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镜:遗孤复仇牵出惊天密谋

第401章 复得失,小楼客房静打坐(1/1)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众生镜:遗孤复仇牵出惊天密谋》最新章节。

小楼客房,沈逸直上顶层,推门而入。

屋内陈设简单,一桌一床一椅,皆由上好青檀制成,其上雕花纹饰简洁中却又不失精巧,即便不是大师之作,也绝非寻常匠人所能及。

此屋专做客房之用,自有隔绝感知的法阵,入屋前,沈逸便觉此屋如沉沉深渊,感知不到屋内情形,入屋后,神识反倒能从屋内扩散出去,整个小院,但却不包括主楼与下两层的客房。

沈逸颇觉满意,缓步走到床榻前,随手扯过一只蒲团,盘膝坐于其上,开始静静思索,如何才能进入葵水宗的秘境寻找他所需之物。

此一行,本是苏凌萱有求于他,若她所言非虚,自己又果真能对其师尊伤势有一二助力,要求进入秘境,倒也不是全无希望之事。

只是万一没能帮上忙,自己又该如何呢?

沈逸心中不不禁忐忑,转而开始思忖她的师尊到底是为何人所伤,竟使得堂堂的第七境高手伤势绵延,久治不愈。

恒道宗遗址内,他本是为苏凌萱清除侵入体内的死寂之力,无意间引出了她体内暗藏的另一道力量,由此她便认定自己有疗愈她师尊伤势的能力。

细细思来,这一切完全是巧合,若要以此据,疗愈其师尊的伤势,恐怕便要以自身力量引出其体内盘踞不去的外力,方可成功。

只是,以其第七境的修为,尚无法祛除自身体内的外来之力,自己这小小的第三境子u行者,又有何本事可以做到?

沈逸不禁皱眉,愈发觉得此事失败的几率比成功更大,但若让他就此放弃获取醴蚤之血的机会,就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碰到第二次机会了。沈逸心中渐渐浮现一个大胆的念头,犹豫再三,却始终无法下定决心。

半晌,他长出一口气,暂且按下此事,转而琢磨起恒道宗遗址一行。

此行收获可谓不菲,不仅如愿取得了并蒂雪茸参,还得到几乎完整的九劫天藤,可谓是意外之喜,未来由第四境汇元晋升至第五境漩元时,便可派上大用场。

此外,山河鼎中还装载着海量蕴含造化神水的湖水,待得精纯炼化之后,必能使得他的元力精纯度再上一个台阶,甚至达到一等中品,也并非全无可能。

再有便是领悟了九转炼血诀“盈竭复始”的真正含意,由此突破了第一转,到达第二转的境界。

至于元力修行,因遗迹内战斗频频,反倒进境无多,仅在葵水宗的一处灵药秘园休整时有暇认真修炼了一番,距离聚元期圆满,还有一些差距。

刻下等待的时光,沈逸也不愿浪费,随即阖上双目,静心打坐半刻钟后,开始催动潮汐轮转诀。

随着功法的运行,沈逸胸口处隐隐现出一个巴掌大小的青色漩涡,稳定地旋转着,将天地间的元力一缕接一缕地扯入、碾碎,化归自身元力,再汇于丹田之内。

随着修炼日深,沈逸对功法的有了更深的理解,已无需将漩涡外放,便可吸纳天地元力,收功的速度也更快。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天庭办事处
天庭办事处
关于天庭办事处:【群像】天庭最惨人宋君翊卷了整整200年终于考进玉帝的天庭办事处。本以为端上了神仙铁饭碗,从此岁月静好。没曾想入职的第一天就见暴躁同事轮鞭调教北海龙王,输出拉满。新人小宋:我们不是在调解吗?
山茶就酒
她的苗疆,噬梦之神
她的苗疆,噬梦之神
关于她的苗疆,噬梦之神:一面碎镜,连通异世苗疆。闫慧是现实中饱受压抑的普通人,炎曦却是洪荒蛊寨等候的噬梦之神。她在两个世界间穿梭求生,在现实的荆棘与洪荒的危机中,从迷茫少女成长为执掌梦境的神兽。当魇皇苏醒、末世降临,她必须做出选择——是拯救两个世界,还是彻底成为规则本身?
狸花猫的花
四世积累,我在修仙界问道长生
四世积累,我在修仙界问道长生
关于四世积累,我在修仙界问道长生:修《九世轮回经》者,九世轮回,只为成仙。这一世,苏行资质平平。欲奋四世之积累,稳健修道,少结因果。靠自己努力,成为长生之客。然而……“苏大哥,我分灵石养你!“苏兄,前世今生,你都可以在我之庇护下,肆意生长。“苏行,为了你,打穿九天十地又何妨!……苏行无语的看着眼前的羞怯少女,神朝女帝,五界魔君。我只想靠自己的努力,低调修炼,为什么非得要我吃软饭。……杀伐果断,三
旧难忘
全修真界我最强
全修真界我最强
修真界,仙门高高在上,散修世家次之。少女李夜航,一无仙门可拜,二无家族可依。仅凭一块下品灵石,她踏上了修真大道。这条道,人人险恶,纷纷浮薄,步步算计,骨唱仙歌。可是又怎样呢?危险总是与机遇并存,只要她修仙意志坚定,那就一定能踏过千山,涉过万水,与仙门争强!
悟空嚼糖
惊溟侠记
惊溟侠记
关于惊溟侠记:大唐末年,传颂开国雄杰的十二惊溟圣碑被毁,民间便传出“惊溟重现,大唐倾覆的箴言,从此大唐武林不再沉寂,庙堂与江湖因“惊溟而交集。无父无母的少年姜云恪,无心入江湖却奈何卷入江湖纷争,于泰山封禅大会上,名惊天下,因此又卷入朝堂的勾心斗角中,机缘巧合之下,获得上排名第一的惊溟剑,引得各路覆唐势力、诸侯的注意,厌倦世乱的他,决心归隐山林,却又得知另一身世,卷入更大的局中……(注:本书为幻想
御笔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