好,那我就期待公子在大赛中的精彩表现。这是大赛的邀请函,公子收好。”
说完,王景文将邀请函递给了李逸,然后带着随从离开了。
李逸接过邀请函,心中激动不已。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的命运将发生改变。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逸开始为诗词大赛做准备。他每天都刻苦研读诗词,不断提升自己的诗词水平。同时,他还加强了书法练习,希望能在大赛中展现出自己的最佳状态。他不仅翻阅了大量的唐诗经典,还研究了不同诗人的创作风格和技巧,力求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为了更好地应对比赛,李逸还经常与其他文人雅士交流切磋。他参加了一些小型的诗会,在诗会上,他与来自不同地方的才子们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通过这些交流活动,李逸不仅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还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终于,诗词大赛的日子到了。李逸早早地来到了比赛场地,只见这里已经聚集了众多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他们个个衣着华丽,气宇轩昂,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李逸虽然出身贫寒,但他并不自卑。他相信,凭借自己的才华,一定能够在这场比赛中脱颖而出。
比赛开始后,选手们依次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他们的诗词或婉约细腻,或豪放大气,各有千秋。李逸静静地听着,心中暗自揣摩着他们的作品风格和技巧。轮到他上台时,他深吸一口气,走上台去,开始吟诵自己的作品。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李逸的声音清脆悦耳,充满了感染力。他将这首《春江花月夜》演绎得淋漓尽致,赢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
比赛结束后,评委们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最终宣布了比赛结果。李逸凭借着自己出色的表现,获得了本次诗词大赛的冠军。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李逸站在台上,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自己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
大赛结束后,许多人纷纷前来向李逸道贺。一些权贵子弟也开始对他另眼相看,想要与他结交。李逸深知,这只是他人生道路上的一个起点,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和机遇等待着他。他决定不骄不躁,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第三章:结识权贵,暗流涌动
李逸在诗词大赛中夺得冠军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长安,他的名字一时间成为了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人们纷纷对这位出身贫寒却才华横溢的书生赞不绝口,不少达官贵人也开始对他产生了兴趣,想要结识这位新晋才子。
一日,李逸正在家中休息,突然接到了一封请柬。请柬是太子李承乾发来的,邀请他到东宫一叙。李逸心中既惊喜又紧张,他深知太子身份尊贵,能得到太子的邀请是莫大的荣幸,但同时也明白,这背后或许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目的。然而,他又不敢拒绝太子的邀请,于是便精心准备了一番,按时前往东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