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的我,只想跑路

第179章 造化封号(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后的我,只想跑路》最新章节。

但现在也只有回去才能知道了,他已经来到了红玉会的辖域内,估计不要一天的时间他就能回到青木会的驻地,也不知道青韵这段时间把青木会搞成什么样子了?

至于第五座坤元殿的发现他并不意外,毕竟他身上的红光都亮过一次了,当时还给三女吓了一跳。

红色妖马在长满零星青草的道路上疾驰而过,如同一道红色的光影在众多正在猎杀坤元兽的剑选面前掠过,在其背后扬起一阵阵黄色的烟尘。

“刚才那个红色的马背上好像坐了一个人,看衣袍似乎是青木会的一位大人。”有人看着淹没在烟尘中的红色身影对着身旁的同伴说道。

“怎么可能,青木会的那三位大人基本上没有出去过驻地,怎么可能出现在这里。”他的同伴立即反驳道。

“青木会又不会只有那三位大人,听说青木会的原始成员足足有七位,刚才过去的说不定就是其中一位。

而且你别忘了,这里可不是外界,能驯服妖马的人又岂会是简单的人物!”

“照你这么说还真有可能是!说起青木会,他们的会首真是神仙一般的人物,竟然能聚齐这么多厉害的人在她的身边。

仅我知道身份的就有火炎会的萧若凰,还有五岳会的前会首岑崇,光这两个人就已经不得了了,还有剩下的四个完全不下于他们的人物,红玉会输的是真不冤。”

“谁说不是呢!那些修炼木系功法的剑选的运气真是太好了,有这么一位会首罩着他们,而且还替他们争取到了五分之一的可以通过剑选的名额。”

“比起覆灭红玉会,我更佩服她在四大联盟中纵横捭阖,让剩余的四大联盟都同意她的分配方案,简直又是一个可以获得封号的绝世猛人。”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沈旭也算明白了,左宸的目的不是让他自己获得封号,而是让青韵代替他获得封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而在白露那里沈旭也知道了造化封号背后所代表的意义。

四方剑圣协同五大宗门共同创立四方剑盟之际,曾不远万里从中州带回一块神秘莫测、蕴含无尽造化之力的造化石碑。

建立四方剑盟后他施展惊天手段,将其与四方剑选以及四方剑盟的广袤疆域紧密相连。

但凡在四方剑选中脱颖而出、被其所选中之人,便能得到造化石碑所赐予的独特封号,即众人所称的“造化封号”。

而造化封号也并非只是一个虚名而已,但凡是有幸获此殊荣者,无一例外都注定能够成就造化之境,而造化境的修士即可被称之为——尊者。

不论是苏景的祖父皓月剑尊,还是白露口中提及的天河剑尊,乃至四方剑圣本人都是这一境界的修士。

而造化境过后便是问虚境,通常情况下,唯有达到问虚境的修士才有资格被世人尊称一声“圣者”。

尽管四方剑圣自身尚未突破到问虚境,但因其实力无敌于尊者境,离问虚之境也只有一步之遥,行川域的修士对他尊崇有加,便也敬称其为“圣”。

自四方剑盟开启四方剑选以来,历经岁月沧桑,一共诞生了九位封号剑选。

这九位封号剑选连同皓月剑尊一道,共同构成了四方剑盟的最高决策机构——四方议会,主宰着整个四方剑盟的命运走向。

如果青韵能在这次剑选中成功获得造化封号,她将成为四方剑选历史上第十位封号剑选,也将加入四方议会成为四方剑盟最高决策者的一员!

“造化境!好遥远的境界。”沈旭不禁在心里感叹道。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逆仙行者
逆仙行者
一场浩劫卷动了南海的修行界。这就像一场瘟疫,慢慢的扩散到了整个天下。天外来客,妖魔横行,百家诸子,纷争不断。谁说妖魔鬼怪都是邪,谁说百家诸子又是正。某一天……有一神秘少年出现了……他的出现让整个修行界为之动荡。
门庭望月
天龙:重生慕容复之我要做皇帝
天龙:重生慕容复之我要做皇帝
重生慕容复之我要做皇帝:穿越慕容复,复兴大燕不必,但皇帝还是要当!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神功!美人!江山!统统要抓在手里!多年后,慕容复提兵百万,封狼居胥。“请义父登基,取赵氏而代之!”一员小将朗声,“谁敢反对,我岳飞第一个不答应!”“俺韩世忠第二个不答应!”万军中,慕容复的一百多个儿子齐声道:“为苍生计,请父皇登基!”
天命东皇太一
恶毒女修不装了,开局五个炉鼎
恶毒女修不装了,开局五个炉鼎
叶妩穿到一本书里,成为书中的舔狗女配。女主林欢欢和她的诸多后宫每天过着快乐的日子。她却不要命看上了女主的后宫之一:隔壁修炼无情道,却只为女主沉沦的剑修男主。书中,她放着五个极品不要,几十年如一日给男主当舔狗。叶妩看完这百年记忆,脸都黑了。当...
抓星星的羊
天界踏尽神魔骨
天界踏尽神魔骨
我的第一个师父竟是大魔头,炼气一年成了天下公敌。从此步步凶险,百死一生,一路走上巅峰,才发现这个世界真正的隐秘。不仁不义的天界,我来砸碎,不可一世神魔,皆来受死!
青铜老戈
仙途风云录
仙途风云录
说他是凡人,有点修为,说他是修士,没们没派的,算得了什么修士?这是一个风云诡谲的时代,也是一个群魔乱舞的岁月。白身怎么了,白身也能踏步仙道,即便是人神共愤,亦奈我何?
廿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