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

第135章 君臣对(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最新章节。

第135章 君臣对

隆冬时节,春熙园一改年初那繁华似锦、香气扑人的热闹景象,此刻唯有一片肃杀的寂静。园内树木的枝桠上挂满了厚厚的积雪,宛如银白的珊瑚,在黯淡的天光下散发着冷冽的光。

临近春池旁,一座小亭子在风雪中显得格外孤寂。亭子的飞檐上堆满了积雪,宛如白色的波浪,随时可能滑落。

隆兴帝早已在亭内等候,他身着一袭黑色的貂皮大氅,领口处露出的明黄色锦缎。他双手背在身后,静静地望着被冰雪覆盖的池水,眼神深邃而凝重。

林如海匆匆赶来,他虽身着裘服,但在这冰天雪地中亦显得格外单薄。雪花纷纷扬扬地落在他的肩头,瞬间融化成点点水渍。他快步走到亭子阶下,戴权识趣地止步,只留林如海一人进入亭子。

“陛下。” 林如海站到亭子边缘,恭敬地行了一个大礼,身子弯得如同一张绷紧的弓,声音中满是敬畏。

隆兴帝并未立刻回应林如海,而是微微皱眉,转头看向亭外的戴权,眼中闪过一丝不悦,声音低沉地骂道:“蠢奴才,一个火盆哪里够?再弄一个来。另外给林爱卿备个手炉,免得受了寒。”

戴权吓得连连称是,像一只受惊的兔子般,匆匆忙忙地吩咐人去取东西。不一会儿,东西便取来了。林如海微微前倾身子,双手小心翼翼地从戴权手中接过手炉,那手炉散发着丝丝暖意,让他冰冷的双手瞬间有了温度。他又看了看放到近前的凳子,转头看向隆兴帝,隆兴帝微微点头,说道:“坐吧,他们也不算太蠢。”

林如海这才半坐在凳上,身子微微前倾,双手捧着那手炉,静静地等待着隆兴帝开口,大气都不敢出。

隆兴帝依旧面向裹上厚厚一层冰雪的池水,微微偏头,目光如炬,看向林如海,问道:“如海,你如何看今天殿中众人的反应?”

林如海一听此问,立刻像弹簧般站起身来,双手下意识地垂在身侧,身子站得笔直。可他还未出口,便被隆兴帝右手虚按,示意他坐着回话。林如海又缓缓复而归座,他微微咬了咬嘴唇,小心翼翼地说道:“此番粮乱,虞公和贺尚书等以大局为重,自然是希望无事为上,难免有所遮掩。”

隆兴帝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似有若无的笑,说道:“你如今也是个滑头了!”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调侃,却又让人捉摸不透。

“微臣不敢。” 林如海忙低下头,额头冒出了细密的汗珠,在这寒冷的冬日显得格外突兀。

“虞公和贺襄的心思,朕自然知道。” 隆兴帝的双眼被冰雪映衬得透白,仿佛蒙上了一层寒霜,“可朕不是崇祯皇帝!” 他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几分愤怒,在亭内久久回荡。

林如海的心猛地一紧,紧张得仿佛要从嗓子眼跳出来。他下意识地握紧了手中的手炉,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义忠亲王尚为太子时,监国理政十余年,若非天意,朕原本也只是立志做一个贤王的。数十年风里雨里,朕也是趟过来的铁汉子,不至于连贺襄的话都分不清真假!” 隆兴帝说着,缓步转身,在亭内开始踱步。他的脚步沉重而有力,每一步都踏在林如海的心上。“就像你说的,贺襄的心思是好的,朕也知道,也体谅。

若是平常,朕也就当是真的了。可有一点,如今正值平定后金的关键时刻。

二十六年呀!距离父皇最后一次东征后金已经过去二十六年了,本朝到了今日才积攒起再度东征平定后金的本钱,若是一朝功溃,那又要等上多少年?

到了那时还有这么好的条件吗!

可他们不在乎呀,把粮价炒高到每石二两还不够,硬是弄到了每石三两。朕不明白,是不是硬要把平定后金的国事给耽搁了,搅黄了,他们才算数。

每石三两,知道的是巧合,不知道的还以为直隶、山东闹灾了,是朕这个做皇帝的没有治理好,不顾民情,穷兵黩武所致。

如海,你说他们到底想要什么?” 隆兴帝越说越激动,双眼通红,额头上青筋暴起,双手紧紧地握成了拳头。

“回禀陛下,微臣以为诸臣工绝无此意。” 林如海此时必须站着躬身回话了,他的身子弯得更低了,几乎与地面平行。“陛下登基以来,励精图治,勘定朝局,功业可见,百姓无不称颂,可言太平天下矣!”

他一边说着,一边偷偷抬眼观察隆兴帝的脸色,见隆兴帝神色稍有缓和,才继续说道,“此番东征,本朝筹谋已久,准备充足,眼下不过一二意外,方才殿中定计,微臣料想数日可平事端,民怨可息。

诸公皆有肺腑以呈圣上,陛下切不可自乱。”

“都有肺腑。” 隆兴帝念叨此句,眉头再次紧皱,眼中满是疑窦,“朕问你,在你看来,刘泉所谓勋贵们弃粮改棉之言,可算属实?”

林如海一愣,心中暗自叫苦。刘泉此话当然为真,而且…… 他微微咬了咬嘴唇,定了定神,说道:“陛下,微臣以为此话属实。”

“那勋贵们为何要在此时如此做?战时改种,给北方民间会带来什么结果,他们应该很清楚!” 隆兴帝的目光如利剑般射向林如海。

林如海知道隆兴帝真正想问的是什么。按照蓟辽总督府、内阁战前商定的计划,辽东平定后会施行五年军管,除赏赐军士土地外,准许百姓开垦荒地,以安置天下流民。

到时勋贵在辽东必定会谋得巨大利益,良田数万顷都是少的。

虽然平定了后金,但朝中文武力量也会失衡严重,以辽东为根基,勋贵武臣又会迎来一轮壮大,这是陛下不希望看到的。

特别是赏军士以土地的行为,虽然是太祖、天佑帝时传下来的旧习,但那时是平天下,且人口凋敝,自然是适宜之策。

现下却不同,拿着土地这块肉在前面吊着,到时是朝廷指挥军队,还是军队指挥着朝廷,都两说。

这是所有士人都担心的问题。

但朝廷的策略不是没有,以地易地,这是本朝自然形成的惯例。当初太祖定江南,军士土地多是集中在南方,到了天佑帝时期,天下平定,军士土地转而大多集中在北方,到如今,江南军户的土地恐怕连一成都没有。军户土地集中度的变化,除了战争、服役等外在因素。

更重要的是军户内部自生机制不够,作为一个从属于暴力机构的下层组织单元,缺乏理论指导和制度维护,所以家庭的自然衰败造成的流失、科举制度对军户家庭的吸收改造、上层勋贵武将的腐败与无能等等,就不可避免。

所以原先的计划是通过对辽东土地的开发换取北方军户控制的土地数量下降,再叠加之后的新政税改措施,完成对北方民间的改造,最后取缔地方节度使制度,实现南北军制的统一。

而眼下勋贵们引导军户改种棉花的行为,让陛下感到不安。

但林如海不能这么答,他身份敏感,微微抬起头,目光坚毅地说道:“陛下,微臣才疏,了解得未必透彻,但以臣之见,这是无可奈何之举。”

隆兴帝一听,眼中闪过一丝好奇,他知道林如海很少在勋贵的事情上多言,能回避就回避,无法回避就装沉默,这么直接的回答是很少见的。他微微向前倾身,追问道:“为何?”

“陛下,臣在年初到京后,首先任务便是组织供应军需的同时稳定民生。所以臣对内阁和蓟辽总督府制定的辽东战略做过详细的了解,具体的军事部署臣不懂,但战后关于地方的规划建设臣是了解的。

战后规划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通过开垦辽东土地,扩大粮食供给,通过辽河,走海运供给京畿,减少江南北运粮食供给边地的压力,减轻赋役。” 林如海感受着手炉的热气,缓缓说道,语气平稳。

“没错,这是辽东的关键所在。” 隆兴帝点了点头,眼中露出一丝赞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火影:从迎娶楼兰公主开始无敌
火影:从迎娶楼兰公主开始无敌
(本书涉及到的原着剧情,将以TV版为主非漫画版。)道传世家的李浮生,偶然从环境中吸收到了一缕早已消失的灵气,以为即将灵气复苏。为了赶在其他人之前争取更大的好处,匆匆办理了休学手续,一个人偷偷前往昆仑山脉深林。谁知一脚踩空竟摔进了火影忍者世界的风之国沙漠之中。就在他即将因脱水而死的时候,一个驼队从远处走来……毁于战乱的楼兰国,每次忍界大战都费力不讨好的砂隐村,强横一时的云隐村,火影世界的绝对主角木
单身怪
一人:开局冥狗,我给全性喂岩浆
一人:开局冥狗,我给全性喂岩浆
关于一人:开局冥狗,我给全性喂岩浆:莫焱穿越了,这一世的他,父母双全,生活幸福。然而这一切都在过13岁时被打断。几个人忽然闯入,肆意杀人,眼睁睁看着父母惨死的莫尘,觉醒最强模板系统,融合赤犬模板,当场杀掉那几个人。在见到身穿快递员制服的莫焱才忽然明白,这里是一人之下世界,那些闯入的人,不过是随机杀人的全性。这一刻,莫焱变了。开始信奉绝对正义。全性妖人都是渣滓,为非作歹的异人同样与渣滓无异。见一个
爱吃黑豆粥的血尸大帝
熟读三国,我为季汉延续三百年
熟读三国,我为季汉延续三百年
一觉醒来,人在东汉末年,战火纷飞。黄巾贼作乱时期。本以为能遇到召唤闪电的仙师张角,谁知开局偶遇的是徐州牧刘备刘玄德。三言两语,便要拜我为军师?如此抬爱,那这被张飞必丢的徐州,我替你守了!区区三姓家奴吕布,本军师温酒便可斩杀之!
小小肖肖
燕颂
燕颂
关于燕颂:一部孤臣孽子的谋逆实录,一场豺狼虎豹的奋力厮杀,无关天下苍生的大义,也无关匡扶天下的宏图,一切的一切不过是野心家们涂脂抹粉,竞相上台。这不是一首封建王朝的颂歌,这是一幅充斥着野心、阴谋、杀戮、背叛的修罗画卷。成王败寇,史笔下漆黑的墨字,每一笔都浸染着干涸的血液。这是一部架空历史小说,时间设定在13世纪末14世纪初,官制以明朝官制为基础创作,没有穿越,反常规非伟光正的主角塑造,尽全力以写
心有茅草
大明第一能臣
大明第一能臣
关于大明第一能臣:李洪意外重生洪武初年,这时候,朱标还建在,朱元璋还不喜欢杀人。但身为后世之人,李洪知道,那一日终究会来。于是,他常劝身边的人赶紧辞官归乡。“诸位,辞官归乡吧,皇帝要杀人了,保命要紧啊。”“大明的官,狗都不做!”
万里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