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汉吏》最新章节。
“后来,吾等这些尸体上的人头尽数割下,堆积在一起做成京观。郭嘉,你可曾见过几万颗人头堆在一块的景象?”
“啊!”
郭嘉惊叫一声,脑中想到这几万个人头堆成的京观,那该是何等恐怖场景!
脸上如同看见什么不可名状的东西一般,尽是惊恐,呆呆的跌坐回坐席上,却是被王苍的这句话吓得不轻。
至于其他人,脸上的笑容尽数散去,只觉喉间下意识的滚动几下,亦是不敢想那画面。
唯有戏忠不管这些,接着饮酒调笑美人。
这也难怪,虽说是传遍天下的大胜,可这战果,定然是简略到不能再简略。最多就是某某郡守,或者某某长史带领郡兵,将来敌打退,斩获多少多少,获得了什么封赏。里面的个中细节,就不会传得那么清楚了。
作为内地郡国,他们平时见的多是私下仇杀,技击搏斗之类的小打小闹。而在每岁三月和九月,也会备寇,举行些习射之礼,修缮五兵之类的活动。
可这类演武和打闹,和真正的两军对垒比起来,又落了下乘。
本来还算和谐的场面,因为王苍这番话,顿时冷了下来。瞧着这些闻名后世的青年才俊这副样子,王苍心中暗笑。
这算不算是给了这些青年才俊们一点小小的边地震撼?
心中想笑,脸上的笑意更浓。因为,那位繁钦又举起酒杯,冲着王苍喊道。
“君侯用兵如神,钦为君侯上寿!”
见繁钦这般献媚,坐在荀彧和荀攸下首的高宝、陈宽、刘破奴等人笑得嘴都咧了起来,纷纷举杯,对着王苍高声喊道。
“为君侯上寿!”
“为君侯上寿...”
而繁钦作为发起者,脸上也与有荣焉,一双眸子带着些许傲气,欣欣然的看向周边。
瞧见自家好友这副作态,一旁的杜袭面带愠色,对于繁钦,他是真的带不动了!
颍川不大,荀彧的族侄,荀攸被王苍招揽一事不算秘密,在士人小圈子里传得沸沸扬扬,他亦有所耳闻。
王苍出资发起这次钧台怀古的目的,他心中明了,早先也和自己这位好友提前说了。可繁钦当面应下,现今又是这副作态,这让杜袭如何不气?
同为颍川士人,自家这位好友如此没有气节,句句都是逢迎,这让郡中其他士人如何看待自己?
至于席间,辛评、辛毗等人见状,虽是不情愿给这么一位年纪比自己小的人上寿,可在场众人尽皆举杯了,他们也只能不情不愿的跟着举杯,脸上满是无奈。
其中,最有趣的还属郭嘉和赵俨两位孺子。这两位孩童学着在家时给家长上寿的动作,像模像样的举杯为王苍上寿。
只不过,他们喝的不是酒水,而是蜜浆。
荀彧在请人时,便提前给这些不能饮酒的人备好了热汤和蜜浆。对于这种甜嗖嗖、有滋味的东西,就算郭嘉是鬼才,可也难以抗拒。
这两小家伙借着给王苍上寿的理由,连连举杯,咕咚咕咚的就是大口猛喝!直到喝得心满意足,牙齿有些发疼才恋恋不舍的放下手中的酒杯。
------
1.繁钦:作为颍川士人之一,繁钦虽年少成名,并且善于写诗作赋,可其为人,属实不高。甚至陈寿在写《三国志·魏书》时,都没给繁钦列传,不知是不是因为其品行不行的原因,这点不好分说。
不过他还是有缘出现在了上述的着作里面,不过是跟着杜袭下面,草草的介绍了一件事,甚至我感觉像是在衬托杜袭一般。
《后汉书·杜袭传》:杜袭...同郡繁钦数见奇於表,袭喻之曰:"吾所以与子俱来者,徒欲龙蟠幽薮,待时凤翔。岂谓刘牧当为拨乱之主,而规长者委身哉?子若见能不已,非吾徒也。吾其与子绝矣!"钦慨然曰:"请敬受命。"袭遂南适长沙。
当时,应该是在群雄讨董后,赵俨、杜袭、繁钦为了躲避战乱,三人一同去荆州避难,一同赚钱过日子。
当时刘表已全据荆州,待杜袭甚厚,而繁钦应该是在一旁陪座,数次说些惊世之语让刘表诧异。等刘表走后,杜袭劝繁钦说,藏器于身,待时而发,不能说刘表是拨乱救世的人,就为其奔走。你要是这般做,就跟你绝交。结果繁钦不为所动,杜袭应该是失望了,便南下去长沙隐居。
不过,后来曹操迎汉献帝于许昌,繁钦又在赵俨的劝说下,逃回了颍川,不知该怎么点评这人的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