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游戏世界,但是蜥蜴开局

第54章 太古雷龙(2)(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游戏世界,但是蜥蜴开局》最新章节。

祂并没有生病,祂只是更接近原初,更接近『原始种』。

而得知太古雷龙不会有事,大家都松了口气。

祂们根本不在乎什么异样,不在乎什么原不原始,祂们只在乎太古雷龙的安全。

而对太古雷龙而言,这次事件就祂最懵。

去捞石头,没拿到,被九哥拽回来了。

大家突然就都来了,围着自己讨论了一会又突然联系了父神,最后一个个都如释重负的凑过来摸摸祂的头才离开。

太古雷龙一脸(owo)

算了,不也挺好吗。

太古雷龙放弃思考。

祂曾经以为这种平淡而幸福的日子,会那样一直一直的持续下去。

直到诸神开了个“小小”的“玩笑”。

由于父神留下的规则,诸神平日里都居于神国,只有很少的时候可以现世。

而太古龙象征着世界的元素本身,祂们相对自由一些,平时可以在凡间自由的活动。

梵缇雅的诸族随着时代更替,逐渐遗忘了诸神的存在。

唯有太古龙,不说其他,光是常年飘在天上的太古风龙,就无时无刻提醒着梵缇雅诸族,太古龙的存在。

太古龙中也有数位喜爱与凡人接触的个体。

久而久之,梵缇雅诸族大多只知太古龙的存在,却完全不知晓诸神的存在。

被遗忘的诸神们多少有点酸,按父神的话说,这叫“恰柠檬”,不过梵缇雅并没有柠檬就是了。

于是,工匠与艺术之神牵头,带着诸神开了个小小的玩笑。

太古雷龙赠予智慧与探索之神的那块陨石,在经过研究以后发现,它居然是由两种物质构成的!

它外壳是一种很奇妙的不明物质,智慧与探索之神暂且将之命名为星铁。

这东西有这吸取思想增殖自身的奇异特性,吸取的量足够大的话,还会显现出更多似梦幻般的异象。

其实祂本来是想叫这东西心铁的,但之后想起它是太古雷龙赠予的陨星中剥离出的物质,才决定管它叫星铁。

而被星铁包裹在内层的东西,是一枚“种子”。

在生命与自然之神,意志与情感之神的检查下,诸神发现这枚“种子”的“意识”或者说灵魂已经被作为外壳的星铁榨干,几乎已经失去了恢复的可能性。

有意思的是,当诸神将力量投入这枚种子之中的时候,这枚种子居然增殖了!

在诸多的尝试和研究之后,诸神发现,这种东西可以作为傀儡的核心,甚至小小一枚种子就能能够支撑起无比巨大的傀儡。

于是一个小小的玩笑,就这么浮现在了诸神心中。

因为无法轻易现世,诸神才会逐渐被遗忘,那祂们可要捏一个超大号的傀儡雕像出来喽!

抱着给太古龙一个小小的惊喜,或者说惊吓的心态,诸神们悄咪咪的整活起来。

出于跟父神学来的恶趣味心态,诸神还用某种■■气息为傀儡赋予了一丝微弱的反应,这样这些人偶就会时不时字正腔圆的念叨几句台词或是挥挥手。

————————————————

ps:很显然,最后一段是空想家下黑手了。

诸神不是傻子,深渊气息不妙祂们当然能感觉到,但祂们被屏蔽了一部分认知,就这么被利用着亲手造就灾厄。

只是个玩笑。

像个随手掷出的雪球,本该砸到人就会散成无害的雪花。

谁会知道,里面被塞了石块乃至刀片呢?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勇者记行
勇者记行
关于勇者记行:好消息是林哲穿越到了一个剑与魔法的世界,坏消息是这个世界有魔王。更坏的消息是这个魔王可不是家里蹲魔王,人家确实的占领了一半的世界。他则被系统安排成了要打到魔王的勇者。啊?我去打倒魔王?
小河不是河童
谁家修仙从四合院开始?
谁家修仙从四合院开始?
背景四合院+洪荒,全书整体节奏不会太快,稳定一天三更。林极本是一个华国钓鱼佬,机缘巧合下获得一个垂钓返还系统;凭借这个垂钓返还系统,林极走上了人生巅峰;在系统开启十年后,他更是获得了一条不寻常的修仙路。在升入地仙界后,林极也成功修到了天仙二重境界,可之后一次意外,林极身魂被灭,不过他的一丝残魂却被包裹在系统中成功钻入时空裂缝。不知经过了多少岁月的漂流,灵魂终于有了归处,成功占据了现身的身体。经过
孤者何惧
西游记:当悟空提前得知剧情走向
西游记:当悟空提前得知剧情走向
以搞笑为主的西游记,跟原著并无关联,请大家理性读小说。
白若冰与龙若雨
极品美女侦探
极品美女侦探
关于极品美女侦探:凌悦,这位年轻却在侦探界小有名气的女子,拥有着超乎常人的观察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她的每一次推理,都像是一场精密的棋局,将每一个线索都巧妙地串联起来,直击案件的核心。然而,这封没有来历的邀请函,却让她陷入了深深的疑惑之中。
把字写完
喂,修仙界有人诈骗你们管不管?
喂,修仙界有人诈骗你们管不管?
刚拜入宗门的弟子惊慌来报:“掌门,大事不好了,大师兄他抢钱了!”“大惊小怪的,那是你大师兄在给我们谋福利!”“大师兄绑票勒索哎!”“哎呀,都说了是大师兄在给我们谋福利!”“可是,大师兄他已经入魔了,这怎么也得管管吧?”“恭喜,他修炼终于有进步了!”“可是,大师兄他还杀人了!”“那你们还不去帮忙?宗门弟子们,抄家伙!”
令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