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再来一碗孟婆汤》最新章节。
(1)
嫘祖(léi zu)攥着那截断裂的丝线,指甲在掌心掐出月牙形的红痕。
蚕室里蒸腾着煮茧的热气,混着她身上几天没换洗衣裳的汗味,闷得人喘不过气。
她盯着竹匾里歪歪扭扭的蚕茧,突然把丝线狠狠摔在地上:“又断了!这到底怎么回事?”
黄帝掀开草帘进来时,正听见这声低吼。
他把陶碗往木桌上轻轻一放,碗里的野菜汤荡出涟漪:“歇会儿吧。阿力从南山采回的桑叶,明天一早去看?”
“看什么看!”嫘祖猛地转身,发间的麻绳不知何时散了,几缕乱发粘在汗津津的脸上。
“桑叶试了三十七种,温度从冷到热调了八次,蚕茧煮的时辰从半刻到三刻……到底差在哪?”
她抓起墙角那摞记录册,纸页被翻得哗哗响,像在宣泄着她的烦躁。
黄帝弯腰捡起掉在脚边的册子,泛黄的纸页间夹着片干枯的桑叶标本,边角用木炭写着小字:“第七次实验,蚕拒食”。
他翻到其中一页,上面画着歪歪扭扭的桑树林简笔画,旁边批注着“西山阴面,结茧快”。
“你看。”黄帝把册子推到嫘祖面前,指尖点在那行字上,“上次用西山阴面的桑叶,蚕结茧速度快了些。会不会是光照的问题?”
嫘祖的呼吸骤然急促起来,油灯的火苗在她瞳孔里跳动。
她突然想起某次实验,阴雨天结出的蚕茧确实更紧实。
“光照……”她喃喃重复,抓起木炭在墙面空白处划拉,“南山的桑叶朝南,日照时间长;西山阴面……”
“但不是所有阴面桑叶都有用。”黄帝指着另一页记录,“你看这里,北山阴面的桑叶,蚕吃了反而生病。”
他从腰间掏出块兽皮,上面压着几片不同的桑叶标本,“我让族人采桑叶时,记下了每棵树的朝向、土壤干湿。也许……”
“是湿度!”嫘祖突然拍桌,震得陶碗里的汤洒出来,“阴面潮湿,但北山靠水太近,叶子带寒气!”
她眼睛发亮,抓起记录册疯狂翻找,“上次用带露水的桑叶,蚕吐丝更顺畅!”
黄帝看着她手忙脚乱的样子,把陶碗往她手边推了推:“先喝口汤。我们慢慢理。把所有实验记录按光照、湿度分类,再对比蚕茧和丝线的变化。”
嫘祖却像没听见,已经跪在地上整理散落的记录册。
油灯的灯芯“噼啪”爆开火星,她的影子在墙上晃得厉害:“光照、湿度、桑叶品种……这次一定要把规律找出来!”
黄帝没再劝,默默添了些灯油。
火光映着嫘祖专注的侧脸,他想起初见时那个在蚕室偷偷抹泪的姑娘,又看看墙上密密麻麻的实验记录,突然觉得,离真正的成功或许真的不远了。
嫘祖几乎把脸贴到记录册上,油灯的火苗被她带起的风晃得东倒西歪,差点燎到纸页。
“阴面……对,南山那片桑林,早上晒不到太阳!”
她的声音里突然炸开惊喜,像是在黑暗中摸到了出口的轮廓。
不等黄帝说什么,已经一把抄起墙角的竹篓,麻绳带子斜挎在肩头,转身就往门外冲。
“你去叫阿花帮忙!”她的喊声被晨风卷着飘回来,人已经跑出去老远。
黄帝望着她消失的方向,摇摇头,顺手把快要倾倒的油灯扶正。
他知道此刻劝不住嫘祖——那双发亮的眼睛,和当初她第一次发现蚕茧能抽丝时一模一样。
三天后,天还没亮透,蚕室的门缝里就漏出暖黄的光。
黄帝攥着新采的桑叶赶来,刚掀开草帘就闻到蒸腾的热气里混着蚕丝特有的清香。
嫘祖跪坐在竹匾前,头发胡乱用麻绳束着,眼白上的血丝比前几日更重,却死死盯着温水里的蚕茧。
“当心烫。”黄帝把桑叶放在一旁,话音未落就见嫘祖已经伸手。
她的指尖在水面悬了一瞬,像是在积攒勇气,才缓缓将蚕茧捞起。
水滴滴落在衣襟上,晕开深色的痕迹。
“这次……”嫘祖的声音发紧,手里的树枝勾住蚕茧一端,“一定得成。”
她手腕轻抖,树枝挑起的瞬间,黄帝下意识屏住呼吸。
一缕银丝破水而出,在晨光里拉出细长的弧线。
“成了!”嫘祖突然拔高的声音惊飞了窗外的麻雀。
丝线越抽越长,均匀得找不出一丝断头,在她指间绕成发亮的线团。
黄帝蹲下来,伸手想碰又怕弄断,最后只是笑着说:“早说让你歇两天,偏不听。”
嫘祖没搭话,只是把丝线举到眼前,阳光穿过银丝,在她眼底映出细碎的光点。
这几天漫山遍野找桑叶的疲惫、无数次失败的烦躁,都在这一刻化作胸腔里翻涌的热流。
她突然想起第一次见黄帝时自己灰头土脸的模样,又看看手中柔韧的丝线,喉咙发紧:“再试织机,这次肯定……”
“先吃饭。”黄帝把温热的陶碗塞进她手里,“阿花煮了粟米粥,说要等你成功了一起喝。”
蚕室里,煮茧的热气仍在盘旋。
嫘祖捧着碗,看着丝线在晨光中轻轻摇晃,突然觉得,那些熬红的眼睛、磨破的手指,都值了。
(2)
“真有这么神?我倒要看看!”
阿牛扒开人群挤到蚕室门口,脖子伸得老长。
嫘祖正往木架上绕丝线,动作轻柔得像在摆弄婴儿。
他挠着后脑勺嘀咕:“和我前几天看的丝没两样,还能变出花来?”
话音未落,嫘祖已经捧着块浅米色的布料走出来。
布料随着步伐轻轻晃动,在阳光下泛着微光。
“试试。”她递给旁边拄着木杖的老人。