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水浒:将造反进行到底》最新章节。
张三喜笑颜开,北宋亩产大概为一石到到一石半,换算下来,一亩地也就收个两百斤左右。
他们一次缴获一万多石,已经非常乐观了。
“兄弟们伤亡如何?”
宋万脸色一暗:“死了一个,伤了五个,这群贼秃虽然不济事,却还是有点身手的。”
张三让人收敛好战死的兄弟,随后又挨个查看受伤的战兵。
他们都按照训练时要求的,用沸水煮过的绸布裹住伤口,张三见状点头赞扬,接着又安抚了一番伤兵。
出了寺庙大门,阮小七前来禀报:“哥哥,百姓们都集合好了,直接带他们上山吗?”
张三抬手阻止道:“不可,等我过去沟通一番,咱们只要那心甘情愿入伙的。”
“宋万,通知兄弟们,把贼人的头颅砍下来,然后用他们的血,在墙上写下‘铁面枪牙,为民除害’几个字。”
“对了,记得在这寺里找一找,看有没有什么田契、借条一类的。”
张三把同样的命令,交代给一名亲随,让他去通知山上的时迁。
此情此景,有诗为证:
朔风卷地鸪声啸,英棒划空恶人嚎。
蒲团暗藏催命契,袈裟裹尽民骨膏。
春耕夏耘收血穗,醮祭过后千户凋。
磁阳山上铁面过,半岭残土半岭焦。
……
程志祖籍瑕县,是个读书人。
他祖上曾有人在朝为官,家中也积攒下了几百亩良田。
到了他爷爷那一辈,学问越发不济,为了进京应试,便卖了一百亩。
传到他父亲这里更加不堪,不仅学问一窍不通,还因为信了那释教,居然瞒着家里人,把自家的田全部投献给了寺庙。
一家人就此从上等人家,变为了底层佃户。
再后来,程志过的愈发穷困,他母亲的一场大病,导致他家又向山上道观借了贷,就此彻底走上不归路。
母亲撒手人寰,自己的浑家被贼道人拿去抵债,后来不堪受辱自尽而亡,老父亲自觉对不起全家人,吊死在了寺庙大门口。
像他这样家破人亡的,在佃户中虽不多,却也能找出几个。
大多数的佃户,都是因为家中有人信教,从而被骗了田产,不得已沦为佃户的。
这些人也是在成为佃户后,才看清了出家人的真面目。
前几日,程志心中不忿,觉得自己识文断字,便写了状纸去县里鸣冤,谁知又被那吸血的衙役,给敲出了最后一点膏髓。
他状没告成,回来后,反而被得知此事的贼道人,给打的下不来床。
程志心灰意冷,本想在今夜悬梁,他绳子都已经挂好了,却被踹门而入的阮小七给救了下来。
阮小七没有多说什么,只让他往打谷场一去,到那里再决定还要不要自杀。
程志双目无神的来到打谷场,看到摆放的一堆光秃秃头颅时,眼睛里才算有了点神采。
“队列这么严整,是泰宁军?”
“不像,泰宁军怎会如此客气?”
“管他是谁,能杀了这群贼秃便是好人。”
周围的人窃窃私语,有的人只觉解气,有的人激动流泪。
待到时迁把道士们的头颅带过来时,程志突然发出一声渗人的嚎叫,他不顾战兵的阻拦,红着眼冲过去拳打脚踢,以发泄心中积攒的恨意。
随着他的举动,佃户们也蠢蠢欲动起来,大家都被盘剥已久,恨不得生啖其肉。
……
此间种种有分教:
梵语诓人田易主,丰年难纳庙观租。
良产终为僧侣有,道观索命债如荼。
寒窑病骨汤犹冷,荒冢孤魂泪已枯。
但见朱门金塑佛,谁闻野岭泣鸦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