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晚唐,从节度使之子开始

第414章 瓜分(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晚唐,从节度使之子开始》最新章节。

坐在角落处的冯道,忍不住对齐慎解释道:“主公多虑了,那义武、成德、卢龙三镇,合起手来也只能与晋国勉强对抗,倘若咱们魏国与晋国联合,这三家哪里还有实力硬撑?”</P>

“嗯,的确是这个道理。”齐慎自顾自颔首道。</P>

见冯道打断自己发言,敬翔将对方上下打量了一遍,好奇道:“这位小友是哪里人氏?”</P>

冯道合袖行礼道:“不才沧州冯可道,见过敬大人。”</P>

“哦,你就是冯道。”敬翔伸手抚了抚下颌,赞赏道:“我知道你的名字,听说你出身寒门,却博知经史、擅写文章,想不到如此年轻。”</P>

冯道闻言,心中受宠若惊,忙谦虚道:“敬大人谬赞了,在下不过些许认得几个字,若论才学渊博,怎敢与大人相提并论。”</P>

敬翔笑着点了点头,转头对齐慎道:</P>

“正如这位冯小友所言,主公倘若与李克用合作,那义武、成德、卢龙三军,除了俯首听命外,再无其他办法。”</P>

“特别是卢龙军,现在不是有李匡威、李匡筹两位节度使吗,那李匡筹占据幽州,自称节度使,还发兵支援卢彦威,与我魏国作对,甚是可恨。”</P>

“主公可支持其兄李匡威,助对方重夺城池。那李匡威如今后路尽失、补给断绝,为了生存,只能选择与咱们合作。”</P>

齐慎听罢,点头道:“好,孤听你们的。明日孤便派使者前往晋军军营,向李克用传达孤和诸位先生的意思。”</P>

李振在一旁小声提醒道:“主公,李克用与三镇藩兵大战一年,原是存了吞并他们的意思,如今好不容易快要取胜,我等却在这个时候,提出与他平分地盘……只怕对方心里不服啊,我等应该早做打算。”</P>

“孤知道,李克用当然不服,不服又如何,晋军如今已是强弩之末了,难道他真的想和孤开战吗?”</P>

齐慎此时已下定了决心,正色道:“李克用想要河北,孤也想要河北,孤与此人早晚会有一战,只不过不是现在……孤现在地盘太多了,需要一定时间来整合。”</P>

敬翔拱手道:“主公英明,现在的确不到与李克用翻脸的时候。”</P>

…</P>

就在齐慎在后方谋划与李克用瓜分三镇的当口,幽州前线,一直在巨马河附近按兵不动的杨师厚,终于开始动手了。</P>

此前的魏军,原本分作两部。</P>

一部驻扎在巨马河北岸十数里处的会昌县城,另一部分则驻扎在巨马河南岸。</P>

这日天将拂晓,在杨师厚的命令下,会昌城内的三万魏军,忽然顶着满天风雪、倾巢而出,很快来到西北方向的固安县城下。随即开始搭建攻城器械,做出一副将要攻打城池的样子。</P>

城内的刘守文、刘守光,以及卢彦威得知消息后,心中顿时惊疑不定。</P>

因为天色尚未完全放明,城外又风雪交加,他们根本不知道敌军来了多少,还以为杨师厚已经领兵渡河,亲临城下了,赶忙匆匆组织人手,准备据城抵抗。</P>

谁知等他们安排好人手,风雪也慢慢减弱时,城外的魏军又突然没动作了,先前的攻城器具也被对方全部收回。</P>

“奇怪,这帮魏国人在干什么?”</P>

固安县城门上方,身为主帅的刘守光登高远眺了一阵,疑惑不解道。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红楼之皇权枯骨
红楼之皇权枯骨
关于红楼之皇权枯骨:一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名着红楼梦更是人人有自己的看法。笔者对于贾家的倒下没有一点同情,作为封建社会的勋贵,他们享尽荣华富贵,然而他们却,藏污纳垢,贪张枉法,无视世俗礼法!目光短浅且各个装腔作势!入红楼拆掉四大家族,他们没有一个无辜之人!
流浪的西北
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
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
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苏璟重生大明开局签到成首富,本想咸鱼种田,却撞上朱元璋的打土豪大业。陛下,您收商税养宗亲,跟养猪场抽成喂饲料有啥区别?朱元璋拍案而起:放肆!朕养的是宗室,不是猪!于是大明最离谱的君臣互怼现场诞生了:苏璟用签到奖励的忽悠朱元璋搞国企改革皇帝要抄家,他当场掏出手抄本:这可是我给皇家图书馆的预付款当朱棣靖难兵临城下,苏璟突然点亮靖难模拟器系统彩蛋
如烟如梦53
世家的上下三千年
世家的上下三千年
吕涛觉得米莱改革力度还不够,于是穿越至战国末期决定搞一场新的社会实验,即以商立国,治国实行承包责任制,所有官员都打包聘请,接受全民监督……
亭云居士
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
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
平行时空中,长平之战身死的赵括穿越回几年前,竭尽全力避免了亡国命运,却遭赵王忌惮。蛰伏数年后政变夺权,面对雄才大略的秦始皇,转变思路向外发展,历经苦战称霸西域,与中原王朝战少合作多,最终形成了华夏文明影响千年的两大帝国,改变了历史格局。
上班苦
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关于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本书融合历史推演与权谋智斗,重塑一个杀伐果决、深谙帝王术的袁本初,书写不同于的河北霸业史诗。
左牵黄右擎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