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

第396章 李元霸(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最新章节。

大宋,庆历二年,夏末。

自从赵祯决定对辽宣战,朝廷便开始积极部署。

筹措粮草,训练兵马。

出使的几位朝臣,也纷纷赶回,表示西夏,回鹘,高丽等国,皆愿出兵。

辽国自从耶律阿保机建国以来,统一了草原八部,一跃成为超级大国,这百年之间,一直在对外扩张,与周边的国家皆有深仇大恨,想要收复失地。

如今大宋又许以好处,同意灭辽之后,共分疆土,所以各国都显得尤为积极。

辽国和大宋都是超级大国,但这些小国家也不傻,自然明白孰强孰弱,该依附谁。

所谓墙倒众人推,便是这个道理。

宋辽在幽云十六州的争夺之战中,双方的战斗力已经很明显了。

看似不可一世的契丹,在大宋面前,简直弱不禁风。

跟着辽国,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

“好!”

听到各国皆同意出兵,赵祯大喜过望,“即刻出师北伐!”

武将激动莫名,文臣却暗暗唉声叹气。

就在这时,包拯忽然站出来,朝赵祯拱了拱手:“陛下,出征之前,臣还想为陛下引荐一人。”

“包卿引荐什么人?”

“回陛下,乃是一名江湖人士,骁勇善战。”

赵祯眼睛油然一亮,“快宣!”

“是!”

良久之后,只见一人大步走上大殿,身高六尺,骨瘦如柴,仿佛能被风吹倒。

“草民李元霸叩见皇上。”

李元霸单膝跪地,声若洪钟,中气十足。

赵祯见他模样犹如病鬼,怎么看也不像是有本事的。

不过既然是包拯引荐,自然不会是无能之辈,定有其特别之处。

“平身!”赵祯笑着示意。

“谢陛下!”

“包卿,此人有何本领?”

包拯回头看了李元霸一眼:“回陛下,李元霸天生神力,武艺高强,有万夫不挡之勇。”

群臣闻言,都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

“相爷不会是开玩笑吧,就他这骨瘦如柴的样子,相爷确信他是天生神力?”

赵祯也跟着笑道:“是啊包卿,朕看着他也不像习武之人。”

面对群臣和皇上的数落和质疑,李元霸气不打一处来,发狂道:“笑什么,笑什么,你们竟然敢小看我。”

伴随着李元霸的暴怒,身上强大的气息随之蔓延,给人以强大的压迫感,恐怖无比。

群臣无不震惊,赶忙收敛了笑容。

赵祯也被吓得不轻。

“朝堂之上,不得无礼!”包拯出声训斥!

只一声,李元霸赶忙收敛气息,不敢放肆。

包拯道:“陛下恕罪,李元霸虽是天生神力,却只有八岁的智商。”

赵祯听罢,眉头更是紧锁:“包卿,既然如此,他又如何能上得战场?”

“陛下不用担心,他既然为朝廷效力,自然就是为了建功立业。”

赵祯点点头,他愿意相信包拯的眼光,随即目光重又看向李元霸:“李壮士,你能让朕看看你的兵器么?”

李元霸道:“这个好说,将我的兵器抬上来。”

他用了一个抬字!

进入大殿的时候,李元霸的兵器就被放在了门外。

御前侍卫闻言,便准备去拿他的擂鼓瓮金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关于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每个读者心中都有着自己的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穿越到四合院,又是激情澎湃的年代,咱就主打一个躺平。
成人的童话
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
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
关于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尤清之嫁进宁国府,丈夫贾珍胡作非为,小姑子惜春养在荣国府,便宜儿子贾蓉也是一摊烂泥。可惜尤清之家世浅薄不能挟制丈夫。整治宁国府,还得把出家的贾敬请回来。还好贾敬给力。儿子出去得罪人,打!儿子出言不逊,打!实在不行了,老子就给你下毒,免得你出去惹祸。公公给力,尤清之专注养娃,扳正贾蓉,抱回惜春。没想到回金陵还能有机会搞事业。尤清之在红楼梦中越过越好了。至于荣国府,看你跟
李九戒
梦回真新镇
梦回真新镇
关于梦回真新镇:本书不会出现钛金化,不会有朱紫的任何精灵,因为本人觉得朱紫既垃圾又恶心!剧情也是大致跟着原着走,可能会加入少许漫画元素,基本设定也是动漫设定,不过,战斗环节会加入一些游戏设定,也会对原着做出一些修改。有些精灵在本书中也可以学会一些游戏中不能学会但动漫里可以学的技能,例于喷火龙可以自然学会雷电拳。并且,本书对于有些人物和精灵有着强烈的个人偏见,不止狗毫会被爆锤,有些人气角色和精灵也
S大摆
长相思:折柳祭
长相思:折柳祭
关于长相思:折柳祭:毛球是大荒第一灵力高手九命相柳的灵宠,在死亡后却在九幽冥界混得风生水起,成了九幽红人,并混成了九幽帝君身边的大红人——渡鸦。她利用身份之便,寻找相柳神魂,并在解救相柳途中解锁不同新身份。最后相柳有没有复活,又能不能絮小夭再续前缘呢?
割浆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苏瑾并不知晓他刷的短视频会被投放到万朝的观众面前。于是,无数的上古、商周、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的皇帝、士大夫、官员、读书人乃至普通人,都将这每天固定时间就会播放的天幕当做了学习知识的老师或是茶余饭后的乐子,引起了各个朝代的许多原本不会发生的变化:朱棣:“让我看看是哪个兔崽子给我上的成祖的庙号!崇祯:“对、对就是那个,快点进去看啊,朱由检看着天幕上的一个的标题,急的直跺脚。当康熙看到庚子赔
江北即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