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奴录

第15章 包不同(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仙奴录》最新章节。

“无极”

“嗯嗯!人道、天道、自然之道、道非言道谓之道本道便是无极之道... ...好名字!好名字”!

胖子一边点头一边摇着折扇自语道。

无极也不懂那胖子说的什么道不道的,虽然自己从小生活在道观里,却从没有机会听观主他们讲道,观内弟子们每日都在为生活和修炼奔波劳碌,哪里有劳什子时间去听坛论道……。

现在胖子一本正经的说出这样一番话来,再配合他那报团取暖式的五官,无极只觉得有些说不出的滑稽可笑!

见无极也不搭话,那胖子又继续道:“这一局你我算作平手好了,那灵草既是你先发现的就归你了,山水有相逢咱们后会有期”!

说罢也不等无极回话,似乎有什么急事一般转身就走。

宋无极看着胖子挺胸抬头左右甩着长袖,迈着大步前行的背影。摸着下巴嘀咕道:“看起来好像很有些道行的样子,不过还真挺拽”!

叠彩山主峰

“看来我们走的不是同一条路线,否则以他们俩人的实力应该早就到了,相信他们应该不会出什么状况吧!……

今天已经是第二个月的最后一天了,看来接下去后面的路还是要一个人走”!

无极看着自己留在山顶巨石上的标记自言自语道。

第二天,当一轮红日冲破了地平线的束缚喷薄而出,穿透了紫色云层的朝阳放射出万道金光时。打坐了一整夜的宋无极站起身来,迈开坚定的步子独自迎着那万道霞光 ,大步向着内圈的方向进发... ...。

数日之后

第四具了,无极一脸阴沉的翻过一具倒伏在河边的尸体,真的是他!那个前阵子被无极救过一回的黑衣少年林正,此时他那毫无血色的脸上,黑色的竖纹印记显得更加刺眼,前面遇到的三具尸体也是这般,都有个相同的印记。

林正看起来死去的时间并不太长,血液还没有完全凝固,无极在他死不瞑目的眼睛里感受到了极度的不甘和强烈的愤恨... ...。

不觉间,一股突然喷涌而出无法压抑的暴虐情绪似乎要将无极的胸膛撑破!它就如那轮初升的红日般欲喷薄而出,想要用自己的一腔热血去扫除这世间一切暗!荡尽这世间一切恶!……

无极心中呐喊:

“为什么?他们做错了什么?难道就因为这个与生俱来的该死印记,他们就活该像条死狗一样的躺在这里曝尸荒野!?”

这该死的印记从一出生就伴随着他们,凭什么他们生而为奴!难道他们别无选择只能认命吗!

“去他妈的命!老子的命自己来决定,我命由我不由他!……”

无极不觉得自己是个喜欢多愁善感的人,他没有那种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也不愿做什么扶危济困的英雄豪杰。

他的愤怒更多的是一种同病相怜!是一种惶恐和无助!

因为他的身份和眼前冰冷的尸体是一样的。他的奴印虽然被暂时屏蔽了,但归根究底他们都是“罪奴”,都是被当成欲要狩猎的目标—“人形蛮兽”!

不过相比起他们,无极又是幸运的,以前在他心底深处对老道士的严厉和无情是有情绪的。

这一刻他释然了,不管老道士有什么特别的谋划,这具千锤百炼的身体和遮天符都是他送给他的“护身符”和一个活着走出试炼之地的希望!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周离行
大周离行
这天下,并只有皇道。战乱与纷争的交织,朝堂与江湖的恩怨。一场大幕的牵扯,一段乱世的离行,谱写的不过是满是人情,回首再望时,少年已非少年,天下已非天下!
赵磊韵
仙途漫漫凌云志
仙途漫漫凌云志
在广袤无垠的大陆之上,有一座神秘而古老的山脉,名为青云山。此山高耸入云,云雾缭绕,其间隐藏着无数的神秘与奇迹。传说,在这青云山的深处,有着通往仙界的通道,引得无数修仙者心驰神往。在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庄里,生活着一个名叫林风的少年。林风自幼父母双亡,跟着年迈的爷爷相依为命。他生性机灵聪慧,但却因家境贫寒,常常受到村里其他孩子的欺负。然而,林风的心中一直怀揣着一个不平凡的梦想——成为一名强大的修仙者,
喜欢饭苞草
无限道图
无限道图
人之所以追寻幻想与传说,是因为现实的残酷,当死亡来临之时,五感断绝,思绪停转,李绩才知道自己原来是这样怕死····“无论如何我也要活下去!”练长生不老丹,吞日月而绝众生······乃至是踏寻禁忌,只为了活下去!
我的声
戏说封神榜
戏说封神榜
你是否渴望探寻神秘莫测的神话世界?那不妨翻开这本翻译成现代文的。它作为中国古典神话小说的经典之作,构建了一个光怪陆离、充满奇幻色彩的封神宇宙。书中既有姜子牙的足智多谋,又有各路神仙妖怪的奇能异术,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此次以现代文呈现,彻底打破了语言壁垒,让普罗大众都能轻松读懂。不管你是学生、上班族,还是文学爱好者,都能沉浸在这场神话盛宴中,感受古代神话的独特魅力。快来开启这场奇幻的封神之旅吧
阿尼头
鸦仙人
鸦仙人
寒夜鸦鸣起,少年踏仙途。韩榆蜷缩在破院角落,奄奄一息。直到那只乌鸦落在他肩头——“娃儿交出宝贝,道爷教你本领。”黑袍老道的声音嘶哑,韩榆交出了祖传的修仙信物,却在掌心悄然复刻第二枚。从此,他的修仙路多了条铁律:摸过的,都是我的!——本书又名
封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