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

第384章 三十八山的规矩才是规矩(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最新章节。

色诡闻言满脸狞笑的开口道:“我的意思就是,你乌头锤抢我三十八山的人,截我三十八山的宝贝,从今日起,莲花沟水族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说着看向周围的水妖,面带笑意的开口道:“当然,也包括你们,有不服的,可以上来打我了。”

话音一落,众人猛然瞪大了双眼。

献上宝箱的水妖们人都傻了。

宝箱是三十八山的?那他说被抓的人,岂不是水老五?

“你不是说他没有背景吗?这他么到底怎么回事!”

“我……我不知道啊,我……”

“你他娘的什么你,这下老子被你害惨了!”

水妖统领们也是一副日了狗的表情。

“什么?他是三十八山的?”

“哎呦我的亲娘啊,我刚才到底说了些什么啊。”

“打你,活的不耐烦了打你。”

乌头锤更是两眼一黑,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屁股刚挨到椅子,又猛的跳了起来:“误会,都是误会啊。”

说着,乌头锤猛然看向几名小妖,脸色狰狞道:“狗日的,你们竟敢害我,把他们拉出来抽筋扒皮,给三十八山赔罪!”

色诡闻言顿时笑了:“怎么?拉出来几个小的想糊弄过去。”

说完猛然大喝:“做你娘的春秋大梦!”

夜苦冷笑了一声:“跟他们废什么话!来人,宰了他们!”

“喏!”

随着夜苦的一声令下,近百名先天妖王涌了进来。

乌头锤见状心中一慌:“别……这里面肯定有误会!”

“老子的人现在还在你们牢里关着呢,东西就在我脚下,还有什么误会!”

乌头锤听着夜苦的话百口莫辩,急的眼泪都快出来了,这特么叫什么事啊!

而底下的妖王们也转变了风向:“好哇,老乌头,老子没想到你是这样的人!”

“我呸,你活不起了,敢抢三十八山的东西?”

“妈了个巴子的,你想死他也别拽上我们啊。”

“这位大人,我跟他不熟。”

“对对对,我们都跟他不熟。”

色诡见状挑了挑眉:“既然你们不认识,那就算了,今日我只找欺我三十八山之人的麻烦。”

“无关人员,一边等着吧。”

此言一出,众妖王大喜,纷纷退到了一旁看起了热闹。

乌头锤深吸了一口气:“我真不知道此事的前因后果,不如这位大人划个道,我可以赔偿。”

色诡听着乌头锤的话笑了,随即缓缓走到了他的身旁。搂住了他的肩膀开口道:“你想赔偿?”

看着色诡的笑容,乌头锤还以为他答应了,当即点头似捣蒜:“我赔偿!”

“什么都能接受?”

“能接受。”

“既然如此……”

“噗呲”

色诡猛然勾住了他的肩膀,短刀狠狠的刺透了他的胸膛。

乌头锤感受着胸口上的疼痛脸色大变,刚要挣脱色诡的束缚,脖子上再次挨了一刀。

此时他终于明白了,从一开始,色诡就没打算放过他。

感受着生命在快速流失,乌头锤瞪大了眼睛,挣扎着用就最后一丝力气向色诡抓去。

然而,弥留之际的他做什么都是徒劳,手还没触碰到色诡的衣衫,就无力的垂了下去,不过片刻就没了声息。

看到这一幕,周围的妖王们寒战若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关于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每个读者心中都有着自己的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穿越到四合院,又是激情澎湃的年代,咱就主打一个躺平。
成人的童话
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
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
关于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尤清之嫁进宁国府,丈夫贾珍胡作非为,小姑子惜春养在荣国府,便宜儿子贾蓉也是一摊烂泥。可惜尤清之家世浅薄不能挟制丈夫。整治宁国府,还得把出家的贾敬请回来。还好贾敬给力。儿子出去得罪人,打!儿子出言不逊,打!实在不行了,老子就给你下毒,免得你出去惹祸。公公给力,尤清之专注养娃,扳正贾蓉,抱回惜春。没想到回金陵还能有机会搞事业。尤清之在红楼梦中越过越好了。至于荣国府,看你跟
李九戒
梦回真新镇
梦回真新镇
关于梦回真新镇:本书不会出现钛金化,不会有朱紫的任何精灵,因为本人觉得朱紫既垃圾又恶心!剧情也是大致跟着原着走,可能会加入少许漫画元素,基本设定也是动漫设定,不过,战斗环节会加入一些游戏设定,也会对原着做出一些修改。有些精灵在本书中也可以学会一些游戏中不能学会但动漫里可以学的技能,例于喷火龙可以自然学会雷电拳。并且,本书对于有些人物和精灵有着强烈的个人偏见,不止狗毫会被爆锤,有些人气角色和精灵也
S大摆
长相思:折柳祭
长相思:折柳祭
关于长相思:折柳祭:毛球是大荒第一灵力高手九命相柳的灵宠,在死亡后却在九幽冥界混得风生水起,成了九幽红人,并混成了九幽帝君身边的大红人——渡鸦。她利用身份之便,寻找相柳神魂,并在解救相柳途中解锁不同新身份。最后相柳有没有复活,又能不能絮小夭再续前缘呢?
割浆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苏瑾并不知晓他刷的短视频会被投放到万朝的观众面前。于是,无数的上古、商周、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的皇帝、士大夫、官员、读书人乃至普通人,都将这每天固定时间就会播放的天幕当做了学习知识的老师或是茶余饭后的乐子,引起了各个朝代的许多原本不会发生的变化:朱棣:“让我看看是哪个兔崽子给我上的成祖的庙号!崇祯:“对、对就是那个,快点进去看啊,朱由检看着天幕上的一个的标题,急的直跺脚。当康熙看到庚子赔
江北即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