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

第420章 死得太晚了(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最新章节。

但凡看过刘邦史书记载的都知道,他在这方面毫无信任。

“寡人记得,那卢绾最终也背叛了。”嬴政想到史书的记载,沉默了一下:“其实寡人能理解晚年的刘邦。”

李缘看了他一眼,没说话。

刘邦铲除异姓王有错吗?

从仁义道德角度来说,或许有;但对于整个天下而言,绝对是利大于弊的。

他以自己的名声为代价给后代留下了一个刘家的天下。

这也是刘邦政治手段的高明之处。

天下初安定时,分封制的影响力还在,强行推行郡县先不说会不会和秦朝一样,他刘邦也没有嬴政继位时的家底,中央政府实力不够。

于是他暂时妥协了一下,给一些功臣封王。

等到天下局势稍微安定些了,再回过头来慢慢收拾。

只可惜他还是给自己的孙子留下了一场自家人的叛乱,而那也证明了中央集权对天下安定的好处。

好歹是刘邦统一的。

这要是换成项羽那货……

“卢绾……”嬴政说起这个人就有些迟疑。

虽然看上去,卢绾是因为害怕被刘邦一起咔嚓了而叛逃的。

可李缘能这么想,嬴政不行。

他是个君王,代入到刘邦的视角,卢绾的行为简直不可饶恕。

作为刘邦的至交,一个可以自由出入刘邦卧室的人,他们俩会不清楚对方的心思吗?

刘邦都明摆着要铲除异姓王了,你还看不出来?

就算不是王了,你觉得刘邦会亏待你?

“怕不是不愿意放弃那王爵尊位吧?”嬴政说:“你好像说过一句话来着:叫人可以共患难,不能同享福?如果刘邦那时候连他卢绾的王位都不允许,卢绾怕是会感到这人变了,由此才会害怕他杀自己。”

李缘点了点头。

对于这种历史分析,他和嬴政压根不是一个段位的,他只负责听和点头就行。

而这事嬴政也只能和他讨论,不方便和吕不韦去讨论。

看到他这样,嬴政也自觉没趣。

“接着给寡人说李隆基。”

“哦。”

李缘翻出了《旧唐书》。

虽然《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等都记载了唐朝的事,可由于一些史官的主观因素,嬴政连唐高宗李治时期的历史都没听完就让李缘以《旧唐书》为主。

实在是另外两本里面,宋朝人写的一些内容让嬴政这个秦国人都听不下去了。

当听到宋朝史书里说唐太宗在长孙皇后去世后、差点就立了亲弟的原配杨氏为皇后时,嬴政当即就不屑了。

“唐太宗若有如此善变,那么那些功臣怎么没一个死的?怪不得你们后世会说司马迁是史家绝唱,原来是他以后史家成这样了?!”

这是嬴政当时的原话。

司马迁虽然较为公正、不会将别人的功绩抹掉或者功过不写,但依旧有个人情绪,看《史记》时可以很明显的看得出他喜欢谁。

原本嬴政还对他有些不爽,毕竟这货不喜欢自己。

可自从听到后世其他史官写的史书后,他发现司马迁还真是难得,至少他真的会将别人的功过写出来供后人自己想,他的主观态度不影响他对你功过的记述。

哪和宋朝一样,直接编……

宋朝史官直接将司马迁在嬴政心里的地位拔高了。

李缘翻到了自己上次说的那一页。

“八载春正月甲申,赐京官绢,备春时游赏。二月戊申,引百官于左藏库纵观钱币,赐绢而归。三月,朔方节度使张齐丘于中受降城北筑横塞城。夏四月,咸宁太守赵奉璋决杖而死,着作郎韦子春贬端溪尉,李林甫陷之也。幸华清宫观风楼……”

嬴政眉头渐渐皱了起来。

其实李林甫当政时期,唐王朝的中央朝廷里就已经有乱象了。

然而李隆基还是在沉迷享乐,于华清宫中与杨贵妃嬉戏。

你说他全然不知道吧,未必。

可你说他聪明吧,他却坐视局面发展。

后世有人说,安史之乱的根源是唐朝建立之初地方权力过大,李渊和李世民他们要么是对自己太过自信,要么就是因世家局面不好收权而没办法。

先不说这两人当初是怎么想的,仅说地方权力过大这事。

仔细一想就会发现,这是安史之乱爆发的基础条件,但不是直接条件。

地方权力过大?

那怎么之前那几任皇帝期间没爆发安史之乱?

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他们的能力兴许还不如李隆基呢,他们在任的时候中央朝廷内还内斗呢,那时候也没见地方爆发叛乱啊!

当听到李隆基在马嵬坡赐死杨贵妃时,时间已经快到了傍晚。

嬴政叫停了李缘。

对着门口喊了一句,让锦陇去准备晚膳后,他给听了半天的这段历史下了一个定论。

“你说得没错,李隆基死得太晚了。”

来自千古一帝的最终认证。

看着他那有些阴郁的表情,李缘笑了笑:“你好像很气?”

“给宦官监军之权、对宠幸之臣忠奸不分、重用外族藩将、贪于享乐、听信谗言催促将领……如果说这些还能解释为堕落和愚蠢的话,那赐死杨贵妃直接就证明了他人不行。”

嬴政说:“寡人就不信那时候他还没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可他却连兵权都抓不稳,最终要靠推出自己心爱的女人去平怨,这还是个男人?”

嬴政并不是有多同情杨贵妃。

相反,他觉得这女人就是个累赘,只会耽误一个帝王勤政的能力。

可累赘是一回事,推出去顶罪是另一回事。

明明是自己犯下的错,却需要用自己心爱之人的死作为手段之一,这非帝王之道。

对崇尚王道、霸道的嬴政而言,这是无能之举。

更别提李隆基干的那些事:

唐朝规定内侍省不设三品官,他却不仅设了,还给了太监监军之权甚至让太监代替自己去巡视;安禄山一介藩将,却能身兼三镇节度使;边关人心有异那么多年,他却宛如聋子瞎子一般;前线将领作战,他却听信不识军事的亲信蛊惑自己也无军事才能……

一桩桩,一件件,都是李隆基身上抹不掉的污点。

“开创了古代巅峰的开元盛世?”嬴政冷哼一声:“寡人严重怀疑自那之后真正的唐玄宗就累死了,怕不是有个废物和你曾说过的一样魂穿了过去!”

这李隆基前后的差距不得不让他多想。

或者还有一种可能:

那就是李隆基本身就是个废物,只是前半生他由于危机和热血未凉,在唐朝强盛的国力和许多前置条件上才表现出一副兢兢业业的样子,开元盛世实际只是唐朝的厚积薄发,和他个人毫无关系。

“不然实在难以解释,为何史书中有那么多教训,他却一个个都犯了!”嬴政说。

李缘摇了摇头。

教训?

后世人类不一样没学会任何教训……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反骨皇孙,老朱天天破防!
大明:反骨皇孙,老朱天天破防!
穿越大明洪武年间,成为皇孙朱雄英。本以为是天胡开局,没想到已年过6岁,命不久矣。幸好的是,又激活了反骨系统。只要提出反对意见,就能获得系统奖励。老朱:哇呀呀,这个皇孙什么都好,就是太气人了!马皇后:好你个朱重八,想动我皇孙,先过了我这关!朱雄英:不是孙儿不当人,实在系统给的太多!
百舸击长空
贞观逆旅:归乡之途
贞观逆旅:归乡之途
关于贞观逆旅:归乡之途:一场穿越,将他抛入大唐的盛世烟云。从无名之辈到搅动风云,却也在情义与权谋中彷徨。身世如谜,历史如网,试图挣脱却越陷越深。朝堂之上,暗流涌动;战场之中,生死一瞬。以为能改变一切,却终究被时代的洪流裹挟。当盛世的辉煌即将倾覆,选择挺身而出,以血肉之躯扞卫最后的荣光。这是一段关于权谋、爱情与命运的热血传奇,秦浩用他的智慧与勇气,书写了一段属于自己的大唐经历!
四海比邻
中国古代名人传
中国古代名人传
关于中国古代名人传:本书书写了中华古代的历史名人。故事精彩绝伦,扣人心弦。内容丰富,直击人心,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名人传记。
轩辕风雪
甄嬛传之丽嫔升职记
甄嬛传之丽嫔升职记
关于甄嬛传之丽嫔升职记:一次意外,费云烟穿成甄嬛传里的炮灰丽嫔。原本只是不被炮灰,只愿在华妃倒台之后安安份份的在宫里当个吃瓜背景板。可事与愿违,从打上华妃党的标签那日起。她与皇后、甄嬛等人便不共戴天。那么抱歉,我只能开大,一路往上爬了。从所谓的根嫔,到日后的太后。费云烟表示,她是真的不喜欢非洲大丽菊。
摸鱼青总
扶宋从皇帝住我家开始
扶宋从皇帝住我家开始
关于扶宋从皇帝住我家开始:全绩穿越到了绍兴西门,本以为就是个普通的保长之家,但没想到家中寄养的表弟,竟是大宋下一代掌舵人理宗赵昀,这算是落户了个好人家,但时间段可太差了,狂风骤雨即将来临。嘉定十三年,草原雄鹰铁木真定都哈拉和林,正在加紧对花剌子模国都城玉龙杰赤的攻势,整个北疆版图遍插蒙古旗帜,夏神宗李遵顼坚持襄宗军策,铁心附蒙抗金,而金宣宗完颜珣也不惯他脾气,时时迎头痛击,双方打的有来有回。这是
光棍琉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