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朱元璋捡到了我的手机》最新章节。
自茹太素上奏重开科举后,顿时引起了朝臣们的热议,究其原因,朝臣们大多出身士绅之家,他们的家族权望,都要指着科举来延续,族中的青年才俊,都指着科举迈入仕途。
不少人抱有期待,但大多数人仍只持消极看法。
没办法,这件事并非没人干过,此前奏请重开科举的折子全都石沉大海,已说明了天子态度。
原本这事议个几天也该渐渐平息,可没想到第二天的朝会上,朱元璋随口一句话,又将科举推到风口浪尖。
“近来朝中政务懈怠,究其根本,官员人手不足,阙位甚多,咱有意重启科举,诸卿以为如何?”
此话一出,整个朝堂都炸开了锅。
自洪武六年停开科举,到如今已近十载,十年之中,多少人苦苦期盼,终于等来今天。
读书人的地位就此恢复,家族后进又有晋升之途,士绅阶层又可借助入仕门途吸纳更多士人依附……
这其中的好处,数不胜数!
激动之下,不少文臣立马拱起手,颤声高呼:“陛下英明!”
更有人满含感激地看向茹太素,朝其连连点头。
原以为这回茹太素会撞了南墙,哪承想他才是匡扶士族的大英雄啊!
就在这满堂欢悦的气氛里,朱元璋抬了抬手,继续道:“重启科举固然重要,但诸位也莫要忘了,科举的目的是为我大明遴选人才。
然则当下科举只重书本,不看实践,选出的官员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这样的人如何能替咱治理地方,如何能替百姓谋福祉?”
冠冕堂皇的大话之后,朱元璋将脸一板,振声道:“因此,此次重启科举尚须改制!”
朝臣们刚刚还沉浸在激动里不能自已,这下子全都败下兴来。
好嘛,咱就说陛下哪会这么好心,敢情还藏着猫腻。
当下情况不明,众人也不好立时反驳。
终是茹太素站了出来,拱手道:“不知陛下打算如何改革?”
朱元璋微微扬首,振声道:“韩非子有云,宰相发于州郡,猛将起于卒伍。”
“为防止官员不食肉靡,自此次科举始,高中举子先不安排补阙官位,而是下发地方府县衙门,辅佐当地官员维持县治民生,待服满两年吏役,再根据表现择定官职。”
这一下子,满堂朝臣都惊了,这所谓的改制,竟是将高中士子下放去去地方官衙,给人家打下手。
这种事,满堂文臣哪能愿意?
一时间哄堂大乱,朝臣们议论纷纷,俱是摇头叹息。
说得好听是辅佐官员,说难听点,不就是刀笔小吏吗?
寒窗苦读多年,好容易高中科举,却还要去给别人看库房,编账册?
虽说官吏二字常连在一起,可这文吏和官老爷的区别比天还大。
一个是人上人,另一个则只是没有品级的办差役员,压根没多少社会地位。
“陛下如此变更,岂不折辱士人?”
“科举高中者皆是人中翘楚,岂能干那等繁琐卑贱的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