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1960:开局签到悟性逆天》最新章节。
<div class="tt-title">第589章 开始建设龙腾机械厂
学员们小心翼翼地拿起工具,试图按照李向明刚刚示范的步骤来操作零件。
然而,看似简单的操作在实际执行起来时,却让不少人遭遇了困难。
一位名叫王伟的年轻人,额头上渐渐渗出了密密麻麻的汗珠,他的眼神中透出一丝焦急。
手上的动作开始变得有些慌乱,每一次用力都显得有些用力过猛,导致零件在他手中微微晃动,他咬了咬牙,心里想着: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李厂长做得那么轻松,到我这儿怎么就这么难?”
但很快,他想起李向明那充满期待的眼神,又强打起精神,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重新调整姿势,再次尝试。
李向明站在学员们中间,目光在每一个人身上都停留了片刻,敏锐地察觉到了王伟的异样。
他缓步走到王伟身旁,轻轻拍了拍王伟的肩膀,那动作仿佛给了王伟一种无形的力量。
李向明俯下身,眼神温和而坚定地说:“别着急,王伟,刚开始的时候遇到困难是很正常的。你刚才那一步是用力太猛了,要稍微控制下力度。”
说着,他再次拿起一个备用零件开始示范,边操作边详细地解释着每一个动作的要领,同时还不忘鼓励道:
“你要放松心态,把心沉下来,按照动作要领来,我相信你很快就能掌握的。”
王伟重重地点点头,眼神中重新燃起了信心,他集中精力,仔细回忆着李向明的讲解和示范,慢慢地调整自己的动作。
随着一次次的尝试,他的动作逐渐变得熟练起来,零件的尺寸也开始逐渐符合要求。
他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对自己也多了几分信心。
而在教室的另一边,张宇正遇到了另一个棘手的问题。
他的眉头紧紧地皱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川”字,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零件,仿佛在试图从这个小小的零件上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
他几次尝试都失败了,工具在手中的零件上留下了几道不太完美的痕迹。
张宇心里不禁有些沮丧,他小声地嘟囔着:“这操作也太难了,我怎么就没有一点悟性呢?”
就在这时,坐在他旁边的李明悄悄地探过身子,拍了拍张宇的肩膀,小声安慰道:
“张宇,别灰心啊!我看你已经很努力了,可能只是还没找到关键点。我们一起讨论一下吧,说不定能找到解决办法呢。”
张宇转头看向李明,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和期待。李明指着零件上的一个部位,认真地说:
“我觉得你在这里的打磨力度可能有点过了,你看,你把这个边角都磨得有些薄了。
按照李厂长之前说的,这个部位只需要轻轻打磨,保证每个方向的精度一致就可以了。”
张宇听了李明的话,仿佛豁然开朗。
他按照李明的建议重新试了一次,果然,这次的零件形状和精度都更接近李向明示范的标准了。
他长舒了一口气,感激地对李明说:“多亏了你啊,李明,如果不是你提醒我,我估计还得在这里磨蹭好久。”
李明笑着摆摆手说:“不客气啊,咱们都是来学习的,互相帮助嘛。”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员们的动作逐渐越来越熟练,教室里弥漫着一种专注而又充满激情的氛围。
李向明在教室里来回走动着,不时地停下来给予学员们一些指导和建议。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欣慰和自豪,心里暗暗想道:
“这些人一个个都有着很大的潜力,只要他们肯努力,机械厂的未来肯定一片光明。”
这时,一位名叫赵刚的老员工引起了李向明的注意。赵刚在操作过程中动作十分沉稳,几乎没有出现什么差错。
李向明走到赵刚身边,微笑着说:
“赵刚,你操作得很不错啊。能看得出来,你对这些操作技巧掌握得很好,看来你在日常工作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啊。”
赵刚抬起头,谦逊地说:“厂长过奖了,这都是我们应该的。我在以前的工作中就接触过一些类似的设备,所以稍微熟练一点。
不过我也从你今天的讲解中学到了很多,特别是关于对原理的理解,这让我对机械制造有了更深的认识。”
李向明点点头说:“嗯,有这样的态度就对了。咱们机械厂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和进步,大家都要继续保持这种学习的精神啊。”
李向明深知,要打造出具有竞争力的机械厂,专业的知识和技术指导是不可或缺的。因此,他决定不辞辛劳,亲自走访,寻求那些在机械领域德高望重的专家学者以及经验丰富的退休老工程师们的支持。
在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院士的路上,李向明显得格外专注。他提前做了大量功课,深入研究了老院士在机械设计领域的杰出贡献以及他对行业前沿技术的独到见解。他心中反复思量着与老院士交流的话题,既想着要展现出机械厂的发展规划,又要提出能够让老院士心动且愿意出山相助的理由。
终于,李向明来到了一座充满学术氛围的科研机构。他按照地址找到了老院士的办公室。那是一间布置简洁而庄重的房间,墙壁上挂满了各种学术荣誉证书和奖章。李向明轻轻敲了敲门,过了一会儿,门开了,一位年逾古稀的老院士出现在眼前。
老院士身着一件深色的中山装,戴着一副精致的老花镜,目光深邃而专注。李向明微微欠身,礼貌地说道:“院士,您好!我是龙腾企业的李向明,很荣幸能有机会来拜访您。一直听闻您在机械设计领域的卓越成就,我们龙腾企业即将建设一座现代化的机械厂,目前正在筹备阶段。我深知您丰富的经验和宝贵的见解对机械厂的发展至关重要,所以特地前来,诚邀您能为我们的机械厂担任技术顾问。”
老院士微微抬了抬眼镜,上下打量了李向明一番,眼中闪过一丝探究的光芒:“李厂长,机械厂的筹备工作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涉及到众多技术难题和复杂的工程问题。你想过如何解决这些难题吗?”
李向明的心跳略微加快了一下,但很快他便镇定下来,自信地说:“院士,我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我们在前期的市场调研中,对行业的最新技术和发展趋势有了深入的了解。同时,我们也汇聚了一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但是在一些关键领域,我们深知还需要您的智慧和经验的指引。您在机械设计方面的造诣,对于我们来说,无疑是一座灯塔,能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
老院士微微点头,点了点头表示认可:“嗯,从你的言语中,我能看出你对机械厂的筹备是有想法的。但是,担任技术顾问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你是否能保证我在这方面的支持得到充分的利用,而不是形式上的走过场?”
李向明连忙回答道:“院士放心,我们一定会安排专人负责对接您,确保您的时间和精力都能得到高效利用。您的每一个建议和意见,我们都会认真对待,切实落实到机械厂的建设和发展中。”
老院士陷入了沉思,片刻之后,他缓缓地说:“李厂长,你提供的资料我看了,很充实。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龙腾企业的机械厂有潜力成为行业中的一颗新星。但是,责任重大,我不能轻易应允。”
李向明诚恳地看着老院士,说道:“院士,我们知道这不仅是机遇,更是挑战。但我们相信,有您的加入,我们有信心克服所有的困难。再给我们的项目一个机会,也给机械行业的一个机会,好不好?”
老院士看着李向明真诚的眼神,微微点了点头,缓缓说道:“好吧,我可以试试。”
李向明喜出望外,连忙道谢,并和老院士深入交流了一些具体的技术细节和未来发展规划。
告别老院士后,李向明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其他几家科研机构,继续邀请专家学者。
在另一家科研机构里,一位名叫陈教授的学者正专注于自己的研究项目。李向明在门口等待了许久,终于等到陈教授暂时停下手中的工作,他便上前递上自己的名片,谦逊地说:“陈教授,您好!我是龙腾企业的李向明,我们正在筹备建设一座机械厂,一直敬仰您在材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想邀请您能加入我们的顾问团队,为我们提供技术支持。”
陈教授接过名片,仔细端详了一番,然后抬起头道:“我对机械厂的建设也很感兴趣。不过,我现在的科研项目任务也比较重,能否协调时间来支持你们?”
李向明立刻回应道:“陈教授,您放心。我们会根据您的时间安排,灵活地与您沟通合作。我们可以提前预约时间,只要您能在关键节点上给我们一些专业指导,我们已经非常满足了。”
陈教授沉思了一会儿,说道:“嗯,你们的诚意让我很感动。那好吧,我可以加入你们的顾问团队,但希望你们能按时完成各项筹备工作。”
李向明欣喜若狂,激动地握住陈教授的手说:“感谢您,陈教授!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不辜负您的期望!”
在李向明邀请一些专家学者的时候,龙腾企业即将建设机械厂的消息也传播开来,整个机械领域的学术圈都为之震动。
众多专家学者听闻了李向明的大志,纷纷被他的情怀与决心所打动,一些早已退休的老工程师更是在得知消息后,不顾年事已高,毅然决定投身其中。
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龙腾企业的办公大楼里,李向明正坐在办公室里,研究着机械厂的筹备计划。
门突然被轻轻推开,秘书走了进来,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李向明微微一怔,随即露出了一丝期待的笑容,起身整理了一下衣摆,向着会议室走去。
当他踏入会议室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
会议室里已经坐满了人,一位位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的老专家学者们正端坐在椅子上,目光专注地看着李向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坐在首席的是一位名叫林院士的老前辈,他虽已年逾古稀,但眼神依然锐利如炬。
看到李向明进来,他微微点头,起身迎了上去,脸上洋溢着和蔼的笑容,伸出手来:
“向明啊,久仰大名!今日前来得见,实乃欣慰。
我听闻你筹备机械厂的事,心中甚是高兴。
咱们国家的机械行业发展需要像你这样有志之士的努力,我虽已退休,但身体尚可,还想去贡献一份余热啊。”
李向明连忙与林院士握手,眼神中满是敬意与感激:“林院士,您能来,真是太好了!机械厂的筹备,正需要您这样的专家指导。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定当竭尽全力,不辜负您的期望。”
林院士微笑着拍了拍李向明的肩膀,说道:“向明,我对你的能力深信不疑。
机械行业是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撑,我们这些老家伙虽然退居二线,但心始终牵挂着行业的未来。
你的机械厂项目,我看很有前景,我愿意出山,与其他同仁一同助力你,为国家的机械事业再添砖加瓦。”
这时,其他专家学者们也纷纷起身。
那位头发花白、背有些微驼,曾在机械设计领域有着卓越贡献的赵教授,上前一步,略带感慨地说:
“向明啊,我们这一代人,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都奉献给了机械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