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爆虬龙

第171章 夜宿乾元镇(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酱爆虬龙》最新章节。

莫玉铭在酒店中安顿好了后,便走出了酒店来到街上闲逛。乾元镇地处魔兽山脉和内陆城池之间,这里虽然已经不属于魔兽山脉的范围,但依旧是山区腹地。

虽然小镇四周都是高山,但和魔兽山脉的高山大川比起来已经不是一个档次。

不过这里的山脉也大多数是没怎么开发的原生态山林,所以山中野兽魔兽之类还是比较多,只不过像这些山区是很少会有强大的魔兽的。

所以在小镇四周的居民都是以猎户和自由农民居多,他们大部分都是自给自足,很少和外界交往,最多的是到小镇上卖一些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和一些兽皮兽骨等,而后用所得的财物购买一些生活用品和普通的狩猎兵器以及器具而已。

现在已经时近傍晚,周围的住民已经都已离开,镇上已经没有多少行人,大部分店铺已经关门歇业了,只有少数几家店铺还在开门做生意。

莫玉铭来到一家小吃店坐下,随便叫了一些吃食。这是一家很小的店面,供客人吃饭的桌椅都是摆在街道的路边,也就三四张而已。

在这吃东西的人也很少,只有寥寥数人。那宁静的小镇,在黄昏的余晖下,显得格外祥和,却又隐隐透露出一丝冷清。

莫玉铭坐在那里,静静地感受着这个陌生小镇的氛围,心中思索着即将前往的中原城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小店的旁边是一家铁匠铺,铺面也很小。

铺子里面都挂满了各类日用工具和一些刀剑兵器等,绝大多数是凡铁件,少数是经过加工的炼铁兵器。店主是一个中年大汉,一级炼器师,也是这个小镇上唯一的炼器师。

店主为了招揽生意,将自己的炉鼎摆放在店铺的屋檐下,用几张拼接起来的兽皮做了一个遮风挡雨的雨棚,用几根纤细的竹竿撑着。

可能为了赶制定制的铁器,大汉正在加班炼铁。

此时他正在运功加热炉鼎中的铁矿石,火属性的灵力加入到那块大铁矿中后,铁矿石正在慢慢地变热,变红。

莫玉铭吃东西的桌子离鼎炉的位置很近,甚至可以感受到从炉鼎中散发出来的热量。

正当大汉将已经加热好的铁矿拿到铁砧上锻打时,一个骑着马的半百老头从镇外走了过来,直接来到铁匠铺前下马。

打铁的大汉见状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来接见从马上下来的老头。

“万兄,是什么风将你吹来了?”

“别提了,老兄我现在是流浪汉一个了,正准备打算到哪个地方去找个事做。”

老头下马后叹气道,脸上满是无奈与沧桑。那落寞的神情,让人不禁为他的遭遇感到同情。

“看万兄风尘仆仆的样子,还没吃饭吧,如果不嫌弃就将就着在这吃一些吧!我也正好准备吃饭,咱们边吃边聊。”

大汉将手中的活计丢下,解开身上的围袍,就将老汉引到旁边的小店。抬头望了一下,见几张桌子都有客人在吃饭,便朝莫玉铭这边走来。

“这位小兄弟,能否将就一下,咱们拼个桌?”

大汉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期待。

莫玉铭抬头看了看,还真只有他这桌人少,只有他一人,其他三张桌子都有二三人坐着。

“没问题!”

莫玉铭将自己的吃食往身边挪动了一下,空出大部分桌面给他们。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十代掌门
十代掌门
继承了没落小派第十代掌门的江枫,如何化解宗内长老对自己的掣肘,解决门派发展的问题,在妖族和人族势力交织的天元北陆,筚路褴褛,一路向西,求生存,求发展,求制霸的冒险传说。本书书友群QQ号:1005885061,不见不散。
阿布有糖
罗浮封神
罗浮封神
关于罗浮封神:是一部长篇小说故事。分五部分,共200集。讲述罗浮山民间故事,神仙故事,虚拟人物。是一部长篇小说故事。是继后,我创作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故事。
大山谷的刹那猛丸
想当勇者,结果重生是邪教反派?
想当勇者,结果重生是邪教反派?
(异世界+慢节奏+无系统+救赎热血战斗,可当轻小说阅读)苏云穿越异世界,获得邪神的不死权柄,苏云在被魔女教的使徒忽悠入教后就被迫当起了反派。毁灭,旅行,救赎,变强,复仇。苏云的异世界之旅虽然很坑但是充满了故事。
克莱尔的牛仔
浮萍仙踪
浮萍仙踪
++++王衍本是个没有灵根的凡人,因意外吐下了一种未知的金色液体才有了修炼的资格。做为灵气的载体,金色液体便成了王衍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也是他修炼的根基。不仅如此,金色液体对王衍的肉身和神魂都进行了改造。他的血液也变得特殊了起来拥有了许多不可思议的功效。将血液滴入画符材料中,符录威力会得到极大提升;炼丹时融入一滴精血,不仅可以提高炼丹的成功率,丹药的品质也会得到质的飞跃;将血液滴入废丹之中,废丹
蓝色绣球
问剑江湖
问剑江湖
这一世的江湖:是那个说出“文不涉江湖,武不入庙堂”的少年的江湖;是那个胡言“腰间但有一壶酒,天官媚娘皆如狗”的疯子的江湖;是那个写下“妾自眼底无江湖,唯盼红妆入君门”的女子的江湖;是那个放言“亘古侠士无穷尽,唯我一剑皆斩之”的老人的江湖;是那个牵驴走山河,笑称“行及三山五岳,阔别四海红颜”的和尚的江湖;是那个浓妆粉黛,豪言“戏下无人谈,唱与山鬼听”的戏子的江湖;这一世的江湖风云四起,这一世的江湖
江南已逢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