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捡到了我的手机

第27章 倭寇来袭(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朱元璋捡到了我的手机》最新章节。

洪武初年,为了应对张士诚和方国珍残部的骚扰,朱元璋下令实行海禁,寸板不许下海,这是华夏闭关锁国的开始,虽然中途有朱棣七下西洋的壮举,但很快就消失了。

直到第一次鸦片战争,西夷用炮火轰开了华夏的大门,至此闭关锁国才彻底结束。

而要加强海禁,自然就不必出海,更用不着花银子建水师了。

李文忠在这上面吃过太多亏,哪能答应,当即怒斥道:“赵尚书此言简直荒谬,我堂堂大明天朝,竟只能坐视倭寇逍遥法外,不敢主动出击,岂不叫倭人小觑我大明!”

他越说怒气越盛,虽还跪在地上,气量却好比那站着的赵仁还要高上半分。

“这世上只有千日做贼,断无千日防贼的道理,我大明海岸线绵延万里,若是处处都要防范,焉能顾得过来?”

赵仁却仍好整以暇道:“那曹国公便能打包票,找到倭寇老巢,一举歼灭倭寇?”

找不到老巢,兴师动众建了水师跑出海,最后还不是无用功。

“不主动出海,焉能找到倭寇老巢?”李文忠气得直咬牙道。

赵仁将身子一仰,斜眼睨着李文忠道:“倘若找不到呢?兴建水师所耗的巨额银财,便由你曹国公承担?”

“你……”被赵仁这冷眼漠视的态度一激,李文忠脸色涨得通红。

“你们俩,都给我住嘴!”见两人越吵越激烈,朱元璋忍不住了,直接呵斥道:“咱叫你们过来,是要想办法对付倭寇的,可不是让你们来吵架的。”

“臣等殿前失仪,还请陛下恕罪!”二人闻言,赶忙都跪正了身子,郑重请罪。

朱元璋摆了摆手,并没有再责怪下去,只深深叹了口气,旋又将眉头拧得更紧。

事实上,李、赵二人刚刚的争论,正戳中他朱天子的心中症结——对付倭寇,究竟是主动出击,还是加强海禁,被动防范。

建立水师、主动出击,这自然更符合他朱元璋一贯的雷霆做派,可这得花钱,花大价钱修造战船、督练水师,然而,当下朝廷国库空虚,他朱天子手里最缺的,恰恰也是银钱。

可若要依赵仁的话,加强海禁,被动防范,也绝非上策。

毕竟自朱元璋实行海禁之策以来,倭寇来犯之事却并未消失,这足以说明,海禁之策对于抵御倭寇并没多大作用,而且一味窝囊地防范,实在有损天朝声威,更助涨倭寇猖獗姿态。

两般抉择在心头争执不下,朱元璋一时难作决断,不由愁闷不已。

恰在这时,吏部尚书李信站了出来,拱手奏道:“陛下,倭寇虽然肆虐猖狂,却也只敢在沿海袭击,绝不敢深入内陆,究其原因,他们还是畏惧我大明官军,只要官军一到,他们就立马跑回船上,远遁大海……”

李信话音刚落,李文忠却立马站出来说道:“正因如此,才更应该建立水师,如此方可跨海追捕,叫这些倭寇逃遁无途!”

李信却摇了摇头道:“曹国公,朝廷在崇明岛已有备倭水师,可至今如何,仍旧奈何不了倭寇,由此可见仅仅建立水师,是毫无用处的。”

“那李尚书有什么好办法,可以禁绝倭寇吗?”李文忠反问道。

李信将长须一捋,挺了挺胸膛,幽幽吐出三个字:“迁海令!”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开局下葬爹娘,我带重八飞
大明:开局下葬爹娘,我带重八飞
关于大明:开局下葬爹娘,我带重八飞:穿越元末,成为朱元璋亲弟,开局下葬爹娘。“小弟你去当乞丐,哥去当和尚,口粮不够咱省给你!”眼见洪武大帝朱重八要把破碗递给自己,朱远砸了他的碗,并决定这一次带着朱重八走上一条不一样的皇帝之路!朱远:刀在手,跟我走!杀地主,抢钱粮!咱们兄弟二人定要闹个天翻地覆,亲手打出一片天来!………朱远:一场朝会两个时辰,站得腿好酸!朱重八:来人!给仁义王搬一张龙椅来坐!满朝文
半份红豆泥
HP之霍格沃兹,满校尽是我靠山
HP之霍格沃兹,满校尽是我靠山
有一个大自己十岁的优秀哥哥是个什么体验?十七岁的何笛表示,简直没有比这个更糟糕的!“别人家的孩子”,还是自己的亲哥哥,简直无时无刻不在被人比较!卷不过,所以摆烂了,于是成了父母眼中的“叛逆”孩子。“叛逆”孩子,躲进自己的小小世界,玩起了模拟人生的游戏。她想成为一个像她喜欢的HP世界中的巫师。哪知才刚创建完人物,正打算体验随机生成的巫师人生。等等,怎么停电了?!再次醒来时,何笛成了霍格莫德村的孤女
ls99
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关于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高楷穿越乱世,成了一介刺史。内有臣属反叛,外有强敌围攻,危在旦夕。幸好,意外觉醒望气术,可识人才、察地理、观天象。从此,一个个尚在草莽的文臣武将,被他发掘,助他争霸天下。江山如画,大浪淘沙,一回首,他已成为开国皇帝。
高煎果
隋唐风云:护唐英豪
隋唐风云:护唐英豪
根据隋唐演义整编,其中包含贾家楼、南阳关、秦玉征西、三薛护唐等故事
徐夏半生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世事百态:南北朝时代风云激荡,世事纷纭。政权如走马灯般更迭,民族融合日益加深,经济文化蓬勃发展,孕育出众多历史英杰与璀璨文化。然而,伴随辉煌的是社会的剧烈动荡与民众的艰苦生活,动荡不安与民生维艰成为该时代不可抹去的印记。尽管如此,南北朝仍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安可儿妙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