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影视之大道坦途

第15章 甄嬛传13(1/1)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综影视之大道坦途》最新章节。

除夕宴,阖宫夜宴。

天色已暗,手臂粗的烛火一根根燃着,照亮了殿内每一个角落。

康熙帝正端着酒杯时不时的轻抿一口,他看向左边空着的头两把椅子有些怅然,往日这阖宫夜宴保成总是离自己最近的。

只是这孩子越发的左性了,想让老大去做保成的磨刀石结果把刀给崩了,真真让人始料未及。

他叹口气不去想废太子。

宫廷乐师正演奏着吉祥的音乐,舞姬站在殿内裙摆纷飞。

胤祉轻轻咳嗽了一声,弘晟立刻心领神会的站起来朝着康熙遥遥举起酒杯:“孙儿弘晟常沐皇玛法恩德。金杯乘美酒,孙儿以此酒谢皇玛法护佑之恩,愿皇玛法长命百岁千岁万岁,福泽万年。”

这话倒也伶俐,康熙拿起酒杯将里头的酒一饮而尽。

弘晟开了这个头, 接下来便轮到弘时了,他站起来吭吭哧哧的憋了半天才说出来一句:“孙儿与阿玛共敬皇玛法一杯。”

康熙倒也没驳了弘时的面子,举杯饮下。

其余的诸位皇孙一一轮着敬了酒,康熙帝看着胤禛背后的桌子,上头只坐了弘时一个人,他记得胤禛有三个儿子的。

“李德全,朕记得胤禛有三个儿子,怎么就来了一个?这下头坐的是弘时吧,剩下两个呢?”

“回皇上,雍亲王的四阿哥跟五阿哥俱在圆明园将养。”李德全上前弓着身子小声回答道。

康熙仔细回想了下胤禛三个孩子的生母,突然发现这三个孩子没有一个是满军旗贵女所出①。

他自觉这些日子身体不济,已经将四子纳入继承人的考察范围,可是这继承人后继无人也始终不是个事。

“李德全,胤禛府上女眷可有满军旗?”

“回皇上,雍亲王府上满军旗唯有先福晋大乌拉那拉氏跟继福晋乌拉那拉氏二人。”

“德妃这是怎么当母妃的?胤禛府上就一个满军旗她也不操心着些。”康熙皱眉。

尤其是看着前头坐的其他几个儿子身后子孙满堂的样子,再看看胤禛身后,他更加不满了。

都已经年过四十了,这膝下没有能拿出手的儿子这叫他怎么考虑将皇位传给他。

康熙突然想起前几日荣妃求他给自家侄女找个良配,再看看自家四子,心里头突然有一个想法......

不如将这二人赐婚吧,刚好也缓和老三,老四的关系。将来若是老四上位有了这层关系缓和,日后也不会叫老三没了前程。

他看着坐在下首喝着闷酒的老三,总能想起他以前跟在太子身后同进同出的模样,自然心疼。

“李德全,拟旨。领侍卫内大臣马尔赛之女马佳氏,钟祥世族,毓秀名门,性秉温庄,度娴礼法,柔嘉表范。着赐为雍亲王侧福晋。”

他想了想, 加了一句:“成婚日子就挑最近的一个吉日吧。”

胤禛闻言连忙站了起来朝着康熙行礼:“儿臣谢皇阿玛恩典。”

一旁女眷里四福晋的脸色一僵,随即柔顺了下来。

“起吧。”康熙摆摆手,胤禛坐了回去。

只是他面上虽然还似以往一样平静无波,却能让人明显的感觉到身上气息回暖了些许。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秦时:最强毒士,嬴政直呼活阎王
秦时:最强毒士,嬴政直呼活阎王
赢建穿越大秦,恰逢秦始皇一统六国,广招贤士。你以最强毒士,向始皇帝屡献毒计。秦始皇:盖聂作为你的老师,叛逃秦国你认为该如何处理。赢建:乃是天下第一忘恩负义之人,当千刀万剐凌迟处死。秦始皇:额……这小子太腹黑了秦始皇:敌人派名将领兵攻城该当如何?赢建:下毒,绑票,绑架他全家,搞臭对方名声,离间君臣,让对方自相残杀。秦时皇:若敌军攻城,百姓不愿协防改当如何。赢建:派人通知敌将,城中百姓的祖坟在城外,
八本太监
紫塞秋风杨霆风
紫塞秋风杨霆风
刀剑出鞘,厮杀伴着风声呼啸,战马鸣叫铁蹄如潮。梦里河山已破碎风雨飘摇,豪气震长天不负家国荣耀。狂风吹煞遍地枯草,荒冢飞沙连营吹角。我自感叹古来征人旋返多少......
刺客的野望
大唐钓鱼人
大唐钓鱼人
关于大唐钓鱼人:穿越大唐,身为县令之子,居然吃不上肉。本以为可以平躺,奈何吃穿住行都要靠自己。愿以为不过寒门,原来最大的世家是死敌。
超龄奶爸
开局变身者特性:精灵世界开马甲
开局变身者特性:精灵世界开马甲
“宝可梦大师,宝可梦训练家,宝可梦协调训练家,宝可梦培育家,宝可梦表演家,还是加入反派成为反派训练家……如果你来到宝可梦世界的话,你会选择活出怎样的人生呢?“唉?你问我的话,我就不能全都要吗?“可是有的职业,比如三冠卫星赛的宝可梦表演家,仅限于女生哦。“你凭什么假定我的性别?“宝可梦世界不兴这个啦。“很简单,我变身不就是了。说完,南云唯不再掩饰气息,一把抓住精灵球顷刻炼化。
依然果然翁
宋歌声声慢
宋歌声声慢
这是一本小说,字数是150万字,王安石变法失败后朝廷为了稳定局势特招苏轼入朝与旧党抗衡,致使司马光等旧党不得过分打压新党,而苏轼也借机想施行自己的新法,从而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不乏一些真实历史改变的故事。,小说涉及到新党,旧党,苏党,苏轼,黄庭坚,司马光,文彦博,范纯仁,李格非(李清照的爹),蔡京,童贯,高俅,高滔滔(高太后),向宗英(向太后),梁萧音(西夏梁太后),李清照,赵煦,赵佶(宋徽宗),
武当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