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之庄稼汉

第542章 是你们逼我的(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蜀汉之庄稼汉》最新章节。

关姬闻言赞了一声,“这作茧自缚一词用得好。”

“我在跟你说正经的!”

冯永心头有些燎火。

“妾也是跟阿郎说正经的,”关姬轻轻地抱住了冯永,“妾真的要谢谢阿郎呢!妾能得今日这般自在,皆是因为阿郎不同于一般男子,妾幸甚!”

“妾求阿郎,让妾任性一次如何?”

没办法了,这婆娘看来是铁了心要当女强人,沉迷于创业不可自拔,冯永当下只得走出屋来,去找自己的小妾。

阿梅看到冯永的到来,当真是又惊又喜,也不顾自己披头散发的,就要给自己的榻上铺上一层新床单。

冯永摆摆手,示意她不用这般麻烦,直接就躺了上去,霸占了她的枕头,“多放一个枕头就行。”

“是。”

阿梅抱来一个枕头,放到冯永的脑袋旁边,这才吹灭灯,轻手轻脚地爬上榻来,缩手缩脚地躺在冯永的身边。

“离那么远做什么?过来点。”

冯永闻着那幽香,没好气地说了一声。

“是。”

阿梅低声应道,又悄悄地挪近了一些。

“这些时日,孵出了多少鸡鸭?”

阿梅是带着鸡鸭的种蛋过来的,同时跟过来的,还有幺妹,幺妹从一开始就是府上鸡鸭的管事,养鸡鸭的事,她的经验最为丰富。

可以说,锦城的冯庄已经快要被冯永抽成一个空壳子了。

“主君,种蛋坏了不少,鸡孵出一百二十只,鸭已经孵出三百六十只。”

阿梅对数字很敏感,一口就报出,她犹豫了一下,又说道,“主君,这种蛋,坏得实在是太多了些。”

“是啊,太浪费了。”冯永叹气道,“可是再浪费也没办法,时间太紧了。”

必须要在诸葛老妖北伐前,尽量攒下底子。孙水河谷这么好的地方,不尽量开发出来,那就可惜了。

阿梅默默无语,她不知道时间为什么会太紧,不过只要是主君要求的,她就只能尽力做好。

“牧场的事情呢?”

“牧场已经走上正轨,与花娘子合作的人家已经确定下来了,一共有十三家,钱粮倒是不缺,妾算过了,按目前的情况,只怕到了冬日里,草料有些跟不上。”

“这个倒不用担心,南乡那边已经送过来不少的苜蓿种子,这段时间刚好可以种下去,到了冬天前,可以收上来一茬。”

“还有,这段时间,你去找魏容,让他帮你找出各个部族的牲口数,到时候你再算算过冬需要多少草料。若是觉得吃力,就问魏容要两个人。”

“不过他现在也是忙不过来,人手不够,你就辛苦一些。”

冯永絮絮叨叨地吩咐道,有了阿梅这个高级秘书和算学大师,不但冯永可以放心地把统计类的东西交给她,甚至忙得快要虚脱的魏容也能喘一口气。

“是。”

阿梅似乎很喜欢目前这种感觉,明显地感觉到她语气带了些欣喜。

谈了一些阿梅手头上负责的事情,气氛渐渐地也跟着融洽起来,土鳖的手很自然地搂了过去。

阿梅和花鬘一样是南中妹子,身子娇小,当她再把自己的身子蜷缩起来,相对于冯永有些雄壮的身材,就更显得小巧玲珑。

再加上冯永这些年坚持锻炼,身体素质就算比不过赵广这种自小练武的,但比起普通人还是强壮了很多。

阿梅的求饶声很快就响起。

第二日早上起来,冯永仍是精神抖擞,看了一眼犹自在沉睡的阿梅,心里生起一股征服感的同时,又有些不满足道,“终究还是和细君比较尽兴……”

过了几日,把试验田里的稻谷收上来,一直很少在冯永面前露面的越巂太守孟琰终于冒了一次头,他是来跟冯永道别的,因为他要回锦城一趟。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孟琰这个太守可以乱跑,但这是诸葛老妖所要操心的事,冯永表示知道了。

孟琰回到锦城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去了丞相府。

“上山下乡?”

大汉丞相听到孟琰的话,一阵愕然。

“是的,冯郎君,呃,冯长史把从南乡过来的士卒解散了大部,唯有一百跟在身边,剩下的让他们到邛都、苏祁、登台三个县的各个乡亭。”

“平日里组织耕种,教化百姓,到了农闲时组织役兵练习军阵。”

大汉丞相听到孟琰这个话,极是敏锐地捉到了这其中的重点,“说清楚,是到乡,还是到亭?”

“听说是到里。”

“到里?你确定?”

诸葛亮锐利的眼神紧紧地盯着垂首站在下方的孟琰。

“冯长史确实是这么说的。”

孟琰低着头,看不到大汉丞相忽喜忽忧的脸。

汉制,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再上面,才是亭、乡,最后到县。

在汉室初建时,高祖皇帝定下乡老制度,对恢复天下稳定确实起过重大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益久,特别是后汉以来,这一个制度也导致了皇权不下乡的结果。

朝廷的政令,只能传达到县城,再往下,只能是由地方上的乡老名望帮忙。

如今冯明文竟然打着什么“上山下乡”的口号,把南乡士卒派到了里这一层。

南乡士卒是个什么模样,作为一直在紧密关注南乡的大汉丞相又怎么会不知道?

光是能认字这一点,就保证冯永能把自己的政令直接传达到他们手里,再通过他们之手,传达到每一户人家。

高效,而且有效。

最重要的是,官府的政令可以直接到达底层。

再不需要依靠什么地方名望之类的。

如今的乡老,地方名望,那都是什么人?

都是地方大宗族,都是世家豪族的代表。

诸葛亮想通了这一点,心里竟是霍霍地跳动起来。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这小子费了这么大周折,耗了那么多钱粮,时间,精力,也要在南乡推行识字,印刷书籍,原来竟是为了今日!

我说他哪有这么好心?

有着超强掌控欲的大汉丞相顿时就幻想着,若是全大汉都能推行这种方法,那还怕什么世家大族?

只是一想起越巂乃是新定之地,情况特殊,这才有推行的可能,诸葛亮就不禁叹息一声。

当初派冯永过去,就是因为那里什么都没有,可以从头开始,他要怎么做,都没人能阻止。

若是想要在大汉内郡也这般,何其难也?

想到这里,诸葛亮不禁就有些意味阑珊,又问道,“他还在越巂做了什么事?”

“在新开的田里养鱼,收上来的鱼不少,冯长史又令人从定莋运过来一批盐巴,把吃不完的鱼做成咸鱼。听冯长史说,这新开的田里养鱼,可以帮忙除杂草,来年粮食也长得好一些。”

诸葛亮听了,点了点头,“这个我知道,蒋参军几个月前也曾与我提起过,没想到还真让他养成了。听说他还在种了稻谷的田里养了鱼?”

“是。有一块田地,是冯长史专门令人开出来的,里头种了稻谷,又养了鱼。前些日子也是刚捞了鱼,同时还收了谷子,那地里的谷子确实长得好,一点也不像是新开出来的荒地。”

孟琰恭敬地回答,把自己所知道的全部细细说来。

诸葛亮脸上露出感叹之色,“能治军能抚民,确实难得。你觉得,他明年在孙水河谷三县举行都试,能成么?”

都试之法,在后汉之初就已经被废除。

除了现实情况不允许之外,还因为都试之法,赋予了当地郡守太大的权利。

如今的大汉丞相心里有些矛盾,前汉强盛,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源于都试之法,这正是大汉目前所急需的。

有人帮忙尝试恢复都试之法,又不用惊扰到大汉内郡,就算是失败也无所谓,这自然是诸葛亮所乐意看到的。

但若是因此造成郡守权利过大,那又是他所不愿意看到的。

“这个……下官亦是不知。”

孟琰吞吞吐吐地说道,其实他更想说的是:这个要看丞相的意思。

大汉丞相犹豫许久,这才下定决心,“且先看着吧。你回去后,替我传个话给冯长史,就说我想从南乡抽五百士卒,看看他怎么说。”

孟琰连忙道,“下官明白。”

同时暗暗地长吐了一口气,只觉得后背有些湿漉漉的。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
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
从废太子杀穿皇城:现代兵王李云穿成史上最惨太子东宫被克扣成茅房,满朝都在赌他何时暴毙。觉醒后,他当着满朝文武斩下尚书头颅,拎着血衣笑问:“还有哪位忠臣想试本宫的新砚台?”他踹开王府大门,将准皇嫂搂进怀中:“三哥,你的新娘本宫用过了!”他将盐酒提纯术砸向龙案:“父皇,这长生酒里,掺了你宠妃的骨灰呢。”七国联军压境时,他烧了使臣尸体铸成剑匣:“诸君八十万头颅够不够填本宫的京观?”满朝惊悚发现,这疯子
吕家大少
四合院:什么档次?跟我比道德!
四合院:什么档次?跟我比道德!
关于四合院:什么档次?跟我比道德!:赵四海作为一个现代人,被凑业绩的泥头车送到了情满四合院世界。开始的时候他还是很慌的,毕竟这可是满院禽兽啊!就在这时,系统来了,来的非常是时候。从此以后,赵四海在道德上碾压易中海,武力上碾压傻柱,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至于其他人,谁管他们死活。PS:无戾气,平凡生活加上一点点点点的搞笑。
十九个七
开局拒婚,皇子归来后杀疯了
开局拒婚,皇子归来后杀疯了
关于开局拒婚,皇子归来后杀疯了:本是大胤王朝麒麟子,一纸“结党营私”的罪名,赵铮被贬至苦寒边境。五年后,一纸赐婚圣旨将赵铮从北境召回。太师之女?不稀罕赵铮直接当朝抗旨。苦寒北境五年,归来自是要将当年的账笔笔讨回。帝王高坐意欲观两方相斗,赵铮表示:可以,先把皇位拿来。
辉一
大秦:开局以七星灯为始皇长生!
大秦:开局以七星灯为始皇长生!
关于大秦:开局以七星灯为始皇长生!:后世道门落魄修士穿越大秦,开局被当成江湖术士为始皇长生,本以为自己定是那被坑杀的数百术士之一。但谁能知晓,后世之道术,在此世绽放!曾经所学而不能用的各种道术在其手中一一绽放出曾经的光辉!以七星续命之术为始皇长生!将黄巾力士之术赐予战将纵横捭阖!当道术再次绽放出它的光辉之时,道门,终将崛起!吾为道门魁首!镇大秦,吞天下!
西湖打水人
大宋祖王爷
大宋祖王爷
带着现代轮船穿越到南宋末年,成为转世祖王爷,战元军,救临安,收中原,建海军,涉远洋,向海图强,强国富民,扬我华夏国威。
愚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