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穿越成富察皇后

第141章 兰萍(二)(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当我穿越成富察皇后》最新章节。

“那我可以问你问题了吗?”琅嬅很有礼貌地询问。

兰萍深吸几口气:“你问吧。”

“你是怎么认识海兰的?”琅嬅首先发出了自己的第一个疑问。

说起海兰,兰萍安稳了很多:“我从四夷馆逃出来,是她帮我躲了那些人。她说她是宫里的绣娘,随姑姑出来替贵人送东西。”

“所以你们交换了身份?那个姑姑你是怎么躲过去的?”琅嬅又问道。

兰萍想了想:“她年纪小,当时也是刚来京城没多久,那个姑姑又不止带了她一个人出宫,只要人数对得上,她才不管那么多呢,再加上我们都是科尔沁部的,口音也相近,所以无人发现。”

“哦,有一个。”兰萍笑起来:“是一个多管闲事的小姑娘,她发现了不对,要揭发我,所以我一不做二不休,把她溺死在染池里,尸体扔进枯井。宫里嘛,常死人。”

琅嬅冷笑一声:“你还挺幸运的。”

“我一直都很幸运,否则也活不下来。”兰萍有些得意地笑起来。

琅嬅淡淡道:“可惜你遇见了如嬑。”

“那个贱人!”兰萍一激动,又吐了一口血:“我还以为,她故意送我衣服,又引我去弘历书房是真有一分本事,谁知道就是个彻头彻尾的蠢货!不中用!贱人!”

看得出来兰萍真的有些崩溃。

不过琅嬅的疑问就都被解答了。

为什么当年她不识昂贵丝绸,为什么被弘历用了强不找如嬑做主反而任由事态发展,为什么她脑子时而好用时而不好用,为什么海兰从原剧到这个世界都是个狠毒无比的人,原来牛逼的是人家兰萍啊!智商下线真的都是懿症啊!

聪明的是兰萍本萍,蠢的是懿症“海兰”。

她要是一直清醒,按照这个人的脑子和狠劲,估计能把大如传的后宫杀个对穿。

兰萍见她不说话了,蘸着自己吐的血就开始写字。

琅嬅想起来当年她还因指点绣娘为太后绣万寿如意被入了弘历的眼,她不懂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于是琅嬅问了出来,于是得到了一个白眼:

“我会学啊。”

四个字,甩了如嬑八百条街去。

真是上进啊姐姐!

琅嬅看她慢慢写,血不够了就咬破手指头继续写,直到十个指头都被她咬了一遍,那血书终于写完了。

兰萍脸色苍白,看起来累极了。

琅嬅拿出那个玉佩,常欢上前给她,顺便把血书接过来,琅嬅随意扫了一眼,和兰萍说的大差不差。随即她点点头,常欢就举着血书等它自然风干。

“我还以为丢了呢。”兰萍摩挲着那玉佩:“她和我说这是她母亲的爱物,请我回去后替她保管好。”

“真正的海兰去哪了?”琅嬅问道。

“不知道。”兰萍笑起来:“她聪明、优秀、果敢,总能靠自己搏一番天地的。”

琅嬅垂眸:“她姓海是吧,就和愉嫔一样。”

兰萍声音愈发虚弱:“是啊。我没有姓氏,又不能暴露真名,就只能起这样一个不伦不类的名字。珂里叶特,她应该真的能见到大海吧。”

常欢瞧那血书干了,小心收好。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明日方舟:从零开始,走遍泰拉
明日方舟:从零开始,走遍泰拉
关于明日方舟:从零开始,走遍泰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魂穿成了乌萨斯乡村里的小人物,难道就干不出大事业了吗?不露圭角,乘势而起!我陈一鸣上辈子一事无成,这辈子要一鸣惊人!没有系统给的金手指、没有海嗣邪魔给的飞升,我就算只靠自己,也要把旧世界砸个稀巴烂!乌萨斯的意志与我为敌、诸国的旧势力联合起来——让我一次又一次一无所有……但是,我能战胜你们一次,就能战胜你们第二次、第三次!去告诉诸国——他们应知
训练师安迪
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
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
+++王阳本是二十一世纪的一个普普通通的青年,在一次意外中穿越到了平行世界——大乾,而且稀里糊涂的与宁国公府的世子调换了时空。他刚来大乾的第一天就要与京城第一美人成亲,而她似乎与他还有一些前尘往事……在一次偶然中,王阳与女帝结识。“王阳,朕怀孕了……“真的吗?谁的?“你混蛋!……国家危难之时,人人有责,身为大乾的一份子,王阳自不例外。
只有明月如故
穿成古代医仙,开局救下太守千金
穿成古代医仙,开局救下太守千金
方岐穿越古代,却惊愕发现,前身真不是人啊!田地宅子被输得一干二净,父亲留下的医馆也被抵押了出去。就连妹妹方毓都要嫁给恶少当小妾,偿还他欠下的赌债!好在他触碰药箱之际,竟意外获得神医传承。开局救下危在旦夕的太守千金,从此声名远扬。愿身领医道,救治天下疾苦!
爱吃水果酱
大唐钓鱼人
大唐钓鱼人
关于大唐钓鱼人:穿越大唐,身为县令之子,居然吃不上肉。本以为可以平躺,奈何吃穿住行都要靠自己。愿以为不过寒门,原来最大的世家是死敌。
超龄奶爸
宋歌声声慢
宋歌声声慢
这是一本小说,字数是150万字,王安石变法失败后朝廷为了稳定局势特招苏轼入朝与旧党抗衡,致使司马光等旧党不得过分打压新党,而苏轼也借机想施行自己的新法,从而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不乏一些真实历史改变的故事。,小说涉及到新党,旧党,苏党,苏轼,黄庭坚,司马光,文彦博,范纯仁,李格非(李清照的爹),蔡京,童贯,高俅,高滔滔(高太后),向宗英(向太后),梁萧音(西夏梁太后),李清照,赵煦,赵佶(宋徽宗),
武当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