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座乱世皇朝

第7章 朝堂争锋(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我有一座乱世皇朝》最新章节。

满箱的财物珠宝,有翡翠、黄金坠饰、祖母绿,琳琅满目。

武则天此举,真是及时雨。

珠宝对女人的吸引有如甘美的毒药,武则天愿将这珍藏箱底的东西拿出来,与国家共共渡难关。

无论其目的出于何种考量,都是极大的格局。

存亡之秋,李瑜没和武则天装矜持,他站起身,朝着武后深深一躬。

“寡人替唐国上下数百万黎民,感谢太后。寡人发誓,这些东西,有朝一日,定要会十倍、百倍奉还给太后。”

接着他目光一转,看向众臣。

堂下诸人能混到这个位置,无人不是人精,勿需武后和李瑜多言,已开始有人表态。

率先开口的是刑部主事来俊臣。

精明的黑脸男子颇有深意望了武后一眼,接着迅速地转过头,一脸赤城地看向李瑜。

那一眼没有逃过李瑜的眼光,他通过慧眼早已看穿这酷吏的词条:罗织罪名、大兴刑狱。

熟知的那个世界,来俊臣一生,成也武则天、败也武则天。

莫非此时,这来俊臣已被武后收拢了?

念及此,李瑜不由得多留一个心眼。

“禀君上、太后。臣一介孤臣,家中未有田产家业,这些年存下的些许身家,愿全部捐出,共度国难。”

一番话说得慷慨激昂,拳拳报国之心浮于言表。

若不是慧眼看着那不到10点的忠诚度、李瑜几乎被对方感动流涕。

有了来俊臣作表率,众人纷纷表示要解囊捐钱、捐粮、捐物,共赴国难。

户部理事李启元亲自执笔,记录各人承诺捐献的物资。

银钱、粮食、器物纷纷记录在册。

轮到秦桧解囊之时。

这个长相文秀俊朗、颇有高人姿态的书生,一副与国共进退的模样。

他表示捐银八万两、捐粮二十万石。

这一声无异于平地惊雷,在场之人无不侧目。

李瑜暗自冷笑,不是国家穷、更不是百姓穷。

是国家和百姓的财富,都被这些门阀世家侵吞了,真是可耻的国贼。

料来每家每户,私底下都干着与民争利、与国争利之事。

连看着较为清廉的李启元和沈括,随随便便都能捐出数千两银、上万石粮。

恨归恨,面上还是要给予赞许和嘉奖的,不过他这君上还未及说话,来俊臣却先发声了。

刑部主事用独特冰冷的嗓音,逼视着秦桧。

“秦主事?朝中之人,谁不知你入朝堂二十余年,江州秦氏发展得如日中天,这点捐资约莫不是少了些?”

这话枪中夹棍,暗讽秦桧这些年以权谋私,为家族谋夺了诺大的财富。

看着两个权臣的针锋相对,李瑜不怒反喜。

不怕臣下互相攻讦,就怕臣子结党营私。

这来俊臣虽是奸臣酷吏,但任刑部主事这些年,确实没干出什么有违国法之事,其所谋者无外乎权势。

他如此针对秦桧,定是不满对方为六部之首,还挂着顾命大臣的称号,想借此打压一下对方。

秦桧沉浸唐国朝堂多年,怎会被来俊臣一句话拿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关于大明:我朱雄英来了:先救妈,后救爹,救完奶奶救爷爷!我本科院研究员,转世投胎好圣孙,洪武爱我胜珍宝,家人改命把我靠。我爱发明和创造,爷爷爱我让我搞!成立各种研究院,科技医疗类目全。酒精玻璃抗生素,医疗条件大跨前。红薯玉米种下田,百姓消饥展开颜。土地改革进行中,生产力大幅提升!大明有了炮和枪,藩王海外守边疆。世世代代镇他乡,十年百年成故乡!皇明有了蒸汽机,远洋战舰把敌欺!万国物产献神州,天下万
春风卷碧云
七色花
七色花
新房里,马文才骂道:“祝英台,没想到你是这么一个不知廉耻的女人,既然你嫁给了我,就不要再想着别的男人,原来你根本就不懂得什么是真爱……”“我不懂,我不知廉耻?”祝英台辩到:“是你自己要娶我的,还来怪我?”“我又没拿刀逼你,你走吧,你根本就不...
难怪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我与朱棣争天下:大明永乐盛世,我是朱高煦。后代史书称我父皇:“再造宇宙,功同开创、故勋业甚盛---是汉唐宋以来英君明主轶,而过之远矣!”但我就想问问父皇:“当年奉天靖难,我拼死力战,你对我说:“勉之,世子多疾。”到底还算不算数?”
明镜要高悬
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
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
关于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叶晨穿越到了大魏王朝,成为被废的太子。他本想埋头搞钱,做一个纸醉金迷、妻妾成群的皇子,岂料在时局的推动下,他只得除奸臣、荡敌寇、南征北战!蓦然回首,他已然建功立业!
三白金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苏治只是一个普通的短视频制作者,直到有一天他点进了一个小网站。只要在该网站发布的视频,就能被平行世界里各个朝代的人物所看到。他不仅可以获得点赞奖励,还能得到大哥们的打赏。半信半疑的苏治,发出了自己精心制作的于是,皇帝们轰动了。秦始皇:朕灭六国,一统华夏!第一名,不为过吧?汉武帝:朕扫平匈奴,建汉家脊梁,前三名,应该有吧?李世民:朕文治武功,打得周围番邦磕头求饶,不是第一,也肯定是第二!朱元璋:咱
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