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

第133章 中场休息(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最新章节。

第133章 中场休息

寒冬之下,凛冽的北风如同一头咆哮的猛兽,在太清宫的殿宇间横冲直撞,发出阵阵呼啸。后殿的琉璃瓦上早已覆满了厚厚的积雪,宛如一层洁白的绒毯,在黯淡的天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

殿内,诸臣们身着厚重的裘服,受着火盆的热气,却依旧难掩周身的寒意,每个人的呼吸都在冰冷的空气中化作一团团白雾,瞬间消散。

贺襄站在人群中,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犹豫。他的内心正天人交战,思索着是否要站出来,将这场争论挽回到正道之上。

就在这时,身为漕运总督的俞鹤伦稳步出列,他先是恭敬地向隆兴帝行了一礼,动作沉稳而得体,随后用温和且坚定的声音说道:“陛下,刘侍郎言语暗射他人,却无确凿实据,臣以为不可轻易采纳。牛枢相虽言语过激,言辞粗粝,但所讲切中实际。

若谈及此番粮价高企之事,应当从当下的根本原因说起,若是一味攀扯其他无关之事,恐怕十日也难以说清。”

此话一出,殿内众人的目光纷纷投向俞鹤伦。李轲微微偏头,眼神幽暗深邃,其余大臣们也都屏气敛息,提心聆听,整个殿内的气氛愈发凝重,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一般。

“俞爱卿所言本源,是指何因?” 隆兴帝目光如炬,遍览阶下众人神色,缓缓开口问道。

“回禀陛下,历年北方粮食缺口一直存在。不论是否有人改粮为棉,北方所需粮食,除漕粮补充外,其余皆依赖民间补全。即便粮食缺口增大,其带来的粮价上涨,也本可吸引更多人将粮食北运,从而增大民间粮食供给。

今年南北各地,除陕甘有旱灾、辽东有战事外,其余地方并无灾荒发生,然而北方粮价却已达到灾年水平,这实在不同寻常。

且据贺尚书所言,今年十月上旬粮价还曾在二两以下,而如今不过一月时间,粮价波动之大,几十年来都属罕见。

想当年嘉祥年间,第一次东征后金、西征准噶尔,再到第二次东征后金,期间战事十余年不绝,并且时有洪旱灾荒,但那时北方粮价也未曾像今日这般离谱。

微臣认为,其中缘由绝非贺尚书、刘侍郎的话所能解释清楚。”

李嵇心中暗自叫苦,他知道今天的事情怕是难以善了。在进殿之前,他虽已有心理准备,但仍抱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想法,毕竟一切都应以辽东战局为重。

“爱卿所言有理,请继续往下讲。” 隆兴帝微微点头,示意俞鹤伦继续说下去。

“陛下,如今粮价至此,其根源,臣认为首在江南粮食供给。江南民间北运粮食规模历来不甚清晰,大小商贾所贩运数量难以精确统计。

但运输途径不过两条,一是走河运,那么必然会在通州口岸卸船登记;二是陆运,陆运目的地零散不一,规模历来不大,若要粗略估算,平常年间不过十万石。

所以臣下认为,不如取通州近年账册查看,必定能有所收获。”

俞鹤伦这一席话,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殿内引起了不小的波澜。贺襄和赵宴听闻,眼中的最后一丝希望彻底熄灭,他们彻底绝了缓和事态的心思。万乾章则心中暗自祈祷,只希望事情不要牵扯到自己身上,其他人的死活,他全然不在乎,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

“准奏,” 隆兴帝的声音沉稳而平静,听不出喜怒,“戴权,你派人去户部将账册找来。”

随后,殿内便陷入一片死寂,唯有殿外北风呼啸的声音隐隐传来。戴权命太监端上茶点,供诸臣浅尝,然而在这紧张的氛围下,众人哪有心思品尝,只是机械地端起茶杯,抿上一口,试图借此缓解内心的焦虑。

等到取账册的人回来,内府银库监的太监也到了。他们忙碌的功夫,殿内诸臣的心思可谓百态横生。有的眉头紧皱,满脸忧虑;有的眼神闪烁,暗自盘算;有的则面无表情,像是置身事外。而最后的结果,不出他们的预料。

通州口岸去年登记的除漕粮以外,到岸粮食为五十一万石,前年为五十三万石,大前年为四十四万石,今年到岸截止上月仅有二十三万石。

这样的结果已经很明显了,就是今年北运粮食数量暴跌引起的。江南北运的粮食途经淮北、山东、直隶,抛去途中销售的,到京粮食常年维持在五十万石上下。

而今年在粮食缺口增大的情况下,连往年的一半都没有,至于陆运,那是想都不用想了,撑死十来万石,其中缺额之大可想而知。

“俞爱卿,你在漕运衙门久历风浪,对南北情形想必可以谈得上熟悉了。” 隆兴帝听完太监们汇报的结果,将目光转移到俞鹤伦身上,“如今查得如此结果,你认为是何乱因?”

俞鹤伦稍有沉默,他的额头微微沁出一层细汗,此时已经紧张许久的刘泉,面色通红,如同熟透的番茄,忙不迭地出言禀奏:“陛下,按俞大人所言,所得结果,依臣之浅见,已经十分明朗。河运自两年前起,就动荡不安,往来南北的船商受损退出者甚众,如今河运几家独大,所运粮食锐减,必是他们作祟,还请陛下遣人详察,以平民怨。”

此话一出,一直沉默了一整场的胡之问都忍不住了,他猛地回头,怒目圆睁,狠狠地瞪着刘泉,心中懊悔不已,只觉当初提携此人是自己昏了头了。

“俞爱卿如何看刘侍郎之话?” 隆兴帝看向俞鹤伦,目光中带着一丝探寻。

“臣不敢苟同,需先问贺尚书一二事,再禀明陛下缘由。” 俞鹤伦拱手回话,声音虽不高,但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

“准。” 隆兴帝微微点头。

俞鹤伦转身面向贺襄,此时贺襄眼中水波不兴,然而内心却早已波涛汹涌。“贺大人,今年江南年初江南粮价是多少?”

贺襄一听此话,就知道俞鹤伦的套路了,而这正是首辅李嵇和他们不愿看到的。他深吸一口气,强装镇定地回答道:“回阁老的话,江南三四月的粮价为每石 1.4 两,五月已经来到每石 1.6 两,再往后,来到七、八月粮价就没低过每石 2 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诸葛亮假死?那我打造最强蜀汉!
诸葛亮假死?那我打造最强蜀汉!
关于诸葛亮假死?那我打造最强蜀汉!:建兴四年,诸葛亮出师北伐的前一年!居然……死了?既然丞相仙逝,那这蜀汉还不是我杨仪说了算?直接自行开府,继承丞相遗志,镇压朝堂,成为丞相的顾命大臣。开发军事科技,进行经济改革,打造最强蜀汉。只是杨仪不知道,这是诸葛亮为了写出一篇出师表,才想着用假死来试探朝中群臣。但万万没想到,满朝文武竟不敌一个杨仪?“你说杨仪自己开丞相府了?他哪来的这个实力?”“什么?杨仪手
天帝
女帝送我去和亲,我奉天靖难!
女帝送我去和亲,我奉天靖难!
李济世穿越异世界,成为大周皇子,却被篡权夺位的女帝送到北蛮和亲。第一天,和亲:“皇子和亲,还有这种好事!?”第二天,入北蛮:“岳父,我可太想当皇帝了!你有兵,我有名,你我合并,岂不成功解决了游牧民族不能匡扶正统的问题?”第三天,天下正统在草原,起兵南下平叛!第四天,爱你老妈,玄武门见。第五天,没有人比我更懂游牧民族的危害。第六天,各位娘家人,别人找不到你,朕还找不到你吗?第七天,封狼居胥,天下一
清炖小皮
家国天下之天若有情
家国天下之天若有情
这是一部很精彩的关于家国情怀的小说。一位满腹才华心忧天下的学子,奉母亲之名赴京赶考,以苏州为转折点,开启了极其艰难又不平凡的人生之旅,从孤身一人到位极人臣,拥有众多知己好友,到最好的隐退山林。该书讲述了一位极具中国色彩的传奇人物在面临艰难险...
原创作家子正
短视频:跪下,不准站起来
短视频:跪下,不准站起来
跪下,不准站起来:刘武玩吃鸡游戏被雷劈中了,手机与平行时空连接,将他所看的一切给投射在了古代。独夫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他说:“世界是属于所有无产阶级的!”他们跪下,高呼:“吾皇万岁万万岁。”他站在高楼,高呼:“人民万岁。”.........食肉者惊恐:“闭嘴,闭嘴,不准说。”“闭眼,闭眼,都不准看。”“掩耳,掩耳,都不准听。”他们,在害怕!!
星汉玄羽
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
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
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立朱允炆为太孙?复活奶奶马皇后,怒骂朱重八!吕氏以侧妃上位?复活母亲太子妃常氏,正位东宫!朱元璋倚老卖老?复活朱五四,吓得朱重八直呼亲爹!淮西勋贵不团结?复活外公开平王常遇春,整顿武勋!皇子皇孙们争斗?复活大明太子朱标,谁他么都别想争了!常氏:“我儿,有娘在,没人可以欺负你!”朱标:“允熥,给爹一个机会弥补亏欠吧?”马皇后:“天冷了,好孙儿,把这身龙袍穿上吧!”朱五四:“
公子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