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农女种田忙

第697章 男人喜欢男人(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锦绣农女种田忙》最新章节。

“要是成的话,我们想先在那屋子里住到她满月。”

“到那时候,咱也盖屋子,她能给工匠烧饭,我手头的钱也攒的差不多了。”

“这事儿,我还没去跟爹和娘那说。”

“想先听听三哥三嫂的意思。”

听到杨华洲的话,孙氏倒是非常高兴。

“说实话,我巴不得你们回来呢,素云去了镇上,这几个月我都冷清死了。”妇人道。

杨华洲苦笑。

“素云一个人在镇上过,也是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汉子道,若不是当时分家,跟四哥闹出那样的丑事来。

谁愿意离乡背井啊!

那边,杨华忠沉吟了下,出了声:“借屋子的事儿,我看成,爹应该会答应的。”

“不过,一口气住五个月,我看悬。”他道。

杨华洲点点头,这也是他所担心的。

“就算爹愿意让我们住五个月,娘也不一定会答应。”杨华洲道。

“娘对素云有看法,那屋子,分家的时候,娘说是要留给梅儿回娘家睡的。”

“即便娘忌惮爹,不说啥,可其他几房,怕是有说法。”

“住五个月,实在是太长了些!”杨华洲皱着眉头道。

杨华忠也在那皱着眉琢磨。

自家的新屋子,才盖了一半。

后院那块,是给岳丈一家住的。

又是养猪又是养鸡的,人多嘈杂。

也没地儿给五弟两口子啊,咋办?

就在大家犯难的当口,杨若晴吃完了碗里的粥。

她放下筷子,对杨华洲道:“五叔,我倒有个提议。”

“啥提议?快说来听听。”杨华洲赶紧道。

杨华忠和孙氏也都期待的看着她。

杨若晴淡淡一笑,道:“五叔你照样跟我爷那借屋子去,不用住五个月那么久。”

“我家的新屋子,最多两个月就能落成了。”

“到时候我们搬走了,我家这三间旧屋子,可以先借给你和五婶住啊。”

“等到五婶把孩子生下来,你们到时候要筹划新屋子也好,翻新这三间旧屋子也罢,也不用那么紧迫了。”她道。

不待杨华洲表态,杨华忠道:“晴儿这提议好,我看就这样吧!”

杨华洲想了下,点点头:“嗯,也只有这样了,那我这就跟爹那说去,越早收拾越早搬回来!”

“走,我陪你一道去说!”

杨华忠站起身,两兄弟一块儿出了屋子,去了前院。

孙氏还在那惊叹。

“天哪,男人喜欢男人,太世道是咋啦……”

杨若晴忍住笑,“许是老天爷造人的时候,出了点纰漏吧。”

孙氏点头:“赶紧搬回来也好,女人们争风吃醋会做出好多坏事来。”

“这男人,指不定也一样。”

“你五婶还怀着身子,若是那个牛大棚报复,害你五婶和孩子,可就麻烦啦……”

杨若晴道:“是啊,搬回来更好。”

搬回来后,五婶铁定又得受谭氏和刘氏她们的挤兑。

但不管如何,至少不存在性命之危啊。

吃过了早饭,要开始一天的忙活了。

这个话题,翻篇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女穿男之侯府嫡子我不当我当赘婿
女穿男之侯府嫡子我不当我当赘婿
关于女穿男之侯府嫡子我不当我当赘婿:赵慕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母胎单身女社畜,因一场春梦,穿越成了侯府不受宠的嫡子。更没想到,当事女人找上门来,非要“他入赘。为了脱离侯府,过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赵慕果断选择入赘。欧阳纳兰,欧阳府的掌舵人,内心强大,遇事冷静,智商惊人。她找赵慕入赘本想挣脱府内族人的摆控,能抽身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知这个赵慕是位不走寻常路的人。俩人一起奋斗努力,机智的化解一场场宅
月光下的骑士
帝凰
帝凰
关于帝凰:新书《凤倾天阑》http://www.xxsy.net/info/490166.html前世里一场血案,开国皇后死状凄惨,今生里挟怨而来,真相却如重重迷雾中的楼阁,回旋反复,不见全貌,隔世重来,她的复仇之剑,到底应轻轻搁上谁的颈项?是暴烈而为情迷失的当朝帝王?是沉静而生死相随的别国王子?是妖魅而城府深藏的异姓王?是清雅而绝顶聪慧的皇弟?还是潇洒而有所怀抱的武林骄子?谁是她的敌?谁是她的
天下归元
每个世界,我都有后台
每个世界,我都有后台
关于每个世界,我都有后台:故事一:我在国运战场降维打击故事二:下乡知青杀疯了(暂定)故事三:还没想出来,等我想了又写。一卷一个故事,一卷一个背景,故事之间可能不会关联起来哟。有的有cp,有的无cp哟!本书作者已放飞自我,大家看爽就行了。
君家人
东方裕和海小棠
东方裕和海小棠
关于东方裕和海小棠:老婆生气了怎么办?总裁大人财大气粗,每天狂示爱!今天送豪车,明天送豪宅,后天送飞机……
妃子一笑
权臣的在逃白月光
权臣的在逃白月光
关于权臣的在逃白月光:上辈子,温凝被囚在裴宥身边,做了他的笼中鸟,掌中雀,每天不是在计划逃跑就是正在逃跑的路上,最终被他折断双翼,郁郁而终。重活一世,温凝决定藏好身份,掩住性情。尖酸刻薄,目光短浅,愚不自知……关键还爱他爱得不得了。总而言之,他怎么讨厌她就怎么来。果然,这辈子的裴宥对她厌恶至极,退避三舍,看到她都恨不得洗洗眼睛。温凝身心舒畅,终于可以安心地择一门夫婿。温凝定亲的消息传遍全城那一日
西西东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