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去投皇叔,吕布直摇头》最新章节。
至于审配,逢纪,郭图,辛评等人,虽也忠于袁氏,但眼下“各为其主”,袁绍对他们也不得不提防一番。
思来想去,袁绍下令传新进投靠自己的司马家二子——司马懿前来议事,准备征询下他这个“局外之人”的意见。
司马懿此时不过二十多岁年纪,却智谋深沉,性情隐忍内敛,其父司马防对年轻时的曹操有举荐提拔之功(洛阳北部尉)。
曹操本欲投桃报李,征召司马防已成年的长子司马朗,次子司马懿入朝为官。
司马朗奉命而至,司马懿却偏偏屡次称病,推辞不就,甚至假装风痹之症(类似中风,半身不遂等病症,即史书上说其“辞以风痹,不能起居”)。
曹操暗中命人探听虚实,知司马懿是顾虑袁绍等外镇诸侯未灭,自己又挟天子以令诸侯,有“乱世奸雄,多疑狡诈”的“恶名”,其不愿将司马氏一族命运,完全与许都朝廷“捆绑”!
若是换作寻常人物,曹操早将其下狱治罪,或是暗中铲除,但司马防毕竟乃世家名门,又对自己有提携之恩,碍于情面,曹操才“未动”司马懿。
自此,曹操常以“风痹公子”之名,对这位司马家二公子大肆嘲讽,弄得许都朝廷满朝文武皆知。
不过......曹操重要谋士郭嘉,却深知司马懿之能。
恰逢河内郡陷落,司马氏落入袁绍治下,郭嘉当即献策,请曹操授意司马氏“倒戈”,投入袁绍阵营。
并以司马懿大哥,身在许都朝中的司马朗“为质”,强令司马懿充作“暗间”,一步步引袁绍入瓮,踏入曹操一方设置的“陷阱”。
对此,袁绍自是一无所知,反倒因司马懿“弃暗投明”喜出望外。
有司马氏一族为榜样,袁军占据的河内,泰山,东平,济阴诸郡,各地世家豪强大多纷纷效仿,归降袁绍。
而此番高歌猛进,直抵陈留,司马懿亦是出谋划策,功劳不小,其一时颇得袁绍信任。
待袁绍说出袁谭,袁尚二子之争,司马懿思虑片刻,便恭声道:
“请恕懿直言,大将军(袁绍已官拜大将军)英明神武,如今又是春秋鼎盛,当将权柄握于手中,岂可轻予他人!”
“若大将军当真心仪三公子(袁尚),大可公开委任其为兖州刺史,如此随大将军继续攻打陈留,便是三公子分内之事!”
“此外,大将军还可命大公子(袁谭)返回青州,委以征调钱粮兵马重任,以待攻破许都之后,讨平曹操各方残余势力。”
“只要大将军作此安排,让二位公子未能同处军中,当可暂且平息纷争,也让审配,郭图等辈知大将军决意。”
司马懿一番献策,却正暗合袁绍心思。
只听袁绍一拍面前案几,喜形于色道:
“哈哈!好!仲达心思细密,虑事周详,不愧‘司马八达’之名!这一番安排,甚合我心意!”
司马懿逊谢连连,随后才试探问道:
“启禀大将军,当下我大军粮草每日消耗甚大,那曹军大将于禁用兵不凡,又固守陈留东线,急切之下恐难攻破!”
“懿有一策,我军可收买敌方大将,与其约定起事,如此......大军便可长驱直入陈留,直抵许都城下!未知大将军允否?”
袁绍眉头微皱,不解问道:
“仲达所言收买敌方大将,难道......便是那于禁?”
“非也!于禁久随曹操,心如铁石,要说服其归降,恐是极难!”
司马懿轻轻摇头,随后露出一丝狡黠的笑意:
“懿心中另有人选......乃泰山寇出身的于禁副将,其好友——昌豨!”
下章预告“虚实难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