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礼物
当侍女轻轻展开那张字笺时,一行娟秀的字迹跃然纸上,上面详细记载着“醒神方”的改良之法。
戌时三刻,萧谨言立在望月亭内,望着满园灯火呢喃:";当年我百日宴,只摆了五桌...";忽然肩头一暖,李宝儿将狐裘披在他身上:";你抓周时攥着《黄帝内经》不撒手,爹说萧家医脉不绝。";
西厢突然传来瓷器碎裂声——原是英子偷试针灸,把洗三盆当灸盒使。满府笑骂惊飞梁上燕,却见萧承煜在奶娘怀里睡得香甜,腕间银铃与檐角铜铃共振,奏出一曲《太平乐》。
子时的更鼓声中,最后一辆香车驶离崇文门。李宝儿倚着朱漆大门,指尖拂过门环上五婶绣的平安符。
夜幕降临,微风轻拂,带着樊楼残留的酒香气,缓缓飘来。这股醇厚的酒香与慧养堂新捣制的草药香气交织在一起,宛如夜空中舞动的精灵,在汴京的春夜中共同酿造出了最为醉人、令人心驰神往的琼浆玉液。
当夕阳的余晖渐渐将萧府那高高的檐角染上一层淡淡的暮色之时,正厅内早已堆满了各式各样精美的礼盒,它们堆积如山,仿佛一座闪耀着光芒的宝山。
其中,装在紫檀匣子中的南海明珠散发着幽幽的光芒,犹如深海中的神秘瑰宝;那一卷卷绚丽多彩的云锦缎匹高高地摞起,甚至比伶俐可爱的英子还要高出许多。
而位于最上方的一尊药玉麒麟更是引人注目,它口中紧紧叼着陈贵妃赏赐的赤金长命锁,显得格外珍贵和庄重。
此刻,五婶张秀梅正坐在一旁,手指颤抖地清点着一叠厚厚的银票。她那专注的神情和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
从铜山镇特意带来的二十幅精美绣品,眨眼间就被抢购一空,就连准备送给宝儿的那幅寓意吉祥的《百子图》,也被兵部尚书夫人看中,硬是用两匹华丽的蜀锦强行换走了。
";八十四两!整整八十四两啊!";四婶攥着药材账本,枯瘦的手指划过";天麻五钱换金裸子一枚";的字迹,";宝儿你瞧,刘老先生的百年山参被太医院院使包圆了,说是抵得上三年俸禄!";
萧谨言小心翼翼地抱着已经进入甜梦、睡得十分酣畅的煜哥儿,缓缓地踱步走进了偏厅。一踏入门槛,他便被眼前满地堆积如山的银票和金光闪闪的金锭所吸引,一时间竟忍不住笑出声来。
“夫人啊,你这百日宴可真是办得出神入化!只怕太医院里那些同僚就算兢兢业业当值个十年,恐怕都难以收到如此之多的‘脉礼’呢!”萧谨言一边笑着摇头,一边啧啧称奇。
话音未落,只见他突然像是变戏法一般,从宽大的衣袖之中轻轻一抖,一块精致无比的鎏金牌匾拓样就这么展现在众人面前。
“快来猜猜看,刚才陈贵妃身边那位权势赫赫的大太监悄悄塞给我的是什么宝贝?哈哈,竟然是‘仁和绣坊’的御批字号!
有了这块金字招牌,咱们家日后的生意必定会如日中天呐!”萧谨言满脸得意之色,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此时,李宝儿正在有条不紊地将地上散落的一张张银票仔细收起,放入一个雕工精美的缠枝莲纹漆盒当中。听到夫君的话语,她停下手中动作,微微挑起细长的眉毛,嘴角轻扬露出一抹浅笑。
“夫君有所不知,此事妾身早就与五婶商议妥当啦。我们打算在那繁华热闹的朱雀门附近盘下一间上好的铺面。到时候,四婶晾晒好的珍贵药材可以通过慧养堂的销售渠道销往各地;而咱家精心制作的各类精美绣品,则专门供应给那些尊贵的官家眷属们享用——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嘛!”李宝儿语气轻快,显然对于自家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只见她轻启妆奁,那精美的匣子仿佛隐藏着无数秘密。突然间,她的手如同变戏法一般,从妆奁的夹层中精准地抽出一张泛黄的地契。
“你可知道我为何非要买下这朱雀门的三进院子吗?”她朱唇微启,眼中闪烁着精明与期待的光芒,接着缓缓说道,“西厢要改成库房,用来存放那些珍贵的货物;东厢呢,则打造成一座精致的绣坊,让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在这里织出如梦如幻的锦绣。至于后院嘛,阳光充足正好可以晾晒药材……”
正当她滔滔不绝地描绘着未来的蓝图时,窗外突然传来一声英子的惊呼。众人纷纷侧目望去,原来是英子在仔细清点红蛋的时候,惊讶地发现某位尚书夫人竟然别出心裁地将一只价值不菲的翡翠镯子悄悄地塞进了粽子叶里当作彩头!
此刻,微风拂过屋檐,悬挂其上的铜铃发出清脆悦耳的叮当声,与五婶口中哼唱的永州小调相互交织、融合在一起。那悠扬婉转的歌声宛如潺潺流水,流淌在每个人的心间,使得满室的珠光宝气都仿佛被酿成了甜甜蜜蜜的琼浆玉液。
张玉花微微抬手,轻抚着头上那镶嵌着翡翠的抹额,不禁感叹道:“想当年,咱家谨言高中状元之时,所收到的贺礼加起来恐怕都不及今日这些的一个零头啊!”说罢,她轻轻摇了摇头,脸上既有对过去的怀念,又有对如今繁华景象的欣慰。!";
话音未落,煜哥儿忽然在梦中咯咯笑出声,腕间银铃与满室欢语,恰谱成汴京最动听的市井繁华。
再说这些参加完宴会的贵客们步履匆匆地回到家中,稍作歇息之后便迫不及待地打开了放在桌上的礼物袋。当他们逐一查看里面的礼品时,不禁瞪大了眼睛,脸上满是惊讶之色。
只见这些礼物各式各样、琳琅满目,每一件都独具特色。有的是精美的丝绸手帕,绣着繁复华丽的图案;有的是小巧玲珑的翡翠挂件,晶莹剔透,散发着温润的光泽;还有的是珍贵稀有的古籍善本,纸张泛黄但保存完好,透露出岁月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