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卿染传》最新章节。
祈年堂最上面一间,齐二位夫人正坐在火塘上,火塘旁放着一把太师椅,上面是荀卿染。
“袁孝媳妇可以去牡丹楼。”齐二夫人吩咐荀卿染道。
一个穿着绿色新鞋的女子迎了上来,脸上带着讨好的笑容。
荀卿染看了那妇人一眼,道:“他们需要帮手,你跟她一起去吧,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尽管问她。”
袁孝一家人连忙领命,带着旺财一家人离开了。
芍药阁原本的掌柜就是蔡嬷嬷,也就是齐三祖母身边的一位丫环。前些日子,因为她是赌场的老板,所以被开除了。是齐三夫人向大夫人哭诉,说蔡嬷嬷对她照顾有加,对她格外好。大夫人去找容氏,说她被赶了出来,说她要是把她的事情说出去,岂不是丢了齐家的脸,所以就把她打发到了外院。
芍药阁主母的位置,就这么空了出来,原本有好工作的,自然是不愿意,但原本没有工作,或者工作不太好的,却是眼馋。
袁孝一家,就在荀卿染的府邸之内。袁孝一家人,原本就是个打杂的,她有个大了十多岁的妹妹,负责打理花园,在府中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两个姐姐和两个哥哥结婚了,他们都姓袁。
齐二夫人道:“可是让人把三祖母请来了?”
荀卿染道:“一大早我就派人送她去了家庙,她现在应该已经到了。”
齐三太后被罚在家庙里反省,翌日,乾哥儿又生了一场大病,高烧不退,叫来了太医,也不肯服药,整日里只叫母亲,把容氏也吓了一跳。容氏气得七窍生烟,她告诉云哥儿,等他的伤好了,一定要把齐祖母带回去。他拒绝服药,决不让三祖母齐回家。云哥一听,果然把药喝了下去。
容氏不能辜负一个孩子的期望,所以齐三太才会在五天后被人带回了家。
“明天是23号,马上就要过年了。按照以往的惯例,祭祀灶王爷的仪式已经准备好了。荀卿染说着,将灶台上需要的东西,一一列了出来,给齐二夫人。
齐二夫人看了看,又放了下来:“你还真是有心了。你最近办事越来越好,我也就放心了。”
荀卿染从祈年堂回来后,就一直呆在宁远居,过了许久,他才回过神来。一进门,就见几个妇人和丫鬟急匆匆的跪了下来,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比平日里更多的笑意,荀卿染心中暗道,莫非是临近年关,所以今天的人格外开心?
荀卿染看着床榻上大大小小的行囊,不由一怔。
麦芽跟在他的身后,兴奋地叫了一声。
桔梗笑着走了过来,将荀卿染身上的貂皮斗篷取了下来,放在了一旁,然后紫苑给他倒了一杯茶。
“外婆。他在宫中有事,一时半会儿回不来。黄苓他们已经给四爷准备好了行囊。”
荀卿染在床上坐下,虽然迟到了一段时间,但总算是在除夕前回来了。荀卿染让橘子与麦芽把炕上的东西都清点了一遍,除了齐攸出门的那些东西,还有一些大大小小的包袱。
“应该是四爷带来的土器吧。”
“嗯。”苏青桑应了一声。荀卿染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包袱,摸了摸,觉得像是个匣子,刚要打开,却又停了下来。
“你把行李和衣服都收拾一下,剩下的东西,都放在房间里,等四爷回来。”
荀卿染等人收拾妥当,这时,一个侍女走了进来,“祖母,三祖母到了。”
荀卿染掏出一块怀表,算了算时间,心道,齐三娘现在应该已经到了。你不跟我一起去,来找我做什么?
荀卿染说道:“有请三祖母入内。
小女仆掀开了帘子,齐三太太就像是一阵风似的,冲进房来。荀卿染起身道:“嫂子来了,你先坐下吧。”然后跟齐三太太一起找了张凳子坐下。
齐三太太笑呵呵的道:“四嫂子,你还好吧,我这次回来,先去见你一面。”
荀卿染含笑看了齐三奶奶一眼,见她不管是精神上,还是肉体上,似乎都没什么改变。
三嫂,你回牡丹楼了吗,有没有见过云哥,他现在可好点了?”荀卿染问道。
“我去了一趟。乾哥儿刚刚服过药,就睡着了。哎,我才走了几天,宸哥就消瘦了不少,没有我这个当妈的照顾他,也不知道他这段时间过得有多辛苦。”
齐三娘拿出手帕,一边擦眼泪,一边埋怨。
荀卿染又问了一遍,齐家三太后,果然还是老样子。
“宸哥还年轻,应该有合适的人选。我本来以为他有个好保姆,姑娘们虽然年轻,却很好。荀卿染笑眯眯道:“三嫂,如果你不喜欢,我可以将他们赶走,让他们另请高明,这一次,我保证你能选到合适的。”
齐三夫人一听荀卿染要换人,顿时一窒,连忙摇头。
“好了,你不懂,我这个人,从来都是重情重义,别人都可以背叛我,我也可以背叛别人。不要再提我的事情了,听着让人不舒服。咱们还是来谈谈嫂子的好消息。”齐三太太抹了抹眼泪,脸上重新堆起笑容。
“好消息,什么好消息?”
荀卿染似笑非笑的看着沈天。
“何止是好消息,简直就是好消息,嫂子这是双喜临门啊。”
荀卿染眉头一皱,“这是我的好消息,我都不知道,还得问嫂子。”
齐三奶奶四下里看了看,指着炕上那只柔软的靴子。
“这第一个好消息,还用说吗?嫂子,你不高兴吗?”
这双靴子是她在收拾齐攸的行囊时,发现靴子边缘的绣纹已经磨损,便将靴子取了下来,想要按照原本的样式再绣一次。
所以齐三夫人才会认为是齐攸?
“大嫂果然聪明,刚才四爷就把小厮打发走了,把行礼带回去了。四爷今天一早就进宫了,也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回来,所以一直没有跟老夫人说。”荀卿染道,“嫂子说这是个好消息,可把我逗乐了。就像你说的,这是个好消息。”
“还有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你一定不知道,你一定想不到。”齐三太太笑得更加灿烂了。
荀卿染也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齐三太太脸上的笑容,让她心里很不是滋味,还是齐三太太太那张愁眉苦脸比较好。
齐三祖母说罢,就似笑非笑的望向荀卿染,等待荀卿染上前询问。
荀卿染心思却不在这上面,淡淡道:“你不了解我,我是最好的,每一件都是好消息,我都会很开心。”
齐三太后看荀卿没能拉拢到自己,也不灰心,转而吩咐随行的下人,“你去请这位姑娘过来。
荀卿染瞥了一眼齐三娘,没想到齐三娘还带来了一个人,只是不知她带来了什么人。少女应了一声,转身而去,不多时便带着三个人回来了。
荀卿染目瞪口呆。
为首的女子,年纪不大,看起来也就二十来岁的模样。她穿着一件灰色紧身衣,外面套着一条浅蓝色的裙子。她一头乌黑的秀发扎成一束,脸蛋白皙,化着淡妆,一双大眼睛水汪汪的。她的身边,还跟着一个穿着橘色长裙的小女孩,女孩身高只到她的膝盖,脸蛋白皙,一双大眼睛,和她长得很像。在他们的身后,还站着一个穿着绸缎长袍,背着两个包裹的老妇人。
从他们的穿着来看,应该不是京城的人。这一身行囊,还带着一家老小,莫非是齐家某个远亲,前来探亲,想要投奔?荀卿染若有所思。
女子也是一脸的忐忑,进来后只是扫了一眼,然后就垂下眼帘,紧紧的握着少女的手。小丫头天真烂漫,倒也不害羞,瞪大了眼睛,好奇地东张西望。
齐三奶奶连招呼都不打一声,就把人送到她这儿来,倒真像齐三奶奶的作风。荀卿转过身,看向齐三嫂。齐三太太脸上带着一丝喜色。
“发什么呆,就是她,你要找的人,就是她。”齐三太太瞪了她一眼。
女子抬起头,看了荀卿染一眼,又垂下眼帘,原本就红扑扑的脸,更是涨得通红,犹豫了片刻,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小的,小的,小的,柳氏的望月,拜见祖母。”
然后他转身,让小女孩也跪了下来:“月牙儿,还不给妈妈磕个头?”
“妈妈,你不是妈妈吗?”小女孩乖巧地跪了下来,看了看荀卿染,又看了看柳望月。
“忘记我说过了,我就是我,我就是我,来,给我跪下。”柳望月道。
小丫头不太明白他的意思,但还是双手撑着地面,低着头,给他磕头。
荀卿染沉声道,“我才当家没多久,对家中亲人不太熟悉,她是谁?”
柳望月还没来得及开口,那齐三太太,却是大笑一声。
“嫂子,这是第二个好消息。”
“第二个好消息。”
荀卿染再次回头,却见柳望月和她的女儿,已经在紫苑和宝珠的搀扶下站起身来。荀卿染又看了一眼柳望月,只见柳望月双颊之上,隐隐有两片红晕浮现,竟是长出了冻疮。跟在她身后的丫鬟也是这样,不过少女的月牙脸却是干净的很。
在荀卿染的注视下,柳望月不由得缩了缩脖子。
“四弟妹!”齐三太太靠近荀卿染,目光落在荀卿染脸上。
“给柳……”荀卿染斟酌着对柳望月的称呼,荀卿染说道,“为柳娘子找个位置坐下。”
宝珠连忙取来一张凳子,让月牙儿和柳望月坐下来。
齐三夫人并没有从荀卿染的脸上看到她预料中的愤怒和悲伤,相反,荀卿染对她的态度,就像对待客人一样,让她很是不爽。
齐三夫人的神色变化,荀卿染都看在眼中,但他装作什么都没有看到。有些人,永远不会反思自己的错误,总是把责任推给别人。她犯了错,却要怨人。
齐三太太咳嗽了一声,“四嫂子,事情是这样的。我刚刚从外头回家,车子刚到正门,就看到四少爷身边的一个仆人,正在把他的行囊搬到后院去。我知是四爷来了,心中甚是欢喜。嫂子才刚过门,要是落单了,未免也太凄惨了。三夫人指了指柳望月,“一看就不是本地人,嫂子,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们家的下人,不会搭理他们的。我看到这位嬷嬷,正在跟黄芩的下人说话。黄芩装作什么都没有看到,径直走了进去。我觉得他们很可怜,就把他们叫到了我的车上,想看看他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呵呵呵,真是想不到啊。”
齐三媳妇说到这里,就哈哈大笑。
荀卿染冷眼旁观齐三太后自己玩,既没有催她,也没有动怒。
“嫂子,你也别介意,四爷平日里都是一副冷若冰霜的样子,没想到他还挺会说话的。”齐三太太喝了一口茶,继续道,“柳氏与四爷很久以前就认识了,两人有了婚约,一眨眼的功夫,女儿都长大了。你看,这小子长得这么俊,跟四爷可有几分相像?”
侍女们对齐三太后视而不见,柳望月坐在椅子上,更是忐忑不安,好几次想要开口,但最终还是没有开口。
“是我太善良了,我只是觉得他们太可怜了,再说了,他们毕竟是我们齐家的女儿,我怎么能让她一个人留在这里,我当然要将他们带回来。所以,我就自作主张,把他们带到了这里。我本想把她送到老夫人那里,但考虑到四嫂跟我关系不错,就把她送到嫂子那里去,反正她也要认她,不如你让她认了。大嫂,你在四爷还没回来的时候,就把他们两个收了,等大嫂回来,一定会更加疼爱你的,大嫂和其他夫人,也会知道你的。”
齐三夫人说着,看了眼荀卿染,见荀卿染神色如常,便压低了声音道:“嫂子,我知道你在想什么。成亲还没过半年,突然冒出来个大老爷们,换做是谁都不会高兴的。我是个有经验的人,奉劝你一句,这种事情,以后会很多,你要学会适应。”
荀卿染恨不得一巴掌将齐三夫人拍倒在地,但碍于礼仪,他也只能无视。
荀卿染一边让宝珠给柳望月倒上一杯热茶,一边问道:“柳娘子,你是从哪里来的,有没有家人?”
柳望月见这荀卿染如此客气,也就放心了。
“我出生于江南宁州,我爹是个教书的,我十岁那年就去世了,我跟我娘两个人生活在一起。我娘也是三年前过世的。”
荀卿染道:“那月牙儿多大了?”
“四岁半。”月牙儿伸出手,思索片刻,将手指收了回来。
荀卿染忍不住露出一抹笑意,赞叹一声,“这丫头,还真是聪慧。”
“柳娘子,有件事情,我想从你嘴里听到,你将你为何而来,以及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的说出来。”荀卿染说道。
“是。”王耀应了一声。柳望月连忙道,“妾身一定如实相告,如有得罪之处,还望您不要介意。”
“你说吧。”楚枫淡淡的说道。
“我是宁州红螺县的一个姓氏,和娘一起生活,家里有点田地,开了个小店,勉强能维持生计。五年前,我陪着我娘去郊外的一座寺庙上香,在返回的路上,遇到了一群恶棍,幸亏齐爷恰巧经过,将他们打跑,才将我娘和我娘救了出来。齐爷知道自己的母亲和一个小妾在一起,孤零零的一个人,经常被那些小混混骚扰,便搬出了安国公府的招牌,跑到知县那里说了一声,知县就亲自登门拜访,担保不会有人再来找我和小丫头的麻烦。母亲对齐公子感恩戴德,却不知道怎样才能报答他。齐爷在城中逗留数日,得知妾室尚未订婚,便差人前来提亲。她知道齐爷是国公府的少主,不想嫁给他,但齐爷告诉她,国公府不在乎门第,他也不是长子,只要他喜欢,有个好家世就行。所以,她才同意了。”
说到这里,柳望月有点酸溜溜的,低着头,似乎有点不好意思。
荀卿染仔细思考了一下柳望月所说的内容,一时间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然后,齐爷就借口有事离开了,去处理其他的事情。第二年,我生下了月牙,那时候,齐公子赶到,将这金色的锁链,送给了月牙。”柳望月一边说,一边从她怀中取出一只金色的锁链,交给了荀卿染。
“齐爷每一次出差,途经宁州,总要在妾身处多逗留些时日。三年前,他娘死了,齐爷给他办了丧事。齐爷这两年来,应该是有事在身,不便前往宁州。娘临终时,曾叮嘱妾,齐爷是妾,也是月牙儿最信任的人。妾侍为母后尽孝后,奉母之命,到了京城。外婆,齐爷和他的妾,可是有婚约的,齐爷答应过,要养妾和月牙一辈子的。妾身今日登门,不过是不愿再孤单无依,妾身的新月不可无父。我不想要什么名分,我只想要你的女儿。”
柳望月一边说,一边将另外一份结婚证交给吴煜,然后直接跪下。
荀卿染看了一眼手中的金锁,又想起了柳望月说过的话,两人已经订婚了,而且还立下了誓言,但两人已经订婚了,而且已经好几年没有结婚了。女人遇上这种人,要么就是甩掉,要么就是三个字“甩掉”。
“哎呀,嫂子,你放心,她说过,她不会跟你抢位置的。”齐三太太一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
荀卿染起身,一把将齐三太后拖了出去。
“老四,你好。”外面的侍女还没说完,齐攸就掀开门帘,大踏步的走了进去,一只脚刚踏进去,就看到房间里已经围满了人。齐攸停下了脚步,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哎呀,四爷您终于回来了,真是太好了,太好了。”
齐攸看了柳望月和她的女儿一眼,听到齐三娘的话,他眉梢一挑,看向荀卿染。
荀卿染笑容满面的迎了上来,将齐攸请了进去,然后替他脱下了身上的斗篷。
荀卿染也清楚,齐三太后若是说些难听的话,她还能忍,可是齐攸必然要动怒,到时候齐三太后绝对讨不到任何便宜。
可是荀卿染却不愿意利用齐攸,让齐三太后难堪。她可不希望齐攸一回到这里,就被人盯上。她本以为趁此机会,只要齐三太太识相,自己就能退下,也不至于让人难堪。
齐三太后的心思,明显与荀卿染不一样。她看到齐攸,还以为会有什么好戏上演,结果齐攸完全无视了柳望月,荀卿染也是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至于柳望月,自从齐攸进来后,便一直低着头,一言不发。
齐三娘赶紧来到柳望月面前,拉了拉柳望月的衣服,然后指了指齐游,道:“都这个节骨眼上了,你还低头干嘛?你看,她就站在这里。”
梅望月有些忐忑,但还是抱着一丝希望,抬头看去。
齐三娘再一次弯下腰来,向月牙儿道:“还不快点喊爸爸?啊啊啊啊!”
齐三娘发出一声尖叫,整个人直接被柳望月给按到了地面上。
柳望月见齐攸一睡,顿时面如土色,身体一软,便扑到了齐三奶奶的怀里。柳望月比齐三婆婆高,齐三婆婆直接把她当人肉垫,压在了她的身上。
那侍女连忙上前,将柳望月扶了起来。月牙儿也在柳望月的旁边,紧张的喊着她的母亲。
齐攸皱眉问道,“发生什么事情了?”
这是一个很长的故事,也很复杂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