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尾书生

第五章(1/1)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凤尾书生》最新章节。

一日,玉泉山庄。

玉泉山庄,是白家白芙蓉名下的庄子。因一口灵泉,灵泉白似玉而得名。

白晚意顺道去玉泉山庄查账,恰逢山庄的老仆王嬷嬷在种葡萄。

“叮!任务:采摘葡萄园里的葡萄,奖励:酿酒术。”

经过一番努力,在白晚意的带领下,一众奴仆不过一炷香的时间,就将葡萄都采摘好,放入地窖。

“叮!任务完成,奖励:酿酒术。宿主体力太差了,采摘葡萄不过半炷香的功夫就体力不支。统子就奖励宿主武力中级吧。”

白晚意感觉丹田处一阵暖流经过,整个人神清气爽,似乎有用不完的力气。

经过一番倒腾,地窖里的葡萄就只差时间了。

待打开乘着葡萄的缸子,一阵醇香浓郁的酒香扑鼻而来。

细细品尝,真真是此酒只因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

经过一番倒腾,白记酒庄开业了,有葡萄酒,玫瑰酒,李白酒,百花酒,桃花酒……

最出名的当属李白酒,月既独解影,影徒随我身。可谓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经过造纸术、活字印刷术、酿酒术的使用后,在青云县里白家的名号也算得上是头号富商了。

最近白晚意在研究瓷器,用蜂窝煤作为燃料,制作白瓷和青瓷,还有建盏。

用蜂窝煤燃烧制作的白瓷通体雪白,青花瓷花色点缀。建盏据说有保鲜的功能,饭菜放在建盏里几天几夜都不会坏。

白晚意的外祖母家里是永昌侯爵府,永昌侯爵府府中主君是白晚意的外祖母陈芬兰,永昌侯爵府是个武将世家。陈氏是陈家嫡次子,下嫁到白家。

当年陈氏下嫁白家,可谓是十里红妆,热闹非凡。

白晚意用蜂窝煤作为燃料来炼钢,练出来的钢,锋利无比,可以作为将士们的武器,做出来的枪和剑可谓是削铁如泥。

不日,永昌侯爵府。

“外祖母,意儿今日带了份礼物,外祖母要是看了一定满意。”白晚意乖巧地搀扶着陈大将军。

“你这小猢狲,怕不是又拿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来糊弄我老婆子。”陈大将军勾了勾白晚意的琼鼻。

正说着,白晚意拿出了宝剑,对着铁块削了一下,当真是锋利无比。

这份礼物太贵重,重就重在可以让边疆的战士可以有锋利无比的武器,能让天衡王朝的将士减少一些伤亡。

如果能每位战士配备这样一把宝剑或者宝枪,何愁z国不能一统天下。

“表妹,倘若给陈家军每人配备一把宝剑,定能一雪前耻,将燕云十六州给收回来。”陈小将军意气风发地答到。

“表姐过奖了,小小心意,不足挂齿。”白晚意谦虚的答到。

过了几日,白家。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谭阳白氏晚意与国有功,滋尔贤良,特封白氏晚意为子爵。钦此!”伴随着元公公把圣旨读完,白芙蓉满面红光,陈氏与荣有焉,弥漫着喜悦的气息。

“公公,这是一点儿心意,小小心意,不成敬意,就当是给公公喝茶的钱。”白芙蓉塞了一袋银子给了元公公。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恶女身娇体软,众卿夜夜来纠缠
恶女身娇体软,众卿夜夜来纠缠
沈怀昭永远记得十岁那夜,嫡姐沈宜用火钳划过她脸颊时,说的那句“庶女就该烂在泥里。母亲的血浸透青砖,她被弃于荒宅,殊不知这副残破身躯早已换了异世魂。蛰伏六载,东宫侍从踏雪而来接她“为太子妃分忧,她望着铜镜里的倾城容颜,轻蔑一笑,借腹生子?那就用这幅冰肌玉骨作饵,血染东宫。至于手握重权的男人?心,她要。至高无上的权利,她也要。人生如戏,全靠演技。演就完事了。太子送她入宫,她跪坐雪地拽紧他衣角,“夫
洛水漓烟
外室入府?转嫁首辅成京圈白月光
外室入府?转嫁首辅成京圈白月光
在桑蕴梨小时候,她只知道父兄和哥哥总为她撑起一片天。桑家百年良匠,为国造重器,边关两朝不敢来犯,可新皇篡位登基,一朝桑家被贬为不入流的匠人。“夫人喜欢你喜欢的紧,我们世子爷也恋慕你,何况你们桑家世代忠良,该是我们侯府配不上你!”桑蕴梨为着侯...
南墙春
夫人在上:戍边将军宠疯了
夫人在上:戍边将军宠疯了
{先婚后爱+双洁+家国情怀+双向奔赴+甜宠+日常}架空背景轻权谋冷峻刚毅戍边将军vs温婉理智商贾之女战功赫赫的戍边将军原以为此生不会娶妻,没成想一朝回京受封,归来已成人夫。她是从小衣食无忧,逍遥自在的富商之女。那日,街上的惊鸿一瞥让她念念不忘。没成想,一场人为的意外将原本毫无瓜葛的两人绑定在一起。点滴相处中,两颗心越挨越近,惺惺相惜,离不开彼此。但当面对家国大义与她之间的抉择时,他又该如何选择?
喧鸟
玄学小祖宗在恋综不当对照组爆火
玄学小祖宗在恋综不当对照组爆火
仙侠世界的天之骄女姜非非穿进了一档恋综直播节目里,成了衬托团宠姜明珠的恶毒蠢笨对照组,被全网黑全网嘲还被把自己给蠢死了。天之骄女姜非非表示,这都是小问题。灵气稀薄没事儿,她能算命看相。随手一...
穗岁酥
痂
如果再相遇,我已不是我,你会如何?我会如何?曾经失去的爱,你愿重新抓紧吗?将来未知的路,我能走向哪里呢?她从未想过,与他的重逢会牵扯到庙堂纷争、江湖恩怨,如今的她,素手染血、深眸藏恨,而他,还似从前那般明净安逸,这份感情,究竟是重启还是逃离...
七月惊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