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最新章节。
“这是……”
吕不韦有些疑惑。
使者指了指一旁的一片民居:“孤儿院的孩子。”
“去年赵国蝗灾,大量灾民跑往秦国,但还有许多人走不到秦国,这其中有许多失去长辈带领的孩子,他们有些走到了这里;我看不过去,用使馆经费开了一个孤儿院。”
前方,几个孩子看到了他们,有人看到了使者,顿时喜笑颜开,对着他挥了挥手。
使者笑着点了点头。
孩子们看到有人在他身边,也只是远远的打了一声招呼,并没有过来。
吕不韦沉默良久,只是称赞了一句:“不错!”
“侯爷过奖了,在秦国无法到达这里时,贯彻大王和国家的意志和思想本就是驻外使者该做的事。”他很是淡定:“况且使馆经费并不多,孤儿院建立后两个月就烧光了我们自己的钱,后面是郭开暗中资助才让我们撑了下来,若不是大王和秦国之势,郭开又岂会这么好心?”
“说到底,功劳是秦国的,我只是一个经手者。”
吕不韦看了他一眼,心里对他的评价上升了许多。
虽然他刚才所说的话,带着极大的政治目的、想通过自己的口来达到在大王那表现的想法;可目的是一回事,行动是另一回事。
他做的事,确实是善事,且对秦国有利。
有这个,就够了。
至于求进步,这很正常;不想进步的官员不是好官员。
使馆内。
这里也摆了一席酒宴。
吕不韦看向使者,后者说:“在下不知道文信侯愿不愿意去郭开那,若不愿去,我们在这也图个清净。”
“那若是本侯去呢?”
“那也无妨,让孤儿院的孩子们来吃就是了。”
吕不韦点了点头。
就算他是演戏给自己看,演到这个程度也可以了。
“本侯已经无官职了,去和赵国官员见面不好。”
“在下明白了。”
吕不韦心里有点芥蒂——历史上的他,罢相回封地后,就是因为和太多人相交而引起嬴政不爽的,哪怕知道郭开是自己人、哪怕知道自己结党营私也不会对嬴政造成什么影响,但他依旧不想。
使者派人去告知郭开一声,随后邀请吕不韦上座。
“赵国如今的民情,大致如何?”吕不韦问道。
使者沉默了一下,苦笑摇头。
去年,秦国攻下代郡等地,赵国朝廷却毫无动作,这让百姓们彻底看到了赵国朝廷的末日。
于是,原本只有赵国东部有一支叛军割据的局面瞬间崩坏。
赵国各地几乎都有驻军或者当地府衙不再理会邯郸的政令,一些百姓也不再给朝廷交税,甚至在朝廷来收税时团结抵抗。
而赵国朝廷在郭开的暗中操作下,对此糜烂局面毫无办法。
如今,邯郸还能掌控的地方只有一半。
剩下的一半国土上,几乎全是割据——要么是一些驻军军头,要么是某些有野心的官员。
按道理来说,这种混乱的情况下百姓会过得很糟,或者社会混乱。
但奇怪的是,赵国社会整体依旧平稳有序。
主要原因就是因为,那些不理会邯郸政令的官员们,大多都是之前几年在郭开运作下来到赵国的秦国探子或者细作,又或者是早就被秦国收买的官员。
而那些军头们,大多都是之前李牧的部下,或者是对赵国黑暗感到不满的有良知的军官。
在这种情况下,哪怕不理邯郸政令,当地的管理者也在自发的向秦国靠拢——至少在稳定百姓、秉公处理这些事上,远比邯郸统治时期要好,许多官员更是借此表达自己的态度,以希望秦国打来后自己能有个好下场。
而在这种局势下,各地的三大行商铺,居然某种程度上成为了监管者——至少那些官员和军头们,能通过这种方式对秦王表达他们的态度和立场。
“百姓们怎么看?”吕不韦问道。
“喜闻乐见。”使者说。
相比于不管事的赵国朝廷治下,那些割据的地方虽然比不上秦国,但也比之前好。
在秦国没来的情况下,百姓们自然会选择相对较好的地方。
更别说许多官员直接就是照搬秦国律法,就差把秦国官服穿在身上了,百姓们也不是瞎子。
吕不韦对此有些难绷。
他知道这些细作的事,是当初嬴政为了把赵国这个心腹大患彻底搞死时安排过来的,当初李牧都还是赵国大将军呢。
但谁知道,随着民心攻势的发展,天下百姓对秦国的态度转变得极其之快,赵国百姓也选择了背叛所谓的“国别”奔向更好的生活。
要早知道这样,嬴政肯定不会把这些人派来,而是直接攻占后派来治理,那说不定现在赵国已经只剩下一丁点地方了。
“其实现在也算好,或者说有意外之喜。”使者说:“秦国哪怕没来,赵国也会有大量地方府衙主动靠向秦国;今天是赵国,明天就可以是其他异族国家。”
有细作被郭开提前安排在赵国,只是他们自己知道的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百姓眼中,在其他国家眼中,这就是许多地方官因为畏惧秦国而主动叛变。
赵国是有郭开,有摆烂的赵王。
可外人不清楚。
到时候,如果在外国发动类似的颜色革命,时局可就未必和如今的赵国一样了。
吕不韦沉默了一会,有些敷衍的点了点头。
他心思不在这上面。
……
“爹,我们为什么要走啊?”
齐秦边境。
一百多个百姓正朝着秦国方向走去。
其中,一对父子赶着牛车,带着全家的家当;小男孩舔了舔有些干的嘴唇,对着父亲问道。
男人强行笑了笑,只是说要去寻亲戚。
可实际上,他们是在逃难。
哪怕这个“难”,他们自己也不确定会不会有,只是不敢用性命去赌。
前方,两国边军岗哨已经出现在视线里。
秦国一方,岗哨严整、军旗猎猎,虽然只有二十多个士卒,但每一个都精神面貌极好,一丝不苟。
但反观齐国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